农学

问答题池塘养殖生产过程水产养殖三要素、鱼类生长三要素、“八字精养法”?

题目
问答题
池塘养殖生产过程水产养殖三要素、鱼类生长三要素、“八字精养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水产养殖(池塘)三要素包括()。

A、种

B、密

C、水

D、饵


参考答案:ACD

第2题:

根据以下资料
2010年全国水产养殖面积比上年增长4.97%。其中,海水养殖面积2080.88千公顷,占水产养殖总面积的27.21%,比上年增长11.92%;淡水养殖面积5564.34千公顷,占水产养殖总面积的72. 79%,比上年增长2.59%。
海水养殖面积:鱼类养殖面积为78.51千公顷,比上年降低5.65%;甲壳类养殖面积310. 78千公顷,比上年增长2.60%;贝类养殖面积1308.00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3.35%;藻类养殖面积120.20千公顷,比上年增长8.68%。
淡水养殖面积:池塘养殖面积2377.Ol千公顷,比上年增加45.1千公顷,增长1.93%;水库养殖面积1795.58千公顷,比上年增加69.17千公顷,增长4.01%;湖泊养殖面积1007.10千公顷,比上年增加8.87千公顷,增长0.89%;河沟养殖面积264.13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4.45千公顷,增长5.79%;其他养殖面积120.53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92千公顷,增长2.48%;稻田养成鱼面积1326.11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3.60千公顷,降低1. 02%。
2010年,池塘养殖面积和水库养殖面积占淡水养殖面积的比重为( )。
A. 70% B. 75% C. 80% D. 85%


答案:B
解析:

第3题:

水产养殖单位和个人应当填写《水产养殖生产记录》,记载养殖种类、苗种来源及生长情况、饲料来源及投喂情况、水质变化等内容。《水产养殖生产记录》应当保存至该批水产品全部销售后()年以上。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参考答案:B

第4题:

池塘鱼类养殖包括四个阶段?


正确答案: 1.亲鱼经过人工繁殖取得鱼苗;
2.鱼苗经过数十天至数月培育成鱼种;
3.鱼种经过数月或1—3年养成食用鱼;
4.食用鱼经挑选培育成供繁殖用的亲鱼。

第5题:

淡水养殖鱼类多数品种可以在池塘进行鱼苗培育,其原因是什么?鱼苗夏花鱼苗怎样进行?


正确答案: 一、原因
因为池塘里的各种理化因子及营养条件都可以进行人为的控制,从而为鱼类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存活率及其质量等
二、夏花放养
1、混养搭配由于各种鱼类鱼种阶段的活动水层、食性、生活习性已有明显差异,因此可以将多种鱼进行适当的混养搭配,以充分利用池塘水体和天然饵料资源,发挥池塘的生产潜力。
2、放养密度夏花放养的密度主要依据食用鱼水体所要求的鱼种放养规格而定。

第6题:

水产养殖对近海生态环境的影响( )。

A.营养物的排放

B.化学药物

C.养殖鱼类的逃逸

D.红树林的破坏


参考答案:ABCD

第7题:

简述池塘综合水产养殖中的肥水指标是什么?


正确答案:综合水产养殖中的肥水指标是:透明度、水色、悬浮有机碎屑量、氮、磷营养盐和浮游生物。

第8题:

我国水产养殖品种繁多,海水养殖以()为主

A.鱼类

B.鱼类和贝类

C.水草

D.贝类


正确答案:BD

第9题:

野生水产品自然生长,比人工养殖水产品更安全。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说池塘养鱼“八字精养法”的科学内函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正确答案: (1)我国静水池塘养鱼技术曾经总结为“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八个字称八字精养法)。
(2)“水”是养鱼池的环境条件,包括水源、水质、池塘面积和水深、上质、周境等,必须适合鱼类生活和生长的要求;
(3)“种”是鱼种,要有数量充足、规格合适、体质健壮的优良种或品种;
(4)“饵”是饵料和饲料,要供应鱼类营养完全、适口、量足的饲料;
(5)“密”是合理密养;
(6)“混”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实行不同种类、不同年龄与规格鱼类的混养;
(7)“轮”是轮养与轮捕轮放,使养殖过程始终保持较合理的储存量;
(8)“防”是做好鱼类病害的防治和防逃、防盗工作;
(9)“管”是实行精细的科学管理工作。
(10)这八个字可归为一句话:适宜的池塘和水质等基本条件、鱼种的科学放养和精心投喂等饲养管理是池塘养食用鱼的三大中心环节。
(11)池塘水质的基本条件是稳产高产的前提,鱼种的科学放养是基基础,科学的饲养管理是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