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问答题简述血居吸虫的生活史。

题目
问答题
简述血居吸虫的生活史。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典型吸虫的生活史中各种虫态的一般特征。


参考答案:典型吸虫生活史分为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及成虫等阶段。
卵:呈卵圆形,多数具卵孔,有卵壳包围。
毛蚴:生活史中第一个自由游泳时期,身体呈现梨形,披有纤毛,毛蚴很活跃,在水中自由、游泳,寻找中间寄主。
胞蚴:毛蚴进入螺体后脱去纤毛形成一囊状物,保留毛蚴的体壁和原肾,靠体表吸收寄主的、营养,可进行无性繁殖。
雷蚴:长圆形,后端较钝,具口、咽,及不分枝的肠,通过肠道或体表吸收寄主的养料,可、进行无性繁殖。
尾蚴:生活史中第二个自由生活阶段,有一长形尾,有口、口吸盘,肌肉质咽及分枝的肠道,身体前端有穿透腺,也有原肾。
囊蚴:椭圆形,无眼点,大多寄生于鱼类肌肉中。
成虫:虫体柔软扁平,前窄后宽,形成口吸盘及腹吸盘,寄生于肝、肺及血液处吸取营养。

第2题:

鱼体的闭口病是由于血居吸虫引起的。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雷蚴是( )生长的必须阶段。

A、双穴吸虫

B、血居吸虫

C、侧殖吸虫

D、指环虫


正确答案:C

第4题:

简述一种复殖吸虫的生活史,并根据其生活史提出合适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以异形吸虫为例,其生活史和防治方法如下:
(1)生活史:成虫(鸟或哺乳类消化道)→卵(小塔螺吞食)→毛蚴→胞蚴→两代雷蚴→(出螺入水,侵入鲻科鱼类肌肉)尾蚴→(鸟或哺乳类食病鱼)囊蚴→成虫
(2)防治方法:
1)驱鸟,以鱼投喂哺乳类时要煮熟;
2)以0.7ppm硫酸铜杀灭椎实螺;
3)以水草扎成把子诱捕椎实螺并将其杀灭。

第5题:

简述血居吸虫病的病原。


正确答案: 血居吸虫(Sanguinicola),属血居吸虫科(Sanguinicolidae)
常见的有6种,分别寄生于鳙,鲢,鲫,鲤,青,草等鳃弓血管,动脉球,肝脏
代表种:
龙江血居吸虫:成虫:
1)体扁平,无口,腹吸盘,体两侧有许多棘
2)消化系统不发达,口――食道――X型肠道
3)精巢8~15对,对称排列,卵巢成蝴蝶型,左右对称

第6题:

简述双穴吸虫的生活史、流行病学和预防措施。


参考答案:有翼翼形吸虫属双穴科,寄生于犬、猫、狐、狼、貂的小肠中,分布于世界各地,在我国的黑龙江、吉林、北京、江西和内蒙古等省、市及自治区均有报道。
发育需要两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为扁卷螺类,第二中间宿主为青蛙、蟾蜍及其蝌蚪。尾蚴于水中侵入蝌蚪或蛙类的肌肉内变为中尾蚴,是介于尾蚴和囊蚴之间的幼虫型。终末宿主吞食含中尾蚴的蛙类而遭感染。大鼠、小鼠、蛇和鸟类可作为该虫的转续宿主,它们可因吞食青蛙和蟾蜍而感染中尾蚴。终末宿主吞食含中尾蚴的转续宿主而遭感染,10d内即变为成虫。
可采用一般性的预防措施进行防治。

第7题:

简述血居吸虫病的预防方法。


正确答案: 以预防为主要途径控制此病,目前没有很好的内服药来防治,切断它的生活史是极为有效的办法。
1)生石灰清塘:130~150斤/亩,一米深,杀灭虫卵,在水中的毛蚴等,椎实螺
2)用0.7ppm的二氯化铜全池遍洒可杀灭椎实螺
3)水中放一些水草靶子,诱捕椎实螺
4)隔离病鱼,不要乱扔死鱼

第8题:

驱赶水鸟不是防治下列哪种疾病的方法之-()

A、血居吸虫

B、双穴吸虫

C、侧殖吸虫

D、以上全对


参考答案:C

第9题:

简述血居吸虫的生活史。


正确答案: 卵――毛蚴(椎实螺)――胞蚴――雷蚴――尾蚴(鱼)――后囊蚴――成虫
成虫寄生在鱼的心脏,动脉球及腹大动脉
卵:纯三角形,可随血流带到鳃微血管,在其内孵化成毛蚴
毛蚴:四个黑色眼点和尖锐的小刺,利用小刺钻破卵壳及鳃血管壁而到水中,水中的毛蚴遇到椎实螺或扁卷螺等便钻入其呼吸腔,再进入肝内,眼点及小刺消失,变为胞蚴
胞蚴:进行无性生殖形成许多毛蚴
雷蚴:以无性生殖形成许多尾蚴
尾蚴:血居吸虫的尾蚴和其他吸虫的尾蚴的主要区别为:在它的背面有一透明的波动膜。
尾蚴尾部分叉,从螺体内溢出,水中游泳遇到终寄主鱼类,即钻入,比昂在鱼循环系统内发育成成虫
特点:无吸盘无眼点

第10题:

简述血居吸虫病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 这是世界性的鱼病,当检查时发现鱼鳃上,肾肝等部位有大量虫卵可确诊为此种鱼病。我国流行地区较广,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区都有发现,主要危害当年鲢鳙鱼种造成死亡。
季节:一般6~10月份
感染途径:
A.淡水中,椎实螺和扁卷螺极为普遍,不引起人们注意而传播
B.运输带有血居吸虫的鱼类,引起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