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问答题水分是如何进入根部导管的?水分又是如何运输到叶片的?

题目
问答题
水分是如何进入根部导管的?水分又是如何运输到叶片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水分与施肥的关系如何?


正确答案: (1)水分可以加快肥料溶解,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如发生干旱,再好的肥料也发挥不了作用。
(2)如水分过多,不仅土壤通气性差,还会造成养分的流失。所以在雨天不宜施肥。

第2题:

如何目测判断矿粉的水分?


正确答案: 矿粉经手握成团有指痕,但不粘手,料球均匀,表面反光,这时水分在7%~8%;若料握成团抖动不散,粘手,这时矿粉的水分大于10%;若料握不成团经轻微抖动既散,表面不反光,这时的水分小于6%。

第3题:

进入切丝前甲级烟叶片的水分应在()之间。


正确答案:18-20%

第4题:

水分是如何通过膜系统进出细胞的呢?


正确答案: 水分进出细胞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单个水分子通过膜脂间隙扩散进出细胞;另一种是以水集流方式通过质膜上水孔蛋白组成的水通道进出细胞。

第5题:

GB/T7305石油和合成液水分离性测定时,搅拌5分钟提起搅拌叶片后,叶片上的油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应用包有耐油橡胶的玻璃棒把叶片上的油刮落到量筒内。

第6题:

光照、温度、水分及N、P、K对叶片生长是如何影响的?


正确答案: (1)光照强,则叶片的宽度和厚度增加;而光照弱,则对叶片长度伸长有利。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叶绿素的形成,叶片光合效率高。
(2)较高的气温对叶片长度和面积增长有利,而较低的气温则有利于叶片宽度和厚度的增长。
(3)充足的水分促进叶片生长,叶片大而薄;缺水使叶生长受阻,叶片小而厚。
(4)矿质营养中,N能促进叶面积增大,但过量的N又会造成茎叶徒长,对产量形成不利。在生长前期,P能增加叶面积,而在后期却又会加速叶片的老化。K对叶有双重作用,一是可促进叶面积增大,二是能延迟叶片老化。

第7题:

如何控制适宜的混合料水分含量?


正确答案: 混合料的适宜水分值与原料亲水性、粒度及孔隙率的大小有关。一般情况下,物料粒度越细,比表面积越大,所需的水分就越多。此外,表面松散多孔的褐铁矿烧结时,混合过程中就需添加较多的水分,而赤铁矿和磁铁矿等较致密的物料烧结时,需加入的水分就应少一些。故磁铁精矿烧结时所需的水分最少,为6%~10%,赤铁矿居中,为8%~12%,褐铁矿最高,可控制在14%~18%。当配合料粒度小,又配加高炉灰、生石灰时,水分可大一些,反之,则应偏低一些。最适宜的水分波动范围是很小的,超出这个范围对混合料的成球会发生显著的影响,因而水分的波动范围应严格控制在±0.5%以内。国内许多烧结厂把一次混合的水分波动范围限制在±0.4%,而二次混合水分波动限制在±0.3%。掌握混合料水分还要考虑气象因素,冬天水分蒸发较少,水分可控制在下限,而夏季水分蒸发较快,应控制在上限。

第8题:

成品粮如何降低水分?


正确答案:成品粮不宜采用日晒、烘干方法降水,一般可采用仓内摊晾、拆包、站包、码通风垛等方法降低水分。

第9题:

花生果如何测定水分?


正确答案:花生果测定水水分,先将花生果剥壳,计算仁、壳比例,将壳磨碎,将仁切成薄片,按仁、壳比例称样或仁、壳分别称样。

第10题:

整个水分子是电中性的,为什么又是极性化合物分子?在液体状态,水分子间的氢键是如何形成的?


正确答案: 由于水分子中的氧原子与氢原子之间的键角不是180°,而是以共价键形成“V”结构.致使整个水分子的正电荷中心与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所以水分子虽然在整体上是电中性的,但又是极性化合物分子。
由于氧原于的电负性很强,在水分子中氢原子的电子距离氢核很远,使得氢核外有很强的正电场,而与此同时氧原子有一对孤对电子,容易受到氢核正电场的作用,一个水分子的氧原子的孤对电子与另一个水分子的氢核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形成了水分子中的氢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