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问答题乙膦铝在防治植物病害方面的两大突破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乙膦铝在防治植物病害方面的两大突破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一是可双向传导而方便使用,二是对一般药剂难以防治的藻状菌所引致的病害有良好的防效。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三乙膦酸铝在植物体中的传导方向为:()

  • A、只向上
  • B、只向下
  • C、同时向上、向下

正确答案:C

第2题:

何谓植物病害的病原?植物病害的病原有哪些?根据病原性质可将植物病害分为哪两大类?


正确答案: ⑴、病原:引起园林植物发生病害的直接原因统称为病原;
⑵、植物病害病原类型:
①、植物病原真菌;
②、植物病原病毒;
③、植原体(植物菌原体);
④、植物病原线虫;
⑤、寄生性种子植物。

第3题:

乙膦铝主要防治的病害是()。

  • A、霜霉病
  • B、角斑病
  • C、病毒病
  • D、线虫病

正确答案:A

第4题:

防治植物病害要讲究哪些策略?


正确答案: 首先,植物病害的发生是由病原物-寄主植物-环境条件(侵染性病害)或寄主植物-环境条件(非侵染性病害)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防治方法也要针对3个(侵染性病害)或2个(非侵染性病害)方面来选择
侵染性病害的发生涉及到寄主植物-病原生物-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非侵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涉及植物和环境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在防治思路上要从病三角或病二角出发。对于侵染性病害要创造有利于植物而不利于病原生物的环境,提高植物的抗性,尽量减少病原生物的数量,最终减少病害的发生。对于非侵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就是要营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保持和提高植物的抗病性,从而减少植物的损失。一定要改变对侵染性病害的防治主要针对病原物选择防治方法的观念。
第二,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有很多,要针对病害发生的3个或2个因素采取多种方法配合使用,扭转“植物保护就是喷洒农药”的错误概念。
第三,植物病害的发生有一个发生发展过程,只有表现明显症状时才容易被发现,而且往往到了显症之后就很难控制了。所以,病害的防治一定要根据不同时期病害发展的特点和弱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而且要进行整个生产过程的防治,即产前、产中和产后相结合,特别要抓前期的防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避免前期不预防,病害高峰时各种农药一起喷,结果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既没有收到应有的防治效果又破坏了环境。
第四,新的植物病害防治观念是植物病害的综合治理,即不是将病原苗消灭的干干净净,而是将其控制到一定数量以下,使之不能造成经济损失。
第五,采取适当的生物防治措施。良好生态环境是一个相对的比较理想化的概念,任何农业生产过程都是一个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由于原有的生态系统发生变化,不同程度地影响病害发生。因此,还要采取一些生物的方法通过较直接地抑制病菌或调节微生态环境来控制病害的发生,利用拮抗性微生物制剂,可以有效降低土传病害的发生。
例如,三一专用生物肥就是通过引入微生物区系来调节土壤微生态环境,对防治各种由于重茬引起的病害有比较明显的效果,最终达到防病增产的作用;也可以利用生物制剂在生长季节喷施(如三一专用植物助丰液),但要注意使用的生长时期、气候条件和具体使用的时间,以保障生物制剂本身的活力和效力发挥。

第5题:

下列哪个农药属于有机氯农药()。

  • A、代森锌
  • B、三唑酮
  • C、滴滴涕
  • D、三乙膦酸铝

正确答案:C

第6题:

化学防治园林植物病害的优缺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优点:见效快、效果显著、使用方法简单。
(2)缺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污染食品,造成人畜的急慢性中毒;杀伤非靶标生物(天敌等),使病害更严重的发生。

第7题:

植物病害综合防治


正确答案: 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生态系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第8题:

防治霜霉病在割芽时,用饮用水稀释甲霜灵锰锌300倍液代替多年使用的乙磷铝,667平方米用药量50千克。


正确答案:错误

第9题:

简述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植物检疫:又称为法规防治,其目的是利用立法和行政措施防止或延缓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植物检疫的基本属性是其强制性和预防性。
2、林业技术防治
(1)育苗技术中的防病措施
(2)造林技术中的防病措施:适地适树、造混交林
(3)林分抚育中的防病措施:生态治理的思路:区划、培育和经营有机结合,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全过程。
3、选育抗病品种
4、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有益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各种措施。迄今所利用的主要是有益微生物,有益微生物亦称拮抗微生物或生防菌。生物防治的机制主要是利用有益微生物对病原物的各种不利作用,来减少病原物的数量和削弱其致病性。有益微生物还能诱导或增强植物杭病性,通过改变植物与病原物的相互关系,抑制病害发生。有益微生物对病原物的不利作用主要有抗菌作用、溶菌作用、竞争作用、重寄生作用、捕食作用及交互保护作用等。
生物防治措施及其应用: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有两类基本措施:
1、是大量引进外源拮抗菌;
2、是调节环境条件,使已有的有益微生物群体增长并表现拮抗活性。
5、物理防治
6、化学防治

第10题:

下列杀菌剂中主要用于防治灰霉病的药剂是()。

  • A、速克灵
  • B、咪唑霉
  • C、甲霜灵
  • D、乙膦铝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