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多选题关于行政许可实施程序的听证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1年真题]A行政机关应在举行听证7日前将时间、地点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B行政机关可视情况决定是否公开举行听证C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对听证主持人可以依照规定提出回避申请D举办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制作笔录,听证笔录应当交听证参与人确认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

题目
多选题
关于行政许可实施程序的听证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1年真题]
A

行政机关应在举行听证7日前将时间、地点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

B

行政机关可视情况决定是否公开举行听证

C

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对听证主持人可以依照规定提出回避申请

D

举办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制作笔录,听证笔录应当交听证参与人确认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税务行政许可的听证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听证是作出税务行政许可决定的必经程序

B、听证由各级税务局的稽查局主持

C、听证应当公开举行

D、税务机关应于举行听证的15日前告知相对人


正确答案:C
听证不是作出许可决定的必经程序;听证由税务机关法制工作机构主持;行政机关应当于举行听证的七日前将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

第2题:

第 90 题 .关于行政许可听证程序,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行政机关应当在举行听证的7日前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

B.听证一律公开举行

C.听证会由负责审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主持

D.举行听证时,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以提出证据,并进行申辩和质证


正确答案:AD
《行政许可法》第48条规定了听证的程序;AD项正确。《行政许可法》第5条规定,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公开,故B项错误。根据公正原则,C项错误。

第3题:

关于行政许可实施程序的听证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行政机关应在举行听证7日前将时间、地点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

B.行政机关可视情况决定是否公开举行听证

C.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对听证主持人可以依照规定提出回避申请

D.举办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制作笔录,听证笔录应当交听证参与人确认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


正确答案:ACD

第4题:

下列关于行政许可实施程序听证规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行政许可听证只能依申请举行
B、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的,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有申请听证的权利
C、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以依照规定提出听证主持人回避的申请
D、行政机关在特殊情形下可以不依照听证笔录作出行政决定
E、行政机关应当在收到听证申请后20日内组织听证

答案:B,C,E
解析:
本题考核行政许可听证程序。行政许可的听证既可以依申请,也可以依职权进行。所以选项A错误。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所以选项D错误。

第5题:

下列有关行政许可设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设定行政许可应当明确规定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条件、程序、期限
B.拟设定行政许可的,起草单位应当采取听证会听取意见
C.拟设定行政许可的应定期进行评价,根据需要进行修改或废止
D.行政许可一旦设定,则不得停止实施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核行政许可设定的有关程序制度。拟设定行政许可的,起草单位应当采取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而非仅“听证会”形式,所以选项B错误;“已经设定”的许可,应定期进行评价,根据需要进行修改或废止。而非“拟设定”,所以选项C错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行政法规设定的有关经济事务的行政许可,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为其是可以不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的,报国务院批准后,可在本行政区域内停止实施该行政许可。所以选项D错误。

第6题:

根据《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规定,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日内提出听证申请的,实施机关应当在()日内组织听证。


参考答案:5;20

第7题:

下列关于听证制度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我国的《行政许可法》和《行政处罚法》在实施行政许可或行政处罚程序中都设置了听证程序

B.听证制度仅适用于具体行政行为,在行政立法、行政决策中不适用

C.听证一般公开举行,有利于接受社会监督,有效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

D.在价格决策中,《价格法》也规定了听证制度


正确答案:B
本题考核听证制度。听证制度不仅适用于具体行政行为,而且在行政立法、行政决策中也同样适用。

第8题:

关于税务行政许可的听证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听证是作出税务行政许可决定的必经程序

B.听证由各级税务局的稽查局主持

C.听证应当公开举行

D.税务机关应于举行听证的15日前告知相对人


正确答案:C

第9题:

下列关于行政许可听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听证程序须由行政许可的相对人或利害关系人申请
B.组织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C.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以依照规定提出听证主持人回避的申请
D.行政机关必须在举行听证7日前将时间、地点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核行政许可听证程序。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以及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可以主动组织听证。因此,A选项说法错误。

第10题:

共用题干

关于行政许可实施程序的听证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行政机关应在举行听证7日前将时间、地点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
B:行政机关可视情况决定是否公开举行听证
C: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对听证主持人可以依照规定提出回避申请
D:举办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制作笔录,听证笔录应当交听证参与人确认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

答案:A,C,D
解析:
【考点】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详解】A选项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此时,李某还未完全取得公务员的身份,属于外部行政法律争议,因此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受案范围。B选项属于不利人事处理,不可提起行政诉讼。其依据是《公务员法》第90条第1款第(二)项的规定,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辞退或者取消录用的人事处理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30日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复核决定之日起15日内,按照规定向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做出该人事处理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也可以不经复核,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30日内直接提出申诉。《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C、D选项错误。综上,本题答案为A。
【考点】地方行政机构设置【详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第8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应当以职责的科学配置为基础,综合设置,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合理、机构精简、权责一致,决策和执行相协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应当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适时调整。‘但是,在一届政府任期内,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应当保持相对稳定。A选项正确。第5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履行管理职责,并对下级机构编制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是“指导和监督”而非“领导”,B选项错误。第16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行政编制总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经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批准权在国务院而非省政府,C选项错误。第18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调整职责的需要,可以在行政编制总额内调整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行政编制。但是,在同一个行政区域不同层级之间调配使用行政编制的,应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报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批。D选项正确。
【考点】行政许可听证【详解】ACD的依据均为《行政许可法》第48条的规定:“听证按照下列程序进行:(一)行政机关应当于举行听证的七日前将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必要时予以公告;(二)听证应当公开举行;(三)行政机关应当指定审查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员为听证主持人,申请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主持人与该行政许可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四)举行听证时,审查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应当提供审查意见的证据、理由,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以提出证据,并进行申辩和质证;(五)听证应当制作笔录,听证笔录应当交听证参加人确认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B选项的公开与否,不能由“行政机关视情况决定是否公开举行听证”,而是属于法定的原则上应当予以公开的。所以B选项错误。
【考点】被告;诉讼管辖;指定诉讼代表人;复议管辖【详解】《行诉法解释》第20条第1款规定,行政机关组建并赋予行政管理职能但不具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能力的机构,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组建该机构的行政机关为被告。本案中甲县政府设立的临时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指挥部不具备主体资格,其又委托乙镇政府具体负责强制拆除,所以,最终责任的承担者为甲县人民政府,被告不能为乙镇人民政府。A选项错误。《行政案件管辖规定》第1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行政诉讼法第14条第(三)项规定的应当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一)被告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案件,但以县级人民政府名义办理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案件可以除外……。B选项正确。《行诉法解释》第14条第3款规定,同案原告为5人以上,应当推选1至5名诉讼代表人参加诉讼;在指定期限内未选定的,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指定。C选项正确。《行政复议法》第13条第1款规定,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但本案中的具体行政行为就是甲县人民政府的行为,因而其复议机关就是甲县政府的上一级地市级政府。D选项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