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单选题关于唐律中保辜制度的解释正确的是(  )。A 官吏利用职权非法收受所辖范围内百姓或下属的财物,应受到处罚B 一人犯罪,由家族内出面担保,姑且保留看管的制度C 对伤人罪的后果不是立即显露的,规定加害方在一定期限内对被害方伤情变化负责的一项特别制度D 对于自首的罪犯减免刑罚的制度

题目
单选题
关于唐律中保辜制度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官吏利用职权非法收受所辖范围内百姓或下属的财物,应受到处罚

B

一人犯罪,由家族内出面担保,姑且保留看管的制度

C

对伤人罪的后果不是立即显露的,规定加害方在一定期限内对被害方伤情变化负责的一项特别制度

D

对于自首的罪犯减免刑罚的制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唐宋时期的法制说法正确的是:( )。

A.唐律规定了保辜制度,用以判明在一定期限内伤人者的刑事责任

B.唐朝已有了刑讯与仇嫌回避原则,《唐六典》第一次规定了法官回避原则

C.唐代大理寺行使中央司法审判权,审理中央百官与京师徒刑以上案件,对刑部移送的死刑和疑难案件有复审权,宋代一直延续与继承了该制度

D.唐律规定了折杖法,即把笞杖刑折为臀杖,徒刑折为脊杖,杖后即释放等


正确答案:AB
  【考点】唐宋法制的综合知识
  【解析】C项,宋太祖为加强对中央司法机关的控制。另立审刑院,使“狱讼之事,随(审刑院)官吏决劾”。从而使大理寺降为审刑机关,地方上报案件必先送审刑院备案,后移送大理寺、刑部复审,再经审刑院详议,交由皇帝裁决。神宗变法后,审刑院被裁撤,大理寺原有只能才恢复。故C项说法不准确。D项,宋太祖颁布折杖法。非唐律中规定的。AB两项是正确的。

第2题:

《唐律疏议》在我国封建法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关于其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唐律疏议》在我国封建法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关于其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C

第3题:

唐朝在中国法制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朝代,下面关于《唐律》的说法正确的有:

A.唐律承隋制,将“十恶”列入名例律之中,并在分则各篇中对这些犯罪相应规定了最严厉的刑罚,而且,凡犯十恶者,不适用八议等规定,且为常赦所不原

B.唐律依犯罪人主观意图区分“谋杀”、“故杀”、“斗杀”、“误杀”、“过失杀”、“戏杀”,其中,“误杀”指过失杀人

C.唐律规定了六赃,具体包括以下罪名:“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受所监临”、“强盗”、“窃盗”、“坐赃”

D.唐朝确立了保辜制度,即对伤人罪的后果不是立即显露的,规定加害方在一定期限内对被害方伤情变化负责的一项特别制度:在限定的时间内受伤者死去,伤人者承担杀人的刑责;限外死去或限内以他故死亡者,伤人者只承担伤人的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ACD
    唐律承袭隋制,将“十恶”列入名例律之中;在分则各篇中对这些犯罪相应了最严厉的刑罚,而且,凡犯十恶者,不适用八议等规定,且为常赦所不原。唐律依犯罪人主观意图区分“谋杀”、“故杀”、“斗杀”、“误杀”、“过失杀”、“戏杀”,其中“误杀”指由于种种原因错置了杀人对象。唐律规定的六赃指:“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受所监临”、“强盗”、“窃盗”、“坐赃”。唐律的保辜制度指对伤人罪的后果不是立即显露的,规定加害方在一定期限内对被害方伤情变化负责的一项特别制度:在限定的时间内受伤者死去,伤人者承担杀人的刑责;限外死去或限内以他故死亡者,伤人者只承担伤人的刑事责任。所以B项错误。

第4题:

请解释“过能改,归于无,尚掩饰,增一辜”的含义。


正确答案: 作为一个平常的人,谁都不可能不犯错误,“人非圣贤岂能无过”,但只要改过和吸取教训就是仍然如初的君子;但是知错不改,或者妄加掩饰,那就是错上加错。

第5题:

关于唐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武德律》是唐代首部法典
B、《贞观律》确立了唐律的主要内容和风格
C、《唐律疏议》首次规定了法官回避制度
D、《唐六典》是唐玄宗时期颁布的,是明清时期制定会典的基础

答案:C
解析:
《唐六典》首次规定了法官回避制度。因此C项错误。

第6题:

下列关于唐律的说法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

A.唐律“六赃”中“受所监临”与“坐赃”的犯罪主体都可以是官员

B.唐律“六杀”中“谋杀”与“故杀”的区别之一在于事先有无预谋

C.唐律对自首原则土采用免罚主义

D.对于悔婚的行为,唐律的处罚要比明律轻


正确答案:D
【答案】D
【详解】A项正确。唐律“六赃”中“受所监临”的主体只能是官员,而“坐赃”的主体既可以是官员也可以是庶民,二者在官员这一点上交。B项正确。唐律“六杀”中“谋杀”指预谋杀人,“故杀”指事先虽无预谋,但情急杀人时已有杀人的意念。因此,“谋杀”与“故杀”的区别之一在于事先有无预谋。C项正确。唐律对自首行为原则上采用免罚主义,对自新采取减轻刑罚的原则。D项错误。对于违背“典礼和风俗教化”的悔婚行为,唐律的处罚要比明律重,这是明律相比于唐律“重其所重、轻其所轻”的一个例证。
【相关考点梳理】唐律:六赃、六杀、




第7题:

以下关于“秋冬行刑”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秋冬行刑制度始设于汉代B.明清时期的朝审制度起源于此C.秋冬行刑制度反映了“顺天行诛”的思想D.唐律中也直接规定了秋冬行刑


正确答案:AC
秋冬行刑和春秋决狱一样,都是汉代的主要司法原则,始设于汉代,是汉律儒家化的主要表现之一,AC正确;该制度影响深远,唐律中的“立春”后不决死刑,明清律中的秋审制度均受到其影响,但朝审制度并不是因为受到其影响而设立,唐律中也不是直接规定该制度。正确答案为AC。

第8题:

唐律规定,行为人在殴伤人后,由官府检验伤之轻重,规定一定的观察期限,以确定行为人对被害人的死亡是否负有直接的责任,这种制度叫:( )。

A.澳囚

B.保辜

C.保释

D.验伤


正确答案:B
 【考点】唐朝的“保辜”制度
    【解析】唐律对伤害罪的处罚,是根据情节及伤害程度,参考犯罪人的身份,分别处罚,一般最高刑为流三千里;若伤害致死者,则“各以杀人论”。为准确区别伤害罪与伤害致死的杀人罪,唐律规定了“保辜”制度。所谓“保辜”,是指行为人在殴伤人后,由官府检验伤之轻重,规定一定的观察期限,以确定行为人对被害人的死亡是否负有直接的责任。保辜期根据伤害情节,自十日至五十日不等,限内死者,即以杀人论;限外一般来说按伤人论,但若有较明显的症状表明死亡与殴伤直接的因果关系.则仍以杀人论。故本题应选B。

第9题:

关于唐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武德律》是唐代首部法典
B.《贞观律》确立了唐律的主要内容和风格
C.《唐律疏议》首次规定了法官回避制度
D.《唐六典》是唐玄宗时期颁布的,是明清时期制定会典的基础

答案:C
解析:
《唐六典》首次规定了法官回避制度。因此C项错误。

第10题:

唐朝时期,保辜制度中规定用手脚伤人的保辜期限是十日。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