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单选题王某在出国进修前把一批珍贵物品托其好友,在国家机关工作的公务员李某保管,2年后,王某从国外归来,但李某谎称保管物不慎丢失,拒不交出王某交其保管的物品,李某的行为构成:( )A 抢劫罪B 盗窃罪C 侵占罪D 抢夺罪

题目
单选题
王某在出国进修前把一批珍贵物品托其好友,在国家机关工作的公务员李某保管,2年后,王某从国外归来,但李某谎称保管物不慎丢失,拒不交出王某交其保管的物品,李某的行为构成:( )
A

抢劫罪

B

盗窃罪

C

侵占罪

D

抢夺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王某将其一台电视机交李某代为保管几日,李某出差期间住宅被盗,王某托其保管的电视也同时被盗。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李某具有过失,应赔偿王某的损失

B.李某具有过失,应给予王某部分赔偿

C.李某虽无过错,但应赔偿

D.李某系无偿保管且无重大过失,不应赔偿


正确答案:D

第2题:

王某在土地里发现玉石一块,经专家估价后价值在2万元左右,玉石艺术家李某见到该玉石后爱不释手,请求王某借与其观赏数日,王某应允,后李某擅将该玉石进行雕琢,做成一精美的玉石艺术品,价值达到50余万元,李某的好友张某见后大加赞赏,遂以45万元将之买下,王某闻知后要求张某予以返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李某无权处分王某的物品,张某应当将该物返还给李某
B:张某基于善意取得制度而取得该物的所有权
C:李某有权处分该物,张某基于买卖合同取得该物的所有权
D:李某应当赔偿王某的损失

答案:C,D
解析:
本题关键在于弄清该玉石艺术品究竟是归王某所有还是归李某所有。在加工人和原物所有人对加工后的新物的所有权无约定的情况下,加工后产生的新物的所有权原则上归原物的所有人,并给加工人以补偿,但是当加工增加的价值大于材料的价值较多时,加工物归加工人所有,由加工人给原物的所有人以补偿。本题中李某的加工行为使原物的价值大增,所以李某对加工后的玉石艺术品有所有权,李某将该物卖与张某属有权处分,张某基于买卖合同而非基于善意取得制度取得该物的所有权,对于王某的损失,李某应当赔偿。因此,C、D两项正确。

第3题:

杨某出差前,将家中名贵字画放至邻居王某家托其保管,不料王某家遭盗,王某自家财物连同杨某的字画均被洗劫一空,王某报案后久未破案。杨某出差回来后要求王某归还字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字画在王某保管期间丢失,所以王某应当作价赔偿

B.因为王某行为属于无偿保管,所以杨某应自行承担损失

C.王某家遭窃,致使杨某字画丢失,应由杨某和王某共同承担损失

D.若王某事前已做好保管措施,对字画丢失无主观故意,则可免除责任


正确答案:D
《合同法》第三百七十四条规定,保管期间,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毁损、灭失的,保管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保管是无偿的,保管人证明自己没有重大过失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第4题:

李某与王某素有仇怨。一日,李某拦住王某,百般辱骂,王某挥舞拳头作势欲打李某,李某逃跑,王某紧追不舍。李某从屠户徐某处抢得一把杀猪刀,王某不敢再追,李某用言辞激王某,王某又追。待王某追近时,李某用杀猪刀捅了王某一刀,导致王某心脏破裂而死。李某的行为属()。

  • A、正当防卫
  • B、紧急避险
  • C、防卫过当
  • D、故意杀人

正确答案:D

第5题:

王某,男,1987年2月27日出生。2003年2月27日,王某趁李某全家外出游玩,翻墙进入李某院子中,并偷偷溜进李某的卧室。在一通翻箱倒柜之后,王某共搜集到现金5000元、笔记本电脑一台(价值13000元)和其他一些小首饰。正在王某准备翻墙逃跑的时候,李某的表哥朱某来李某家串门,恰好看见王某在墙上。朱某大声呵斥王某,要求其把李某的东西全都放下。但王某不予理睬,反而从墙上跳下,向远处逃跑。朱某一把扯住王某的衣服,但王某从兜里快速取出一把匕首向朱某的心脏刺去,朱某应声倒地。后朱某被送至医院时已经死亡。那么应当如何处置王某?()

A:以抢劫罪论处
B:以盗窃罪论处
C: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D:王某不构成犯罪

答案:C
解析:
【考点】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实施转化抢劫行为的定性。详解:首先,计算年龄应以实足周岁为准。由题干可知,2003年作案时,王某尚未满16周岁。所以王某只可能涉嫌法定的8类犯罪。其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盗窃、诈骗、抢夺他人财物,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或者故意杀人的,应当分别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由此可见,在类似本案的情形下,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将不会被认定为抢劫罪,而会被认定为故意杀人罪,故应选C项。

第6题:

李某外出前将贵金属交邻居王某保管。王某因急用钱,把贵金属卖给张某。依据《合同法》,李某对王某擅自出卖其贵金属的行为,可提出()。

A、侵权之诉

B、刑事之诉

C、违约之诉

D、追索之诉


答案:ABCD

第7题:

王某因长期在国外工作,将所藏的一幅名画交好友李某保管。李某将该字画挂在自家客厅,外人皆以为该画为李某所有。后李母生病,无钱住院,遂自作主张将字画以5万元价格卖给不知情的张某。王某回国后发现字画在张某家中,便向张某索要。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幅字画应归张某所有
B.李某应当赔偿王某的损失
C.该幅字画应归王某所有
D.如张某并非善意,则王某可以收回字画所有权

答案:C
解析:
张某为善意且系有偿取得,并且字画已经交付,由此,张某因善意取得而取得该字画的所有权。李某无权处分字画,应对造成的损失向王某赔偿。

第8题:

第 5 题 王某在出国进修前把一批珍贵物品托其好友,在国家机关工作的公务员李某保管,2年后,王某从国外归来,但李某谎称保管物不慎丢失,拒不交出王某交其保管的物品,李某的行为构成:(  )

A.抢劫罪

B.盗窃罪

C.侵占罪

D.抢夺罪


正确答案:C

第9题:

王某17岁,在北京打工时,不慎将20岁的李某的电脑摔坏,该损失应由()。

  • A、王某父母赔偿
  • B、王某本人赔偿
  • C、王某赔偿一半
  • D、李某自负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李某与王某有仇。某日李某将爆炸装置安装在王某汽车内,欲待王某发动时引爆,但王某一直未开车。后李某后悔,问王某近日有没有开车,而王某谎称近日开车正常。李某以为爆炸装置失灵,没将真相告诉王某。几天后,王某因发动汽车而被炸身亡。李某的行为属于()。

  • A、犯罪中止
  • B、犯罪既遂
  • C、犯罪未遂
  • D、犯罪预备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