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素质

单选题张老师在用天平秤一支粉笔时,没有拆下天平托盘下的胶垫,第一次称重为100克,第二次为80克,学生问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对此张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A 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B 告诉学生不必在意C 向学生解释这是天平本身的误差D 不予理睬继续上课

题目
单选题
张老师在用天平秤一支粉笔时,没有拆下天平托盘下的胶垫,第一次称重为100克,第二次为80克,学生问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对此张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
A

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

B

告诉学生不必在意

C

向学生解释这是天平本身的误差

D

不予理睬继续上课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用电光天平称物,天平的零点为-0.3mg,当砝码和环码加到11.3500g时,天平停点为+4.5mg,此物重为:( )。

A.11.3545g

B.11.3548g

C.11.3542g

D.11.0545g


正确答案:B

第2题:

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某种物质(1g以下使用游码),天平平衡时,使用的砝码质量为7g,游码在标尺的0.2g处.称后发现将砝码和被称物质的位置放颠倒了,该物质的质量应当是(  )

A.6.8g
B.7.0g
C.7.2g
D.7.4g

答案:A
解析:

第3题:

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教具——天平来称粉笔时,忘了拆下天平物盘下的胶垫,出现了第一次称一支粉笔为100克,第二次称一支粉笔为10克。而该老师把两次测量10倍之差向学生解释是天平这种测草工具的误差。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处理错误的方法。

问题:假如你是这位老师,你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正确答案:
老师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对待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应该是善待错误而不是放纵错误,并通过教学机智把错误的事实转变为探究问题的情境,打破课前的预定目标,促使具有鲜活的个性的探究发现在课堂中创造生成。如案例中的那位老师,当发现这个“天平”称一支粉笔会相差10倍的错误问题时,假若以此来创设问题情境,把“怪球”踢给学生,则能迅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们亲身经历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就不仅会发现问题,拆下天平的菔垫,还能通过亲自观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等感知和体验,从而获得认识天平、使用天平的经验。

第4题:

在分析天平上称得某物重为0.25克,应记录为0.250克。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张老师再用天平称一支粉笔时,没有拆下天平托盘下的胶垫 。第一次称重为100克,第二次为50克,学生问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对此,张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


A.让学生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

B.告诉学生不必在意

C.向学生解释这是天平本身的误差

D.不予理睬继续上课

答案:A
解析: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针对老师的操作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观察,寻找问题的原因,才可以很好的促进教学。

第6题:

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操作时砝码放在左盘,样品放在右盘,天平平衡时,称得固体样品6.4g(即砝码读数69,游码读数0.4g)。此称量结果是错误的,样品的实际质量应该是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5.6 g

第7题:

张老师在用天平称一支粉笔时,没有拆下天平托盘下的胶垫 。第一次称重为100克,第二次为50克,学生问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对此,张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

A.让学生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
B.告诉学生不必在意
C.向学生解释这是天平本身的误差
D.不予理睬继续上课

答案:A
解析: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针对老师的操作提出疑问,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观察,善于动脑,寻找问题的原因,可以很好的促进教学。

第8题:

用电光天平称物,天平的零点于-0.3mg处,当砝码加到11.3500g时,天平停点为+4.5mg,此物重为()。

A、11.3545g

B、11.3548g

C、11.3542g

D、11.0545g


参考答案:C

第9题:

原棉杂质分析机测定棉花含杂率,用天平称取试验试样,称准至(),用天平秤取杂质,称准至0.01g。

  • A、1g
  • B、0.1g
  • C、0.01g
  • D、0.2g

正确答案:B

第10题:

称取未知重量物品,应先在感量为()托盘天平称出大概重量.再放入()称量。


正确答案:1/10;分析天平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