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填空题碱石灰烧结法生产氧化铝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和()四个工序。

题目
填空题
碱石灰烧结法生产氧化铝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和()四个工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南宋官窑的生产工序比较复杂,()是其特有的一道生产工序,目的是为了增加胎体硬度,增强胎对釉的吸附力。

  • A、釉烧
  • B、正烧
  • C、素烧
  • D、覆烧

正确答案:C

第2题:

碱法生产氧化铝按生产过程的特点分为()。

  • A、拜耳法、烧结法
  • B、拜耳法、联合法
  • C、拜耳法、烧结法、联合法

正确答案:A

第3题:

氧化铝生产过程的特点是工艺复杂、设备多、流程长,生产场所存在着大量的高温、高压、强碱性物质,危险有害因素分布较广。氧化铝生产系统的主要工序包括原料制备、熟料烧结、溶出、沉降、分解、母液蒸发、过滤、氢氧化铝焙烧等几个工序。下列危险有害因素在工序中存在最多的是( )。

A.电离辐射
B.碱灼伤
C.中毒窒息
D.火灾

答案:B
解析:
碱灼伤在所有工序中均存在,因此是在各个工序中存在最多的危险有害因素。

第4题:

碱法生产氧化铝的有拜耳法、烧结法和()、()。


正确答案:拜耳法;烧结联合法

第5题:

出炉操作包括()操作四个主要工序。


正确答案:装煤、推焦、熄焦、筛焦

第6题:

碱—石灰烧结法生产氧化铝的碱指()

  • A、纯碱
  • B、苛性碱
  • C、惰性碱
  • D、有效碱

正确答案:A

第7题:

烧结法生产氧化铝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烧结法生产氧化铝的基本原理是将铝土矿与一定量的纯碱、石灰(或石灰石)配成炉料在高温(回转窑)下进行烧结,氧化铝与纯碱化合成可溶于水的固体铝酸钠Na2O·Al2O3、使氧化硅与石灰化合成不溶于水的原硅酸钙2CaO·SiO2,而氧化铁与纯碱化合成可以水解的铁酸钠Na2O·Fe2O3,氧化钛生成不溶于水的钛酸钙。将烧结产物(熟料)用稀碱溶液溶出时Na2O·Al2O3便进入溶液,Na2O·Fe2O3水解放出碱,氧化铁以水合物与原硅酸钙、钛酸钙一道进入赤泥。熟料的溶出液(粗液)经过专门的脱硅净化过程得到纯净的铝酸钠精液。再用二氧化碳分解铝酸钠精溶便可以析出氢氧化铝。经过焙烧后产出氧化铝。分离氢氧化铝后的母液成为碳分母液(主要成分为Na2CO3),经蒸发后返回配料。

第8题:

工业上常用的碱法生产氧化铝的方法()。

  • A、拜耳法
  • B、串联法
  • C、烧结法
  • D、联合法

正确答案:A,C,D

第9题:

简述碱石灰烧结法生产氧化铝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流程。


正确答案: 碱石灰烧结法生产氧化铝是将铝土矿与一定数量的苏打、石灰(或石灰石)配成炉料,在回转窑内进行高温烧结,炉料中的Al2O3与NaCO3反应生成可溶性的固体铝酸钠(Na2O·Al2O3)。杂质氧化铁、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分别生成铁酸钠(Na2O·Fe2O3)原硅酸钙(2CaO·SiO2)和钛酸钙(CaO·TiO2)。用稀碱溶液溶出时,可以将熟料中的Al2O3和Na2O溶出,得到铝酸钠溶液,与进入赤泥中的2CaO·SiO2,CaO·TiO2和Fe2O3·H2O等不溶性残渣分离。熟料的溶出液(粗液)经过专门的脱硅净化过程得到纯净的铝酸钠精液。它在通入CO2气后,析出氢氧化铝并得到碳分(NaCO3)母液。
主要工序包括烧结、溶出、脱硅、碳酸化分解、分解母液蒸发、氢氧化铝煅烧。

第10题:

生产砂状氧化铝,分解工序要从哪些方面做工作,控制哪些主要技术指标?


正确答案: 分解工序要从以下方面工作做:
(1) 增加了高温附聚、近一步强化低温长大。
(2) 延长了分解时间,由36小时提高到45小时。
(3) 中间降温。
(4) 加强了粗、细种子及成品的分级,使两段法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5) 采用先进的种子、成品过滤设备。
(6) 采用了先进的电敏式粒度仪和激光粒度仪对晶种的成核和长大进行综合分析。
分解工艺可以用:一段为附聚段、二段为长大段的两段分解工艺,氢氧化铝结晶附聚、长大在一个过程中完成的一段分解。优先用两段分解工艺。
应控制主要技术指标有:
(1) 适当提高分解原液浓度A/S=400和尽量低苛性比值αk=1.55;
(2) 分解温度初温75~80℃,终温50~55℃,有利于晶体长大;
(3) 晶种数量(晶种系数为1~1.5)和品质;
(4) 分解时间和母液苛性比αk=2.9-3.0;
(5) 搅拌速度90~120rpm;
(6) 杂质的影响。
(7)分解率<50%;
(8)分解槽单位产能75kg/m3
(9)氢氧化铝粒度:<44μ的占<12%,>147μ的占<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