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填空题我国山西太原西山剖面可作为华北地区上石炭统的标准剖面。该剖面自下而上分为两个组,它们是()、太原组。

题目
填空题
我国山西太原西山剖面可作为华北地区上石炭统的标准剖面。该剖面自下而上分为两个组,它们是()、太原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剖面图按其配置的位置不同,可分为()。

  • A、移出剖面
  • B、重合剖面
  • C、转移剖面
  • D、翻转剖面
  • E、旋转剖面

正确答案:A,B

第2题:

石炭纪华北板块的古地理和古构造(包括典型剖面、剖面分析和空间变化)


正确答案: 加里东运动使华北板块在早奥陶世以后隆升为陆,长期遭受剥蚀,夷平,至晚石世开始接受沉积,本溪组底部代表古岩溶面上风化壳再沉积的铁铝质岩,其典型代表为山西式铁矿
和华北地区广泛分布的G层铝土矿,往上为砂泥岩夹含蜒灰岩,及黑色页岩夹煤层,属滨海平原沉积。
往上太原组可划分为三个沉积旋回,每一个旋回的底部以中一粗粒砂岩开始,向上变细,由砂岩,粉砂岩,泥岩,黑色页岩夹煤层组成,代表三次海平面的波动(升降),总体而言第二旋回代表了最大海平面上升,而太原组顶面则代表了重要的海平面下降事件。
晚石炭世早期本溪组岩性,厚度变化有明显规律,辽宁太子河流域本溪一带,厚达160-300米,夹海相灰岩5-6层。煤层可采;至河北唐山厚约80米,夹海相灰岩三层,薄煤2层;至山东中、西部厚约40-65米,不含可采煤层;至山西太原厚度减至50米以下,仅夹海相灰岩一层,也不含可采煤层。太子河流域本溪组包含二个化石带,下部为Eostaffella带,上部Fusulina-Fusulinella带。至河北唐山及山西太原一带,仅见上部化石带,由此证明晚石炭世东北低向山西—河北一线升高,海侵自北向南。再往南至河北峰峰,河南焦作及豫,皖太部地区缺失本溪组沉积。而在苏北贾汪一带,本溪组厚达100米,灰岩夹层总厚达50米,岩性和所含蜒类化石与华南相似,说明苏北一带海侵来自南方,可能与秦岭海槽东延部分的古海域有关。
晚石炭世晚期太原组华北南部海侵范围更为广泛,在皖北,豫南及鄂尔多斯一带均有明显超覆,但在北部本溪,北京,大同以及鄂尔多斯东胜等地却出现陆相含煤沉积。同时,灰岩夹层数量也发生变化,河北唐山仅有少数灰岩夹层,往南至晋东南泌水盆地和冀南磁县一带,太原组厚80-100米,灰岩夹层增至六层,海相化石丰富,更往南至皖北,淮南一带,灰岩层数可达12层,累计厚达80米,由此可见晚石炭世晚期华北转变为北高南低地势,海岸线南移,太原组的含煤性一般以北纬34°30′—37°30′带为最佳,其间正处滨海平原沼泽广布地段。

第3题:

剖面可分为()剖面和()剖面。


参考答案:移出;重合

第4题: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切形体,所得到的剖面图称为()。

  • A、对称剖面图
  • B、展开剖面图
  • C、阶梯剖面图
  • D、半剖面图

正确答案:C

第5题:

对圆柱平面铣刀,切削刃上选定点的主剖面是()。

  • A、过该点的端剖面
  • B、过该点的法剖面
  • C、过该点的轴向剖面
  • D、过该点的切平面

正确答案:A

第6题:

根据剖面在绘制时所配置的位置,剖面图可分为()。

  • A、移出剖面和阶梯剖面
  • B、重合剖面和阶梯剖面
  • C、移出剖面和重合剖面
  • D、阶梯剖面和斜剖面

正确答案:C

第7题:

用两个互相平行的剖切面将形体剖开,得到的剖面图叫做()。

  • A、展开剖面图
  • B、分层剖面图
  • C、半剖面图
  • D、阶梯剖面图

正确答案:D

第8题:

地震时间剖面分为两大类,一为()时间剖面,一为()时间剖面.


正确答案:水平迭移;迭加偏移。

第9题:

勘查线剖面图中的水平坐标一般选择与剖面线交角大于()的一组坐标。


正确答案:45°

第10题:

根据剖面图不同的表现形式,分为()

  • A、全剖面图
  • B、半剖面图
  • C、局部剖面图
  • D、重合剖面图

正确答案: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