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问答题请叙述鱼类肤霉病的病原微生物特点、危害及其微生物学诊断方法。

题目
问答题
请叙述鱼类肤霉病的病原微生物特点、危害及其微生物学诊断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病原微生物的微生物学诊断的程序?


参考答案:在进行微生物学诊断时,必须结合传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判定,并尽可能采取简便、快速的诊断方法。程序:1检验材料的采取2涂片、染色镜检3分离培养4培养特性、生化特性试验5动物试验6免疫学实验

第2题:

在自然界,鱼类自身是如何防御水霉病的?


正确答案: 1·鱼体不断分泌粘液将附着在体表上的水霉孢子排除
2·粘液中含有一种发生素能够抑制菌丝体的生长
3·粘液细胞能够直接抑制菌丝生长

第3题:

鱼类水霉病的症状、病变、防治?


答案:水霉病又称肤霉病。真菌是一类形体较大、结构复杂的单细胞或多细胞,能以有性或无性繁殖、营腐生或寄生的一类真核细胞微型生物。
病原体:水霉科中水霉属和绵霉属,
症状和病变:(1)病早期,无肉眼可见变化,随着病情发展,肉眼可见会白色棉毛状菌丝,俗称白毛病。(2)感染鱼体表时,有大量粘液,部分组织坏死,寄生的主要部位溃烂(2)水霉菌丝穿入肌肉靠近结缔组织,由于菌丝体粘附藻类成污泥使鱼体负重,游动迟缓,瘦弱而死(3)感染幼鱼时,菌丝侵入鱼脑,心脏,血管,肝脏及其他主要器官,造成极大损害。 
预防:(1)鱼体水霉病的预防:A彻底清塘,消毒B用NACL泡或用10%的高锰酸钾消毒,涂草药,用链霉素C补充维生素E(2)鱼卵水霉病的预防
治疗:(1)用食盐和小苏打按1:1比例泼洒B亚甲基蓝C新洁尔灭D磺胺类药物,土霉素

第4题:

简述肤霉病的病原。


正确答案:藻状菌纲(Phycomycetes)——水霉科(Saprolegniaceae)——水霉属(Saprolegnia)——绵霉属(Achlya)。水霉科的成员大多数都是生长在动植物的尸体或者残屑上面,水霉属和绵酶属的种类寄生在鱼体伤口和鱼卵上成为养鱼业的大害。水霉菌破坏鱼卵,侵袭活鱼早在十七世纪七十年代即引起人们的注意,曾经用净水做长时间的连续冲洗来治疗。

第5题:

简述鱼类致病弧菌的种类及其所致鱼病的共同症状、诊断和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种类:鳗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等
(2)共同症状:体表皮肤溃疡
(3)诊断方法:TCBS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免疫学检测、PCR检测
(4)防治方法:福尔马林灭活疫苗,漂白粉消毒,磺胺类药物、土霉素

第6题:

叙述诊尺肤的方法。


参考答案:

 诊尺肤即通过触摸病人肘部内侧至掌后横纹处之间的肌肤,以了解疾病虚实寒热性质的诊察方法。诊尺肤可采取坐位或仰卧位。诊左尺肤时医生用右手握住病人上臂近肘处,左手握住病人手掌,同时向桡侧转辗前臂,使前臂内侧面向上平放,尺肤部充分暴露,医生用指腹或手掌平贴尺肤处并上下滑动来感觉尺肤的寒热、滑涩缓急(紧张度);诊右尺肤时,医生操作手法同上,左、右手置换位置、方向相反。诊尺肤应注意左、右尺肤的对比。


第7题:

微生物学检验的目的是()

  • A、研究标本处理方法
  • B、研究病原微生物鉴定程序
  • C、研究双歧鉴定流程
  • D、提供抗菌药物敏感性报告
  • E、为感染性疾病提供微生物学诊断

正确答案:E

第8题: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目的是

A、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病原学依据

B、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用药的信息

C、为医院感染提供病原微生物及其耐药性动态信息

D、改进或更新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方法

E、以上说法都正确


参考答案:E

第9题:

简述肤霉病的症状以及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1)鱼体:得水霉病一般都由于鱼体受伤,霉菌任伤口而侵入,随着病情的发展内菌丝极度分枝深入肌肉,吸收鱼体营养,外菌丝似白色绵毛状,称为“白毛病”
A.其他细菌的感染
B.渗透压失调,蛋白质等有机物渗出
综上原因导致死亡。
2)鱼卵:
每年的家鱼人工繁殖季节在鱼卵的孵化过程综,受害的鱼卵上,布有菌丝呈放射状,故称为“太阳籽”。活卵都不长水霉。自然死亡的鱼卵比机械损伤和高温处死的卵,水霉生长要快。

第10题:

水霉病的病因、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此病因鱼体受伤,鳞片脱落,水霉菌从伤口侵入引起的。病鱼体表有棉絮状的白毛(菌丝),粘液分泌增多,食欲减退,游动缓慢,最后衰弱死亡。我省一年四季均发生,以早春和晚冬水温在15─20℃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尽可能避免鱼体受伤、如果鱼体受伤,可用3─4%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后放养,也可用1/15000孔雀石绿溶液浸洗病鱼5─10分钟或每立方米水体用分析纯的福尔马林溶液10─15毫升(工业纯加倍)加水全池泼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