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问答题坩埚窑和池窑中的玻璃熔制过程?

题目
问答题
坩埚窑和池窑中的玻璃熔制过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一般熔窑火焰空间的宽度较窑池宽一些,为什么?


正确答案: 因为池窑砖内侧在熔窑投产后很快受到侵蚀,容易损坏,为了保护玻璃以及防止铁件烧损,将胸墙砌得靠外一些。

第2题:

窑池沿窑长方向按玻璃液的熔化过程相应分成()、()、()三个部分。


正确答案:熔化部;卡脖;冷却部

第3题:

玻璃池窑(包括平板玻璃和日用玻璃池窑)熔化部与冷却部之间的气体分隔装置有哪几种基本形式?


正确答案:气体空间的分隔装置有完全分隔和部分分隔两大类。平板玻璃池窑只用部分分隔装置,最常见的气体空间部分分隔装置:矮碹、吊矮碹、U型吊碹、双J型吊碹。
对于日用玻璃池窑来说,气体空间分隔装置有两类:完全分隔和部分分隔。部分分隔装置多为花格墙。

第4题:

玻璃池窑的窑池由()和()组成。


正确答案:池底;池壁

第5题:

玻璃熔窑是玻璃工厂的心脏,它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玻璃的产量和质量,而熔化部尺寸的确定是否正确合理,又是熔窑设计的()。


正确答案:关键

第6题:

池窑、坩埚窑的温度制度如何?


正确答案: 熔窑:
(1)加热熔窑
在熔窑日用器皿玻璃时,熔窑开始的温度为1200~1250℃左右,每次使用新坩埚时,需将坩埚先焙烧至1450~1480℃,并以昼夜不加料,使坩埚烧结,具有较高的耐侵蚀能力。
(2)熔化
1400~1490℃时开始加料,保持此温度直至配合料熔透为止,然后再升高到到玻璃的澄清的温度约1450~1460℃
(3)澄清和均化
玻璃的澄清和均化时,为降低玻璃的黏度,需要保持稍高的温度,常采用“沸腾”的方法。当玻璃中残余气体合并扩大时,才进行“沸腾”。
(4)冷去
玻璃澄清后。应注意冷却的过程,以获得较高质量和成形所需要黏度的玻璃液。只有玻璃液仅存在个别或没有气泡时,才能开始冷却,这时应将玻璃液降低到必要的温度,一般约为1180~1250℃,依玻璃的组成而定,降低温度应缓慢进行,这是窑内温度可以是负值。应该避免将温度降低所需要的温度,然后重新加热,这样可以引起小气泡的出现,
(5)成形
在成形制品时,必须经常保持窑内和玻璃操作黏度相适应的温度。
池窑:
配合料从加料口入,进入熔化带,即在熔融的表面进行熔化,并沿窑长方向向最高温度澄清带运动,在达到澄清带之前,熔化应该已经完成。进入高温区域,玻璃熔体即进行澄清和均化,已澄清和均化的玻璃液继续流向前面的冷却带,温度逐渐降低,玻璃也逐渐冷却,接着流向成型部,使玻璃冷却到符合成型所需要的黏度,可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成型。

第7题:

目前,我国大中型平板玻璃熔窑都是采用连续作业的蓄热式横火焰池窑。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玻璃池窑的窑池是由()和()组成。


正确答案:池底;池壁

第9题:

熔窑火焰空间的宽度较窑池宽为什么?


正确答案: 因为池窑砖内侧在熔窑投产后很快受到侵蚀,容易损坏,为了保护玻璃以及防止铁件烧损,将胸墙砌得靠外一些。

第10题:

在用燃料加热的池窑作业中,同时向玻璃液通入电流,使之增加一部分热量,从而可以在不增大熔窑容量的情况下增加产量。这种玻璃熔制方式称为()


正确答案:辅助电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