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问答题简述白喉毒素的致病机制与免疫机制。

题目
问答题
简述白喉毒素的致病机制与免疫机制。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致病机制:白喉棒状杆菌主要是产生白喉外毒素,作用与易感细胞,使EF-2失活,阻断易感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引起组织坏死和病变。
抗白喉免疫主要依靠白喉抗毒素的中和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病原菌致病机制与园林植物的抗病机理.


正确答案: 致病机制:(1)酶,(2)毒素;(3)生长调节物质
抗病机理:(1)固有抗病性;(2)诱发抗病性

第2题:

何谓免疫性不孕?简述抗精子免疫的机制?


正确答案:患者排卵及生殖功能正常,无致病因素发现,配偶精液常规检查在正常范围,但有抗生育免疫依据存在,谓之免疫性不孕。
抗精子免疫机制:
⒈自身抗精子抗体:约5~⒐%不育男性体内存在抗精子抗体,降低精子运动或影响顶体酶释放,干扰精子获能,引起生育力降低或丧失。
⒉女性抗精子抗体:宫颈粘液中的抗精子抗体可使精子在宫颈凝聚,不能进入宫腔。

第3题:

请简述肿瘤免疫逃逸机制?


正确答案: (1)肿瘤细胞的抗原缺失和抗原调变;
(2)肿瘤细胞的漏逸:是指由于肿瘤细胞的迅速生长,超越了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的发生,致使宿主不能有效地清除大量的肿瘤细胞;
(3)肿瘤细胞MHC-Ⅰ分子表达低下;
(4)肿瘤细胞导致的免疫抑制;
(5)肿瘤细胞缺乏协同刺激信号;
(6)宿主的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耐受。

第4题:

白喉毒素致病机制是( )


    正确答案:A

    第5题:

    简述衣原体的致病物质及致病机制。


    正确答案:衣原体能产生与革兰阴性菌相似的内毒素物质,在其胞壁中,但不易与衣原体分开。致病机制为:抑制宿主细胞代谢,溶解破坏细胞并导致溶酶体酶释放,代谢产物的细胞毒作用,引起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等。

    第6题:

    简述病原物致病的机制。


    正确答案: 植物病原物的致病因素有:
    (1)夺取寄主的生活物质。各种病物都可以从寄主体内吸取营养物质,造成寄主营养不良。
    (2)机械压力。病原真菌、寄生性种子植物和线虫都通过寄主表面施加强大的机械压力侵入的,这种压力对寄主细胞造成很大的影响。
    (3)酶。病原物产生的与致病性有关的酶主要有角质酶、细胞壁降解酶、蛋白酶、淀粉酶和脂酶等。植物病原物通过这些酶突破寄主植物的一道道障碍,最后侵入到内部,其中一些酶对细胞内物质也有降解作用,造成伤害。
    (4)毒素。毒素是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在非常低的深度范围内干扰植物下常生理功能,对植物有毒害的非酶类化全物。
    (5)生长调节物质。病原能产生与寄主相似的生长调节物质,严重干扰寄主植物正常的生理过程,诱导各种畸形症状产生。

    第7题:

    简述白喉毒素的作用机制。


    正确答案:白喉毒素是典型的外毒素,分A、B两个片段。B片段是结合片段,可与宿主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使A片段进入细胞。A片段是毒性片段,可灭活细胞中的肽链延长因子2,使细胞蛋白质合成终止,造成细胞坏死。

    第8题:

    简述免疫逃避机制。


    正确答案: 1.组织学隔离
    2.表面抗原改变或伪装
    (1)抗原变异;
    (2)分子模拟与伪装;
    (3)表膜脱落与更新。
    3.抑制宿主的免疫应答
    (1)特异性B细胞克隆的耗竭;
    (2)抑制性T细胞(Ts)的激活;
    (3)分泌虫源性淋巴细胞毒性因子;
    (4)封闭抗体的产生。

    第9题:

    简述白喉毒素的致病与免疫机制。


    正确答案:白喉棒状杆菌是白喉的病原菌,因患者咽喉部粘膜具有灰白色假膜而名。传染源为患者和带菌者,以飞沫和玩具等为媒介传染,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本菌不侵人血液,在粘膜局部定植并产生白喉毒素,引起局部炎症和侵入血液形成毒血症,致全身中毒症状。白喉毒素具有强烈细胞毒作用,可使局部粘膜上皮细胞产生炎症、渗出和坏死反应,渗出的纤维素和局部细菌、炎症细胞、坏死粘膜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假膜,不易拭去。若假膜延伸并脱落于气管,可致患者于疾病早期窒息死亡。
    白喉毒素是一种酶原,经酶蛋白降解后,分成A、B两个多肽片段,B肽链无酶活性,有1个受体结合区和1个转位区,与易感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显示其选择性亲和力;A肽链有酶活性,但不能单独侵入细胞;通常A肽链由B肽链携带,附着于细胞膜受体并转运入胞质内。A肽链使细胞内延伸因子Ⅱ(EF-2)失活,易感细胞蛋白质合成障碍。常见的易感细胞有心肌、外周神经、肝、肾、肾上腺等组织,可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免疫机理:人类对白喉毒素有一定耐受性,足量白喉毒素可激发机体产生充分的免疫应答,故病后可获得以体液免疫为主的牢固免疫力。

    第10题:

    简述肿瘤免疫逃避机制。


    正确答案:(1)免疫抑制:机体中的调节性T细胞是一群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T细胞亚群。肿瘤细胞可以吸引调节性T细胞,也可以分泌TGF-β、IL-10等细胞因子诱导初始CD4+T细胞转化为调节性T细胞。同时这些细胞因子对树突状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的功能起抑制作用。
    (2)免疫耐受: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可能是有由于缺乏某一种或几种成分,导致肿瘤细胞免疫耐受。肿瘤细胞表面的MHC-Ⅰ类分子表达程度与正常细胞相比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可以避免CTL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