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填空题泰和乌骨鸡有“十全”特征,列出其中5种()、()、()、()、()。

题目
填空题
泰和乌骨鸡有“十全”特征,列出其中5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乌骨鸡的外貌特征有哪些?


正确答案: 标准乌骨鸡体型娇小玲珑,外貌清秀,奇特俊俏。头较小、颈较短、眼乌舌黑。具有丛冠、缨头、绿耳、胡须、丝羽、黑皮、黑肉、黑骨、五爪、脚毛,被誉为“十美特征”。
人们常常把乌骨鸡简称为乌鸡。标准的有白毛乌骨鸡、黑毛乌骨鸡,分别被称为乌鸡白凤、乌鸡黑凤。

第2题:

《禾谱》五卷的作者是()。

  • A、泰和人曾安止
  • B、泰和人罗钦顺

正确答案:A

第3题:

丝毛乌骨鸡:原产我国主产区在江西泰和县,其形态鸡冠呈桑椹或草莓形,色紫黑或黑红;头顶有白色缨头,特别是母鸡尤为发达;有绿耳,具有丝状胡须(),丝羽,毛脚,五爪,乌皮、乌肉,乌骨十大特征。


本题答案:母鸡比公鸡发达

第4题:

乌骨鸡种鸡阶段如何控制气象指标?


正确答案: 光照:种鸡舍光照一般按每平方米1.5~2瓦,灯泡高度为2米。为了刺激排卵和增强产蛋强度,22周龄起每周增加光照0.5小时,直到达到产蛋期16小时理想光照。产蛋期的光照切勿减少。但不要超过17小时。
温度:种鸡产蛋期最适温度13~25℃。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应该降温,应给种鸡饮用电解多维,调节体内生化代谢,消除体内有害物质,改善内环境,减少热应激,消除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转化率及生物利用率。用清水冲地,开风扇。当温度低于10℃时要增加能量饲料比例、加强保温防寒,饮温水,饲喂颗粒饲料。
相对湿度50%~55%,切勿湿度过大。通风换气时为了防止舍温下降,可以在此时提高室温1~2℃。

第5题:

叙述十全大补丸的商品特征、规格包装及性状评价标准。


正确答案: 十全大补丸的大蜜丸每丸重9g;蜡纸包裹,装入蜡壳或纸筒,沾蜡固封;纸盒包装,每盒10丸。水蜜丸,每瓶装48g(赤峰)、200g、500g;玻璃瓶包装。商品特征: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气香,味甜而微辛。质量要求性状评价:本品应细腻滋润,软硬适中。

第6题:

养殖乌骨鸡有什么意义?


正确答案: 乌骨鸡以美食、滋补、入药、观赏闻名于世。其肉味鲜美、肉质细嫩,是上等佳肴,也是闻名中外的滋补佳品,更是历代皇宫贡品。它含有19种氨基酸、27种微量元素,具有保健、美容、防癌诸多功效。经常食用可以“益肝补心补肾”,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乌骨鸡的药用功效是其他原料不可替代的,仅以乌骨鸡为原料制成的中成药就有数十种,著名的乌鸡白凤丸就是驰名中外的女性良药,对治疗妇科疾病有奇特功效。此外,《本草》中早有“乌雌鸡,治风湿麻痹”之说。近年来的药理实验还证明乌鸡白凤丸对治疗慢性肝炎有较好疗效,特别是降低血清转氨酶作用较为明显。对肾炎、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都有一定疗效,对糖尿病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乌骨鸡也是馈赠珍品,不但民间做礼物馈赠给高贵友人,我国也曾经以乌鸡蛋做外交礼物馈赠给兄弟国家,为增进国际间交往发挥了桥梁作用。
乌骨鸡观赏性强,在休闲山庄、娱乐公园都可以享受到乌骨鸡给游人增添的乐趣,早在1915年泰和乌鸡就在“巴拿马万鸡大选赛”中,一举夺得金奖,被命名为“世界观赏鸡”。
乌骨鸡的奇特外貌和独特功效也是教学和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实验动物。可以说乌骨鸡是肉用、药用、观赏、实验研究都不可缺少的特种珍禽。

第7题:

北宋泰和人曾安止不爱当官却对()有兴趣。

  • A、农业
  • B、文学

正确答案:A

第8题:

雪峰乌骨鸡:皮、肉骨()。毛色呈杂色,全黑色、全白色。


本题答案:乌黑

第9题:

中国养禽业历史悠久,其中有不少优良品种如丝羽乌骨鸡、九斤鸡、()等被列入国际标准品种。


正确答案:狼山鸡

第10题:

怎样管理种用育成乌骨鸡?


正确答案: 只有外形符合品种要求,“十项特征”完全符合标准才能选入种用育成鸡,否则将做商品鸡育肥处理。育成鸡的管理要点如下:
(1)光照:为了防止性早熟,要逐渐减少10~20周龄的光照时间,切勿增加。每日光照时间8~9小时即可。光照强度应该偏暗,有助于鸡群安静,过强可导致啄癖增加。应用白炽灯采光时,灯泡在2米高度、每平方米床面1~1.5瓦光照就可以。
(2)温度:育成鸡对环境温度有较强适应性,60日龄后可以逐渐脱温。适宜环境温度为15~20℃。舍温低于14℃时,每降低0.5℃,则饲料消耗增加1%,应该供温。夏季高温时宜采用人工降温,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等方式以减轻热应激。
(3)密度:为了使鸡发育整齐,应及时调整密度适时分群。对种用育成鸡进行多次选择、及时测重,根据“十大”外貌特征的要求及时淘汰外貌有缺陷的鸡做育肥用。
据实际经验,平养时密度应该是:2~3月每平方米龄12~15只,3~4月龄8每平方米~11只,4~6月每平方米龄5~7只。
(4)相对湿度:50~55%为宜。
(5)防病健体:地面平养特别要注意预防球虫病,舍内最好设置高1米的梯形栖架,室外有较大运动场,增加在运动场的时间。运动场应该有树杈供乌鸡栖息,这样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种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