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单选题杭州历史博物馆有一组青铜编钟。西周中晚期开始出现大小依次成组的编钟,音律精准,用于宗庙祭祀和宴请宾客。夏商周时期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A 白银时代B 青铜时代C 黄金时代D 黑铁时代

题目
单选题
杭州历史博物馆有一组青铜编钟。西周中晚期开始出现大小依次成组的编钟,音律精准,用于宗庙祭祀和宴请宾客。夏商周时期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
A

白银时代

B

青铜时代

C

黄金时代

D

黑铁时代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是西周中后期的青铜器,造型简洁流畅,外形与纹饰极为和谐,富有韵律感。

A四羊方尊

B大编钟

C司母戊大方鼎

D史墙盘


D

第2题:

中国古代的青铜编钟是一种具有极高观赏性的艺术瑰宝,我们能敲出不同音高,进而产生优美的曲调是因为青铜编钟()?

  • A、形体大小的渐次变化
  • B、颜色的渐次变化
  • C、位置摆放的变化
  • D、装饰效果的变化

正确答案:A

第3题:

编钟是()时期的重要乐器。


参考答案:商周(包括春秋战国)

第4题:

镈出现在西周中期,盛行于()时期,是贵族在宴飨或祭祀时与编钟编磬相合使用的乐器。


正确答案:春秋战国

第5题:

战国时期出现我国早期青铜乐器-编钟,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一套编钟。()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夏商周时期,青铜冶炼业非常发达,统治者常在青铜器上契刻文字,内容包括()、征伐、赏赐、盟誓等。这些契刻了文字的青铜器我们称之为()

  • A、祭祀、石刻档案
  • B、祭祀、青铜器档案
  • C、封地、金文档案
  • D、祭祀、金文档案

正确答案:D

第7题:

以下选项中,哪个是战国时期用青铜制成的早期乐器?()

  • A、司母戊鼎
  • B、莲鹤方壶
  • C、编钟
  • D、四羊方尊

正确答案:C

第8题:

(二)阅读《编钟里的科技与奥秘》,回答14—17题。(共8分)

①在古代,世界各地都有钟,但它们都没有成为乐器,这是因为这些钟的截面是正圆形的,声音持续时间太长。唯独中国的编钟,它的截面像两片瓦合在一起,因为钟体扁圆,边角有棱,声音的衰减较快,所以能编列成组,作为旋律乐器使用。

②在湖北省随州市出土的曾侯乙墓编钟共有65件,是迄今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一套编钟。曾侯乙墓编钟铸造于两千五百年前的战国时代,它气势恢弘,总重量达到两千五百多公斤,加上横梁、立柱等构件,用铜量达五吨之多,这在世界乐器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更神奇的是,每一个编钟都能发出两个乐音,这两个音恰好是三度关系。

③曾侯乙墓编钟的音域宽达五个半八度,而且十二个半音齐备,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具有十二个半音的乐器。

④编钟的发声原理大体是,编钟的钟体小,音调就高,音量也小;钟体大,音调就低,音量也大,所以铸造时的尺寸和形状,对编钟有重要的影响。

⑤即使在今天,铸钟仍不是一件易事。有的编钟形体很大,高度超过一米五,制造时需要用136块陶制的模子组合成一个铸模,灌注摄氏近1000度的铜水才能得到。从出土的编钟来看,它们不仅音调准确,而且纹饰极为精细,这说明商周时期青铜模具的制造技术运用得极为熟练。

⑥编钟在铸造时,除了考虑钟的美观,还要注意它的声学特点。编钟表面被称为“枚”的突出部分,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它还能加快声音的衰减。

⑦青铜是一种合金,主要成分是铜,又加进了少量的锡和铅,各种金属成分的微妙的比例变化,对钟的声学性能、机械性能有重大的影响。青铜中锡含量的增加,能提高青铜的硬度。但含量过多,青铜就会变脆,不耐敲击。铜中加铅,可降低熔点,增加青铜熔铸时的流动性,还可以减弱因加锡导致的脆性,使所铸的钟耐击经用。但是含铅量过高,钟的音色又会干涩无韵。而曾侯乙编钟里,铜、锡、铅的含量达到了最合理的比例,可见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对合金成分与乐钟性能的关系有了精确的认识,正因为如此,铸出的钟才音色优美,经久耐用。

请概括出曾侯乙墓编钟的四个特点。(2分)


正确答案:
(1)是迄今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一套编钟。 
(2)是世界乐器史上最重的乐器。
(3)每一个编钟都能发出两个乐音。
(4)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具有十二个半音的乐器。

第9题:

()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套大型编钟。

  • A、“四虎”编钟
  • B、曾侯乙编钟
  • C、“克”编钟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我国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庞大的一组战国编钟是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今随州市)的曾侯乙编钟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