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问答题中国人口转变模式的成因分析。

题目
问答题
中国人口转变模式的成因分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人口转变模式


正确答案: 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模式

第2题:

中国人口转变特点及成因。


正确答案: 中国的人口转变特点是发展水平较低,人为控制因素的作用更强。在大规模推进计划生育之初,人口转变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政策导向之间,以及人们的生育行为与生育意愿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不和谐。80~90年代中国生产力高速发展,大大增强了人口转变的社会经济基础,上述不和谐已明显地趋于减弱。另外,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阶段同时并存。预计21世纪中叶,中国人口将在16亿左右实现相对静止。

第3题:

按照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C.P.Blacker)提出的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旧中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是高位静止的原始型。()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何谓人口转变及人口转变模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的异同。


正确答案: 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产率)的过渡。
人口转变模式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互规律。
相同点: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不仅取决于技术因素,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经济、政治、文化因素。
不同点:西欧等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是基于经济起飞基础之上的。而发展中国家,经济文化落后为人口转变设置了障碍。

第5题:

简述男装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过程,并分析其成因。


正确答案: 19世纪的社会大变革进一步将男子推向了社会前沿,男子广泛参加工业活动和商业活动,其活动场所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对服装的要求也相应发生变化。男装向现代形态转变经历了四个阶段:
1、现代形态的雏形期,受大革命的冲击平民阶层的服装成为时尚,黑色上升成礼仪正式服色。上衣夫拉克开始流行,前襟从高腰身处斜着向后裁下来,衣长短至膝部,有立领或翻领,后开禊。前门襟的扣子一个也不扣或只扣两粒。基莱色调明快成为重要的装饰,单色的庞塔龙。
2、现代形态的成长期,受女装的影响,出现了收腰身,耸肩的造型,三件头的套装向修长风格发展。夫拉克的驳头翻折下延到腰际,前襟敞开不扣,露出基莱。紧身的庞塔龙用淡色的针织面料穿着时加上裤脚在脚底带蹬。
3、现代形态的确立期,三件头的在19世纪50年代最终确立,标志有两点:一是用同色、同质面料制作;二是形成按用途穿相应套装的习惯,上衣变化最多,分化出礼服和便服。
4、现代形态的稳定期,男装在这一时期处于稳定,并一直延续到20世纪。套装的变化也只在细节部分或是面料的更新。基莱不再是装饰的重点。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上衣和裤子的质地和颜色上,并以同色同质为美。衬衣很快形成现代型的成衣,领口系上领带或蝴蝶结。

第6题:

分析中国人口转变的特点和原因。


正确答案: 1、中国人口转变的速度过
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口转变,比西方国家迟了50-100年。中国的人口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2、经济发展和社会政策共同作用人口转变

第7题:

分析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正确答案: 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无疑给其人口转变设置了障碍。
根据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的高低差别,也可将其分为多种类型。除了极端类型之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了人口控制政策,使出生率持续下降,它们的转变历程可能代表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转变模式。

第8题:

人口学家如何总结人口转变规律?中国现在达到了人口转变的哪个阶段?


正确答案:人口转变通常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的特征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从而导致低自然增长率。
第二个阶段以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从而高自然增长率为特征。
第三个人口阶段特点则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从而低自然增长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刚刚向第二个阶段即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过渡。由于实行比较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到二十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用比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短得多的时间,转变到第三个阶段,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阶段。

第9题:

中国人口转变模式的成因分析。


正确答案: 1.死亡率维持极低水平而出生率却居高不下的成因。
2.第四阶段出生率大幅度下降的成因。
3.第五阶段人口波动增长的成因。

第10题:

人口转变内涵、影响因素、人口转变的一般模式。


正确答案: 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过渡。人口转变模式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关规律。人口转变的影响因素:1)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生育观念、妇女地位、家庭结构功能等的变化。2)政府对节育的态度和相关的人口政策,鼓励和限制生育政策。
人口转变的一般模式:1)西北欧模式,人口转变模式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的自发性过程,出生率和死亡率自然、平稳、缓慢地下降。2)日本模式,与西北欧模式相比,日本的显著区别是采取了人为干预生育的措施,故人口转变速度快.在几十年内走完了西北欧国家一两百年的道路。3)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发展水平较低,人为控制因素的作用更强。另外,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阶段同时并存。4)印度的人口转变模式,印度生育控制因素较弱,政府和有识之士虽然早就认识到促进人口转变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不少计划,但多属纸上谈兵,或遇难而退,实效都不大,这在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里是有代表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