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填空题纳米材料表明效应是指随纳米微粒粒径的减小,比表面积急剧(),位于表面原子数占全部原子数的比例(),同时表面能也迅速()的现象。

题目
填空题
纳米材料表明效应是指随纳米微粒粒径的减小,比表面积急剧(),位于表面原子数占全部原子数的比例(),同时表面能也迅速()的现象。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增加,增大,增加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纳米载药系统叙述错误的是

A.粒径为10~1000μm

B.具有靶向性

C.药物可包埋或溶解于纳米粒内部

D.药物可吸附或分散在纳米粒表面

E.是高分子物质组成的固态胶体粒子


正确答案:A

第2题:

介观纳米元器件系统尺寸减少,表面的原子数要多于内部原子数。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纳米颗粒是粒径在()的超细颗粒,随着粒径变小,比表面积显著增大,处于表面的原子数大大增加,表面能变得很高,活性增大,表现出与宏观尺度不同的特殊的光、热、电、磁和力学性质等,具有一系列尚不为人们完全了解的新的性质和使用性能。

A、1nm

B、1—10nm

C、10—100nm

D、1—100nm


正确答案:D

第4题:

脂肪烃化合物同系物中,一般随碳原子数增加,其毒性()。

  • A、增大
  • B、减小
  • C、不变
  • D、与碳原子数无关

正确答案:A

第5题:

有关药物粒径与比表面积和溶出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小,药物溶出越快
  • B、粒径越大,比表面积越大,药物溶出越快
  • C、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药物溶出越快
  • D、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药物溶出越慢
  • E、粒径越大,比表面积越小,药物溶出越慢

正确答案:C

第6题:

自净玻璃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 

  • A、表面涂了表面活性剂
  • B、表面涂了纳米涂层
  • C、表面涂了肥皂

正确答案:B

第7题:

纳米粒子粒径从100nm减小至1nm,其表面原子占粒子中原子总数比例将()。


正确答案:增大

第8题:

下列有关微粒分散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微粒分散系分为粗分散系(粒径范围100nm一100μm)和胶体分散系(粒径小于100nm)

B.混悬剂、乳剂、微囊、微球是属于胶体分散系,纳米微乳、纳米脂质体、纳米粒、纳米囊、纳米胶束是属于粗分散系

C.具有相对较高的表面自由能,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容易絮凝、聚结、沉降

D.可以改善改善药物在体内外的稳定性

E.微粒布朗运动使10-7m的微粒具有了动力学稳定性


正确答案:ACDE

第9题:

气体比热一般随着组成气体原子数增加而()

  • A、增加
  • B、减小
  • C、不变
  • D、急剧减小

正确答案:A

第10题:

简述纳米材料产生团聚的主要原因、表面改性原理及其方法。


正确答案: 粉体产生团聚的原因:
(1)凝聚体:是原级粒子间以双面相结合的,或晶面成长在一起的,结构比较紧密的、大的粒子团。
(2)附聚体:是原级粒子的边和角相连接,结合而成的,结构比较松散的,大的粒子团。
(3)软团聚体:由范德华力、静电引力等较弱的力引起的微粒团,它在外力作用下易于拆开。
(4)硬团聚体:硬团聚一般是指颗粒之间通过化学键力或氢键作用力等强作用力连接形成的团聚体。一般外力作用难于拆开。形成原因包括晶桥理论、毛细管理论、氢键理论、化学键理论。
纳米粉体表面改性基本原理:在颗粒表面引入一层包覆层,形成由“核层”和“壳层”组成的复合粉体。壳层既可以是无机物质也可以是有机物质。
表面改性方法:
①物理:蚀刻;超声波;高能射线照射;机械处理。
②化学:水溶液沉淀干燥;表面活性处理;表面化学处理;聚合物涂覆;化学气相沉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