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问答题简述褶皱形态分类的原则和基本类型,并评述优缺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褶皱形态分类的原则和基本类型,并评述优缺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褶皱的基本形态可分为背斜和向斜。()


正确答案:正确

第2题:

褶皱的基本形态有()

  • A、向斜
  • B、背斜
  • C、直立褶皱
  • D、倾斜褶皱
  • E、以上全错

正确答案:A,B

第3题:

下列关于褶皱的叙述正确的是()。

A、褶皱构造使同一岩层产生明显的错动

B、褶皱使岩层产生了一系列波状弯曲并产生断裂

C、褶皱核部为老地层,翼部为新地层

D、褶皱的基本类型有背斜和向斜


答案:D

第4题:

褶皱结构的两种基本形态是背斜和向斜。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褶皱的基本形态分为()、()两种类型。


正确答案:背斜;向斜

第6题:

简述褶皱类型。


正确答案:1、按轴面和两翼岩层产状:直立、倾斜、倒转、平卧、翻卷;
2、按产状:水平、倾伏。

第7题:

简述褶皱基本类型、组成要素及地层分布特征?


正确答案:褶皱的基本类型有向斜、背斜。
组成要素为:两翼、核部、转着端、枢纽、轴面。
地层分布特征:向斜为核部地层时代新,两翼地层时代老;背斜为核部地层时代老,两翼地层时代新。

第8题:

简述礁的概念、基本类型和分类.


参考答案:狭义的礁:即所谓的生态礁,它是由造礁生物原地生长而经常迎浪营建起来的;具凸起的地貌;具造礁生物骨架或只见造礁生物原地生长的痕迹广义的礁实际上是指生物礁是主要由生物和生物作用(包括宏观生物作用和围观生物作用)所形成的,具有地貌特征的碳酸盐岩体。
礁主要由礁核和礁翼组成:礁核是指礁体中能够抵抗波浪作用的部分,乃礁的主体。礁翼通常是指礁相与非礁相呈指状交错过渡的部分礁体。礁间:在一些群礁复合体中,礁与礁之间的沉积物和生物组分与礁的发展有着及其密切的关系。
分类:
按形态可将礁分为以下类型:点礁、宝塔礁、马蹄形礁、环礁、丘礁、层状礁。
按礁体的地理位置又可分为下述礁:岸礁(也称为边礁、镶边礁和裙礁)、堡礁(也称为堤礁、堤岛礁或障壁礁)、边缘礁。

第9题:

褶皱的基本形态分为背斜、()两种类型。


正确答案:向斜

第10题:

褶皱的基本形态有哪些、在野外如何观察褶皱?


正确答案: 褶皱的基本形态:1、按轴面和两翼岩层的产状分类:(1)直立褶皱(2)倾斜褶皱(3)倒转褶皱(4)平卧褶皱(5)翻卷褶皱
2、按褶皱在平面上的形态分类:(1)线状褶皱(2)短轴褶皱(3)穹隆和构造盆地
3、按枢纽的产状分类:(1)水平褶皱(2)倾伏褶皱
4、按转折端形态分类:(1)圆弧褶皱(2)尖棱褶皱(3)箱形褶皱(4)扇形褶皱
褶皱的识别:在野外进行地质调查及地质图分析中,为了识别褶皱,首先可沿垂直于岩层走向的方向进行观察,查明地层的层序和确定地层的时代,并测量岩层的产状要素。然后根据以下几点分析判断是否有褶皱存在,进而确定是向斜还是背斜。
(1)根据岩层是否有对称重复的出露,可判断是否有褶皱存在。若在某时代的岩层两侧,有其他时代的岩层对称重复出现,则可确定有褶皱存在。若岩层虽有重复出露现象,但并不对称分布,则可能是断层形成的,不能误认为褶皱。
(2)对比褶皱核部和两翼岩层的时代新老关系,判断褶皱是背斜还是向斜。若核部地层时代较老,两侧依次出现渐新的地层为背斜;反之,若核部地层时代较新,两侧依次出现渐老的地层则为向斜。
(3)根据两翼岩层的产状,判断褶皱是直立的、倾斜的,还是倒转的等。
此外,为了对褶皱进行全面认识,除进行上述横向的分析外,还要沿褶曲轴延伸方向进行平面分析,了解褶曲轴的起伏情况及其平面形态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