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问答题简述进积型河控三角洲沉积序列及其主要特征。

题目
问答题
简述进积型河控三角洲沉积序列及其主要特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进积型河控三角洲沉积序列及其主要特征。


正确答案: 进积型河控三角洲的形成是不断地从陆地向海盆方向推进,形成总体向上变粗(的反旋回)沉积序列:
主体是:三角洲平原的较粗粒分支流河道沉积和细粒的沼泽沉积;三角洲前缘沙和粉沙沉积;前三角洲泥。现自下而上描述如下:
第6层:泥岩、粉砂岩、细砂岩互层,夹炭质泥岩或煤层。块状层理、水平层理和透镜状层理。含大量植根和植屑化石,属沼泽沉积。
第5层:槽状和板状交错层理砂岩。含炭化植茎和泥砾,为分支流河道沉积。
第4层:生物扰动构造发育的泥岩和泥质粉砂岩。透镜状层理,含半咸水生物化石和介壳碎屑,属分支间湾沉积。
第3层:由较纯净的砂岩和粉砂岩组成。楔状交错层理、波状交错层理、浪成波痕、水流波痕。含丰富的生物碎屑,属分流河口沙坝沉积。
第2层:泥岩、粉砂岩、极细砂岩互层。水平层理、波状交错层理、潜穴、生物扰动构造。含植屑和炭屑,为远沙坝沉积。
第1层:暗色水平层理和块状层理的泥岩和粉砂质泥岩。生物扰动构造,含化石少,属前三角洲沉积。其下伏地层为正常浅海的大陆架泥岩沉积,含较多海生生物化石,并具有强烈的生物扰动构造。

第2题:

论述河控三角洲相的亚相、微相特征。


正确答案: 根据河控三角洲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可将其划分为三角洲平原亚相、前缘亚相、前三角洲亚相。三角洲平原亚相划分为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分流河道间四个沉积微相。前缘亚相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分流间弯、河口坝、远砂坝及席状砂等沉积微相,在同一三角洲这些沉积微相一般不同时出现。前三角洲主要是在弱水动力条件下形成的泥质沉积,一般不做微相划分。
(1)三角洲平原亚相:其岩石类型有砂岩、粉砂岩、泥岩。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多为中等,具块状层理和各种交错层理。在垂直河道的断面上,同一层位砂岩呈多个透镜状分布,在平面上,砂体呈分叉条带状展布,泥岩中可见块状层理、水平层理及泥裂和雨痕,可含有大量植物化石,少量动物化石。
①分流河道沉积微相:其沉积物以砂岩为主,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多为中等,具块状层理和各种交错层理。在垂直河道的断面上,同一层位砂岩呈多个透镜状分布,在平面上,砂体呈分叉条带状展布。
②天然堤沉积微相:其特征与河流相天然堤相似,典型特征是砂泥岩薄互层,砂岩中可见块状层理、小型交错层理、爬升层理,泥岩中多见块状层理,少见水平层理及暴露构造。可含植物碎片。
③决口扇沉积微相:其特征与河流相决口扇相似,其岩石类型有砂岩、粉砂岩、泥岩。主要为向上变细的正粒序,少见反粒序。砂岩中可见块状层理、大型和小型交错层理,粉砂岩中可见块状层理及小型交错层理、爬升层理,泥岩主要为块状层理。
④分流河道间沉积微相:其特征与河流相河漫沉积相似,其沉积物主要有泥岩、碳质泥岩及煤层。泥岩的颜色有紫红色、杂色及灰绿色。
(2)三角洲前缘亚相:其主要沉积物为砂,可有粉砂和泥质沉积。砂岩砂质较纯,交错层理发育。泥岩的颜色多为灰色色调。各微相特征如下:
①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它是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的水下延伸,二者特征极为相似。
②水下天然堤沉积微相:它是三角洲平原天然堤的水下延伸、二者特征极为相似。
③水下决口扇沉积微相:它是水下分流河道决口在水下分流间湾形成的沉积体,其特征与三角洲平原决口扇相似,只是一般夹在灰色色调的分流间湾泥质沉积物中。
④分流间湾沉积微相:其沉积物主要灰色色调的泥质,可有少量的粉砂及泥质粉砂。可见块状层理、水平层理及透镜状层理。可见植物碎片及广盐性动物化石。
⑤河口坝沉积微相:河口坝是三角洲沉积最具特色的部分,其沉积物主要是砂,一般砂质纯净,交错层理发育,浪成波痕和水流波痕均可出现。垂向上呈向上变粗的反粒序。
⑥远砂坝沉积微相:远砂坝沉积微相位于河口坝的前方,其沉积物有砂、粉砂、泥。向盆地方向砂质逐渐减少、泥质逐渐增多,其层理类型较为丰富,可见小型交错层理、脉状层理、波状层理透镜状层理、水平层理、块状层理、生物扰动构造。垂向上呈向上变粗的反粒序。
⑦前缘席状砂沉积微相:它是河口坝及远砂坝沉积物经过波浪改造和再分配的产物。其沉积物为纯净的砂,沉积构造主要为浪成交错层理。
(3)前三角洲亚相:其沉积物主要为泥、其中可夹有重力流成因的砂。泥质沉积物的颜色为灰色及深灰色。含有大量的广盐性生物化石。由于其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单调,一般不作微相划分。

第3题:

海进和海退沉积序列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海进:自下而上形成陆相、滨海相、浅海相沉积,自下而上海相性增强。
海退:海退序列由下至上一般是:沉积物由细变粗或由碳酸盐岩变为碎屑岩;沉积时的海水由深变浅;
海相沉积逐渐演变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和陆相沉积,与之伴生的生物群也随之由海相生物群逐渐演变为海陆交互相生物群和陆相生物群。由下而上为:浅海相,滨海相、陆相沉积。

第4题:

简述进积型无障壁砂质海岸沉积序列特征。


正确答案: 一个完整进积型无障壁砂质海岸沉积序列,自下而上包括过渡带、临滨、前滨、后滨和海岸沙丘。
(1)过渡带沉积
为泥质粉砂到细砂沉积,生物扰动强烈,潜穴发育,致使原生层理遭受破坏。生物扰动很强烈时,可形成均匀层理。
(2)临滨沉积
临滨沉积物主要由细砂组成,以水平层理和波状交错层理和大型楔状交错层理为特征。生物扰动程度自上而下逐渐加强。
(3)前滨沉积
沉积物的粒度较临滨沉积为粗,主要为中细粒砂岩,以冲洗交错层理的普遍发育为主要特征,有时亦可见波状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等,发育不对称的浪成波痕、菱形波痕、削顶波痕、双脊波痕以及细流痕等。
(4)后滨沉积
以水平层理为主,局部见小型板状和槽状交错层理。沉积物主要由细砂组成,有时亦可见到介壳夹层。
(5)海岸沙丘沉积
沉积物主要由分选好和圆球度高的中、细粒砂组成。发育特征的风成交错层理。有时因植物根系破坏而显示块状层理,常见植物根痕。

第5题:

简述进积式三角洲沉积的垂向层序,说明三角洲相与油气的关系。


正确答案: 进积式三角洲沉积的层序由底向上是前三角洲泥-三角洲前缘粉砂和砂-三角洲平原的粗粒河流和漫滩沼泽沉积。粒度由细变粗,呈反旋回性质。
在三角洲相中,前三角洲以粘土质沉积为主,厚度大、分布广,富含河流带来和原地堆积的有机物质,堆积速度和埋藏速度快,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和向石油转化。三角洲沉积体中有大量的各种类型砂体,如前缘带的席状砂和河口砂坝,分选好,储油物性好,又最靠近前三角洲泥生油带,聚集油气最有利。其次是三角洲平原上的分流河道砂体,也能形成中小型油田。海进阶段形成的海相粘土夹层、三角洲平原上分流河道间的沼泽沉积都可以作为盖层和隔层。三角洲沉积速度很快,厚度大,区域性向海倾斜容易产生重力滑动,产生同生断层,断层下降盘厚度大,常形成狭长形的滚动背斜,这些都是有利于油气聚集的构造条件。

第6题:

对比河控三角洲、扇三角洲沉积特征的不同点。


正确答案: 河控三角洲与扇三角洲在沉积特征上的不同之处有如下几方面:
(1)河控三角洲的三角洲平原类似于曲流河沉积,沉积物粒度较细,分流河道沉积以中细砂和粉砂为主;而扇三角洲的三角洲平原沉积类似于辫状河沉积、粒度粗得多,为砾岩、砂砾岩、含砾砂岩,相应地,其三角洲前缘沉积也比河控三角洲前缘沉积物粒度粗,可以粗到中粗砂~砂砾岩。
(2)整个扇三角洲常常是短而厚的粗碎屑楔状体,从山麓直接延伸到陆棚浅水区,很快尖灭,与浅水陆棚沉积呈指状接触;不象河控三角洲那样延伸远,面积大。
(3)河控三角洲的向陆方向与曲流河相邻,然后依次为辫状河、山麓冲积扇、沉积体系完整。而扇三角洲的向陆方向紧邻冲积扇,或者,冲积扇就相当于扇三角洲平原部分,二者叠合,中间缺了许多相,这是由于扇三角洲形成时,海(湖)岸线离山麓近,陆上斜坡短而陡,因此河流相带发育不齐全,跳相接触。

第7题:

下面哪个不是河控三角洲的亚相类型?()

  • A、三角洲平原
  • B、滨湖亚相
  • C、三角洲前缘
  • D、前三角洲

正确答案:B

第8题:

简述三角洲沉积特征


正确答案: (一)河控三角洲沉积特征
1、河控三角洲的形态:鸟足状和朵状;
1)鸟足状三角洲:河流输入的泥沙量大、悬浮沉积物多、砂泥比低、较固定的河道和天然堤,沉积巨厚的前三角洲泥,向海推进快,延伸远,形似鸟足状。
2)朵状三角洲:河流输入的泥沙量大、悬浮沉积物较多、砂泥比较高,波浪作用加强,三角洲前缘沉积物受到波浪的改造,河口沉积物再次搬运和沉积,形成朵状的三角洲。
2、三角洲沉积亚相特征
1)三角洲平原亚相:是三角洲的陆上沉积,从河流分叉到海平面以上的广大河口地区。其沉积特征类似于河流沉积,但常与煤共生-明显的特点。
2)平原亚相的沉积微相划分:分支河道、陆上天然堤、沼泽、决口扇和淡水湖泊。
3)三角洲平原沉积亚相
(1)分支河道微相:构成三角洲平原的格架,砂质沉积。间断正韵律,发育板状和槽状交错层理以及冲刷构造,可发育心滩和边滩,与河流的河床沉积特点相同。
(2)陆上天然堤微相:位于河道的侧方,以细砂和粉砂沉积为主,发育波状层理以及钙质和碳酸盐结核,与河流的天然堤沉积特点相同。
(3)决口扇微相:位于河道的侧方,以细砂和粉砂沉积为主,比天然堤沉积物粗,发育块状层理和小型交错层理,与河流的决口扇沉积特点相同。
(4)沼泽微相:位于河道的侧方低洼地区,植物多、排水不畅,还原环境,以有机质粘土和煤沉积为主,沉积面积占90%。
(5)淡水湖泊微相:位于河道的侧方低洼地区,水浅(3-4m)、面积小,以有机质粘土沉积为主,发育沉积纹层。
4)三角洲前缘亚相微相:水下分支河道、水下天然堤、支流间湾、河口砂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
(1)水下分支河道:是陆上河道的水下延伸,河道加宽,深度减小、流速减缓,分叉增多,沉积速度增大,发育楔状交错层理砂岩和粉砂岩。
(2)水下天然堤:是陆上天然堤的水下延伸,位于河道侧方,发育波状层理的细砂岩和粉砂岩。不易确定概率曲线主要由悬浮总体构成。
(3)支流间湾:是水下分支河道之间的低洼部分,沉积物主要为粘土,含少量粉细砂,发育水平层理和波状层理以及生物扰动构造。
(4)河口砂坝:位于水下分支河道河口处,沉积速率最高,水动力作用强,沉积物主要为质纯的砂岩,发育槽状交错层理,沉积厚度较大,生物化石少。
(5)远砂坝:位于河口砂坝前方较远处,沉积速率较慢,水动力作用较弱,沉积物主要为粉砂岩以及粘土岩,发育结构纹层和颜色纹层,生物化石少,垂向上构成反韵律。
(6)前缘席状砂:在海洋作用较强的河口地区,河口沉积物受到海洋作用的改造,呈带状分布前缘砂纯、分选好、分布广,发育交错层理。
5)前三角洲沉积亚相
(1)前三角洲泥:位于三角洲前缘的前方,是沉积最厚的地区。沉积水体较深,沉积物主要为暗色粘土,发育块状层理和生物化石。
(2)滑塌浊积扇:三角洲前缘沉积速度较快时,沉积物处于不稳定状态,形成浊流沉积。该沉积物可用鲍马序列描述。沉积物成分、结构与三角洲前缘相同。
6)三角洲沉积平面组合和垂向序列
三角洲平面组合:由陆向海为三角洲平原、前缘和前三角洲二、浪控和潮控三角洲特征
1、浪控三角洲沉积特征
1)沉积特征
平面形态鸟嘴状,分支河道小而少,泥沙输入少,波浪作用较强,造成河口偏移。
2、潮控三角洲
河流流入港湾,潮汐作用大于河流作用,河流提供的沉积物受到破坏和改造,形成小型三角洲。潮汐砂坝是其重要特。
三、扇三角洲沉积
1、扇三角洲的定义:由相邻高地进积到安静水体中冲积扇。
2、扇三角洲的主要形成条件
临近物源区、构造作用强,地形坡度大、沉积作用较强。
3、扇三角洲的亚相划分
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前扇三角洲
4、扇三角洲平原
(1)分流河道:◎位于平原的上部,具有辫状河流的沉积特征。◎厚层砂砾岩、成熟度低、分选差,◎冲刷构造、递变层理和块状层理以及交错层理。◎基本没有化石。◎上细下粗正韵律。
(2)漫滩(沼泽):位于平原分流河道间,因发育区气候较干旱,故漫滩沼泽不太发育-面积小、沉积细、水平层理或干裂,植物根和生物扰动。
5、扇三角洲前缘
(1)水下分流河道:前缘的主体,沉积砂砾岩,分选中等,化石少,发育中小型交错层理
(2)水下分流河道间:水下分流河道的侧方,由互层的砂泥岩组成,发育水平层理和波状层理较多的生物扰动。
(3)河口砂坝:水下分流河道的前方,沉积范围小,含砂量高,中细砂岩组成,发育平行层理和交错层理。
(4)前缘席状砂
6、前扇三角洲沉积
沉积物较细、颜色较暗,化石多,发育水平层理。可存在滑塌浊积扇

第9题:

湖相及三角洲前缘相这样比较稳定的沉积环境下沉积的油层,可以应用“()”的()的方法;而对河流沉积相的油层则需采用()方法;河湖交替的三角洲地带则()。


正确答案:旋回对比,分级控制;旋回厚度对比油层;等高程划分对比;可两者兼用

第10题:

对比分析冲积扇、三角洲、扇三角洲、湖底扇的分布位置、形成条件、沉积特征、沉积模式和储集特征沟道浊积岩的定义、形成条件及岩性特征。


正确答案: (一)冲积扇:陆上氧化条件下由山区河流所携带的粗粒沉积物在山谷出口处堆积而形成扇形沉积体。
1.形成条件:
(1)强烈的构造运动;
(2)干旱、半干旱气候;
(3)山口外地形坡度突然变缓。
2.岩性:砂砾岩为主,含碳酸盐、硫酸盐等矿物。
3.结构:粒度粗,成熟度低,分选、磨圆差,从扇根到扇缘分选和磨圆逐渐变好,粒度逐渐变细。
4.构造:
(1)泥石流沉积——块状、递变层理;
(2)河道沉积——砾石叠瓦状排列;
(3)筛状沉积——块状构造;
(4)漫流沉积——平行、交错、块状、水平层理、变形构造及暴露构造;
(5)常见冲刷——充填构造。
5.亚相类型:
(1)扇根亚相:扇顶,河道沉积+泥石流沉积;
(2)扇中亚相:扇中,河道沉积+漫流沉积+筛状沉积;
(3)扇缘亚相:扇末端,漫流沉积为主;
6.沉积相组合:
(1)冲积扇+扇三角洲;
(2)冲积扇+风化砂+干盐湖;
(3)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
7.垂向层序:当冲积扇向源区退积,形成下粗上细的退积正旋回层序。
8.储集特征:扇中部位发育砂砾岩体,厚度较大,砂砾岩粒度适中,分选稍好,胶结疏松,孔隙性和渗透性相对较好,为油气储集的有利地带。扇缘的漫流沉积发育泥岩可作盖层。
(二)三角洲:河流入海(湖)的河口区,水流扩散、流速降低,所携带泥砂沉积于此,形成顶尖向陆的沉积体。
1.形成条件:
(1)水动力条件以河流作用为主;
(2)潮湿,降雨量大;
(3)缓坡、盆地长轴方向发育大型三角洲。
2.岩性:砂岩、粉砂岩、粘土岩,平原亚相常见泥炭或薄煤层,没有或只有极少砾岩和化学岩。
3.结构:成熟度较高,由陆向海,碎屑粒度和分选变细变好。
4.构造:块状、槽状交错层理、水平层理、波状和透镜状层理,流水和浪成波痕,冲刷充填、变形构造、生物扰动。
5.亚相类型:
(1)三角洲平原亚相(分支河道微相,陆上天然堤微相、决口扇微相、沼泽微相和洼地蓄水湖泊微相);(2)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水下天然堤微相、支流间湾微相、分支河口沙坝微相、滑塌浊积微相,远沙坝微相和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微相等);
(3)前三角洲亚相。
6.沉积相组合:横向上与河流相相邻,延伸到半深湖—深湖等相带。
7.垂向层序:垂向层序上具有明显的三层结构,具有典型进积型三角洲沉积序列。纵向序列由下向上变厚变粗,从下向上依次由前三角洲亚相泥岩、粉砂岩,变化为三角洲前缘亚相的中—细砂岩夹泥岩,再变为三角洲平原亚相的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及泥岩。
8.储集特征:三角洲前缘亚相砂岩的粒度较细,分选磨圆较好,具有良好的储集空间,前缘席状砂、河口沙坝、远沙坝等是有利的储集砂体。生油条件:前三角洲亚相泥质岩颜色深、厚度大、分布广、堆积速度快、有机质丰富是有效烃源岩。盖层条件: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间泥质沼泽沉积和海进阶段形成的海相粘土岩,可作为良好的盖层和隔层。
(三)扇三角洲:由邻近山地的冲积扇推进到稳定水体(海、湖)中形成的扇形沉积体。
1.形成条件:
(1)湖盆边缘邻近高差大,坡度陡的隆起区;
(2)常与同沉积期大型断裂带相伴。
2.岩性:主要为砾岩、砂砾岩。
3.结构:粒度粗,分选差,成熟度低,磨圆不好。与冲积扇类似。
4.构造:发育交错层理、递变岑隔离,见有叠覆冲刷递变构造。也可见炭化植物碎屑和煤线等。
5.亚相类型:
(1)扇三角洲平原亚相——辫状河沉积为主,常含泥石流沉积;
(2)扇三角洲
前缘亚相——最主要的沉积相带和砂体发育区,三个微相: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
(3)前扇三角洲亚相——浪基面以下。
6.沉积相组合:向源区方向与辫状河沉积扇相邻,推进到海(湖)深处。
7.垂向层序:具有三角洲典型的三层结构和向上变粗变厚的C-U层序。
8.储集特征: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砂砾岩体,为油气储集的有利地带。
(四)湖底扇:由于洪水或滑塌事件产生的砂、泥、砾混杂的重力流水流体系,直插湖底沉积而成的一种粗—中碎屑岩沉积体系。
1.形成条件:
(1)洪水型、滑塌型或火山喷发型重力流水流机制;
(2)具有较广阔的半深水—深水沉积区。
2.岩性:颗粒支撑砾岩、杂基支撑砾岩—砂砾岩、卵石质砂岩或块状砂岩。有内扇到外扇,沟道型浊积岩减少,典型浊积岩增加。
3.结构:不等粒结构,磨圆度低,分选差,成熟度低,总体为中—粗碎屑岩,具快速堆积的重力流沉积特征。
4.构造:具有叠覆、递变、冲刷构造。
5.亚相类型:(1)补给水道;(2)内扇亚相—斜坡角和山谷口处;(3)中扇亚相—扇主体,辫状水道及其漫溢沉积为主;(4)外扇亚相—漫溢沉积为主;(5)深切扇亚相—深切水道为主,生油潜力大。
6沉积相组合:由湖滨斜坡的断槽一直延伸到深湖区。
7.垂向层序:可由多个舌形体组成的复合体,在垂向剖面上总体呈退式反旋回,而每个单一砂层均呈正韵律特征。
8.储集特征:漫溢沉积和深切水道沉积,生油潜力大。
(五)相同点:形态扇形;具发散状水道或沟道;水道或沟道前缘沉积主砂体
(六)沟道浊积岩:凹陷斜坡带,洪水或滑塌事件产生的砂、泥、砾混杂的重力流遇同生反倾生长断层产生的断槽或断沟发生沉积所形成沉积体系。
1.形成条件:凹陷斜坡带发育断槽或断沟,当沉积物重力流(洪水为主)注入盆地是,首先注入“槽中”并发生拐弯,形成纵向、横向或拐弯重力流沉积。
2.岩性特征:深沟道微相主要由卵石质砂岩(AAA)和块状砂岩(ABAB)两类浊积岩组成,有时也有砾岩沉积(具正序或反序),浅沟道中“BBB”平行层理发育。近漫溢微相主要沉积A-底部递变层段、B-下平行纹层段、C-流水纹层段、D-上平行纹层段、E-泥岩段序,或BCDE序典型浊积岩;远漫溢主要沉积CDC或DE序典型浊积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