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问答题什么是酸雨?简述酸雨的形成和危害。

题目
问答题
什么是酸雨?简述酸雨的形成和危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酸雨特征与危害。


正确答案: 特征:1、在空间地理分布上南方比北方严重,尤以烧高硫煤的西南城市为重。2、在时间分布上有季节性,冬天和春天比较严重。3、酸雨逐年严重的趋势4、中国酸雨以硫酸型为主。
危害:酸雨的毒害比二氧化硫毒害要大,当空气中硫酸雾达到0.8毫升/升时,会使人患病,酸雨还影响动植物生长,使水体酸化,还会腐蚀金属、油漆、含碳酸钙的建筑材料。

第2题:

什么是酸雨,造成酸雨的原因是什么?危害如何?怎样避免?


正确答案: 酸雨指Ph<5.6的酸性降水
由于大气受到酸性气体如SO2、NO2等污染,它们被尘埃吸附,并受大气氧作用形成H2SO3、HNO3
改善大气质量如燃煤、汽车排气的消除

第3题:

以下学习目标,表述不规范的是()

  • A、通过探索治理酸雨的措施,理解酸雨的形成以及治理酸雨的基本原理
  • B、通过学习酸雨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 C、通过参与探究酸雨形成原因的活动,树立科学探究精神
  • D、能说出我国酸雨类型和酸雨区分布

正确答案:B

第4题:

简述酸雨的形成。


正确答案:是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现象,是由自然排放和人为活动等释放到大气中的SO2或NOx通过氧化反应(气相或液相反应),生成硫酸或硝酸和亚硝酸,附在凝结核上降落到地面上的。

第5题:

酸雨定义为pH<5.6的降水,定义的依据?酸雨的主要成分、酸雨的危害和控制酸雨的主要措施


正确答案: 酸性降水:是指通过降水,如雨、雪、雾、冰雹等将大气中的酸性物质迁移到地面的过程。包括湿沉降和干沉降:湿沉降就是指降水过程即酸雨,干沉降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在气流的作用下直接迁移到地面的过程。 酸⾬的化学组成:酸⾬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主要以硫酸和硝酸为主,大气污染物中的SO2和NO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起始物。
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 
①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和转化
②大气中的氨含量
③大气中颗粒物(酸度和缓冲能力)
④天气形势  
酸雨的影响:
对水生生态的影响:湖泊、河流的酸化造成鱼类死亡;使水体中植物的叶绿素减量;周围土壤中重金属离子被活化而进入水体。
对陆生生态的影响:酸雨可使土壤中的K+ 、Ca2+、Mg2+、 Al3+等元素淋溶,造成土壤贫脊;重金属离子的可溶性、迁移性、植物的可吸收性都增强 对材料和古迹的影响:用大理石、石灰石构成的建筑物及古迹极易受酸雨的损害。还蚀属金属等材料。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直接影响不大,但饮用酸化的地下水及地表水及食用酸化水体的水产品将可能产生间接的影响和危害。
酸雨的防治对策: 
①降低SO2的排放量:洗煤、燃烧过程脱硫。 
②NOx防治:改进燃烧装置、汽车尾气进行催化还原、开发使用洁净能源。 
③缓和酸雨的措施:向酸雨敏感地区投加石灰使其pH增大。但石灰等碱性物质也会对水体和土壤产生不良影响。

第6题:

雨水在形成和降落的过程中,吸收溶解在空气中的酸性物质,形成酸雨。酸雨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有效的防治措施是()、()、()


正确答案:减少烧煤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

第7题:

简述酸雨的形成过程。


正确答案: 1、由源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经气相反应生成硫酸、硝酸或硫酸盐、硝酸盐气溶胶;
2、云形成时,含硫酸根和硝酸根的气溶胶粒子以凝结核的形式进入降水;
3、云滴吸收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气体,在水相氧化形成硫酸根、硝酸根;
4、云滴成为雨滴,降落时清除了含有硫酸根、硝酸根的气溶胶;
5、雨滴降落时吸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再在水相中转化成硫酸根、硝酸根。

第8题:

简述酸雨的主要危害。


正确答案:酸雨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土壤和植物产生危害: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如钾、钠、钙、镁会被溶出,使土壤pH值降低。受酸雨侵蚀的植物叶片,叶绿素合成减少,出现萎缩和果实产量下降。在降水值小于4.5的地区,马尾松林、华山松和冷杉林出现大片黄叶并脱落,森林成片地死亡。酸雨还可抑制土壤微生物的繁殖,特别是对固氮菌的伤害,使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产量降低。
(2)影响水生生态系统:酸化的水体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活性减弱,水生植物的叶绿素合成降低,浮游动物种类减少,鱼贝类死亡。
(3)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酸雨增加土壤中有害重金属的溶解度,加速其向水体、植物和农作物的转移。研究显示,在酸化水区内,水体和鱼肉中的汞含量明显增加。
(4)其他:酸雨可腐蚀建筑物、文物古迹,可造成地面水pH值下降而使输水管材中的金属化合物易于溶出等。

第9题:

简述什么是酸雨,确定酸雨PH界限的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酸雨亦称为酸性降水,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冻雨、雪、雹、露、雾、霜等)。
在未被污染的大气中,可溶于水且含量比较高的酸性气体是СΟ2,如果只把СΟ2作为影响天然降水PH的因素,根据СΟ2的全球大气体积分数330*10-6与纯水的平衡,求的降水的PH背景值。

第10题:

酸雨的危害是什么?致酸前体物包括哪些物质?如何有效控制酸雨?


正确答案: 危害:淡水湖泊、河流酸化,水生生物减少甚至绝迹;影响土壤特性,贫瘠化;破坏森林的生长;腐蚀建筑材料及金属结构;危害人体健康-角膜和呼吸道刺激。
控制措施:洗煤、开发低硫燃料、改进燃烧技术、烟气脱硫脱硝、机动车尾气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