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问答题复杂有机物的沼气发酵三阶段理论内容是什么?甲烷可通过哪些途径形成?

题目
问答题
复杂有机物的沼气发酵三阶段理论内容是什么?甲烷可通过哪些途径形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沼气发酵原料池内堆沤的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先将按比例搭配的人畜粪便、接种物等在池外均匀拌和,然后入池堆沤,在没有条件拌料入池的地方,可直接分层加料入池,一层人畜粪便,一层接种物,并要层层踩压紧实。装料时最好选择在晴天气温高的中午,有利于提高池温。堆沤时间夏短冬长,一般夏天为2~4天,冬天为4~6天为宜。当池内堆沤温度上升到50~60℃时维持一天,即可向池内加水,至零压水位线(加水量应预先计算好)。加水时最好从进料口缓缓加入,不要从活动盖口加入,以免打乱发酵原料里的细菌群落关系,影响产气速度。加水后测得池温不得低于20℃即可加盖封口。

第2题:

沼气发酵分为()三个阶段。

  • A、升温、酸化、产甲烷
  • B、升温、厌氧、产气
  • C、升温、水解、产甲烷
  • D、水解、产酸、产甲烷

正确答案:D

第3题:

下列有关沼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B、沼气也是一种污染环境的能源

C、我国北方有利于生物物质发酵产生沼气

D、沼气属来自太阳辐射的、可再生能源


参考答案:A,D

第4题:

沼气是有机物的()发酵产物,是一种混合的可燃性气体。


正确答案:厌氧

第5题:

优质的沼气发酵原料有哪些?


正确答案: 牛粪、猪粪、羊粪和马粪是优质的沼气发酵原料,这些粪便原料颗粒细,含有较多的低分子化合物,氮素的含量高,使用上述粪便做发酵原料启动快,产气好。

第6题:

沼气发酵是指有机物在()条件下,被沼气微生物分解代谢并产生沼气的过程。

  • A、温度适宜
  • B、富氧
  • C、厌氧
  • D、浓度适宜

正确答案:C

第7题:

参与沼气发酵的微生物有:()

  • A、产酸细菌
  • B、产甲烷细菌
  • C、好氧菌
  • D、D.B

正确答案:D

第8题:

从沼气生产技术的角度来说,发酵是指在厌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特别是()新陈代谢的生理功能,将有机物转化成沼气的整个工艺生产过程。

  • A、产酸细菌
  • B、产甲烷细菌
  • C、降解型细菌
  • D、自养型细菌

正确答案:B

第9题:

将有机物进行厌氧发酵制取()可以解决燃料

  • A、沼气
  • B、臭气
  • C、煤气
  • D、烧柴

正确答案:A

第10题:

沼气发酵有哪些工艺条件?


正确答案: 1.厌氧环境
产气阶段沼气池内氧化还原电位在-330mV以下。
2.温度
常温发酵温度不能低于8℃,最好保持在10℃以上。
3.营养平衡
碳氮比为C∶N=l5~30∶1,投少量微量营养元素,保持pH值接近中性,池内氨含量在0.01%~0.1%,如果氨浓度大于0.3%,会引起发酵菌中毒。
4.搅拌
常温沼气池必须随时搅拌 (中、高温池通热气时自动搅拌),以使沼气池温度、有机物浓度均匀,并及时排除废气,以利产气。
5.干物质浓度
按发酵温度有不同要求。常温发酵的干物质浓度:冬季10~12%;夏季6%左右;中温发酵5~15%。
6.接种物
有机物质厌氧分解产生甲烷的过程,一般由五种微生物菌群参加:有机物分解菌、发酵菌、产氢菌、产乙酸菌、产甲烷菌等。
7.适当的酸碱度
PH值在6.5~7.5之间(可用pH试纸测定),过高过低都会影响沼气发酵的顺利进行。如偏酸,可加入适量的石灰或草木灰调节;如偏碱,则加入鲜草、树叶和水调节。
8.水料比
发酵液的含水量以90~94%较适宜,干有机物质占6~10%,夏天可以稀一些,冬天可以浓一些。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