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单选题在平均数应用题教学中,一教师设计了一张表格,要求学生自主选择内容去填,要求算出调查的数据的平均数,并说说你对计算出来的平均数的看法。通过调查计算,进行全班交流。生1:我调查了我们学校上学期各班得“学生文明号”的次数。平均每班得3.5次,最多的班级得了8次,而我班只得了1次。说明我们还有许多做得不太好的地方,要专门利用班会课开展讨论,找出差距,不断努力。生2:我调查了上周我们学校各班向特困生献爱心的钱数。算出平均每班献爱心535元。最多的班级献了1638元。让我们“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题目
单选题
在平均数应用题教学中,一教师设计了一张表格,要求学生自主选择内容去填,要求算出调查的数据的平均数,并说说你对计算出来的平均数的看法。通过调查计算,进行全班交流。生1:我调查了我们学校上学期各班得“学生文明号”的次数。平均每班得3.5次,最多的班级得了8次,而我班只得了1次。说明我们还有许多做得不太好的地方,要专门利用班会课开展讨论,找出差距,不断努力。生2:我调查了上周我们学校各班向特困生献爱心的钱数。算出平均每班献爱心535元。最多的班级献了1638元。让我们“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生3:我调查了今天体育课中跳绳比赛的个数。我们班平均1分钟跳绳98个,其中张佩1分钟跳了167个,我要向他学习,锻炼好身体。这一做法主要体现了教师创新教学的重要方面是()
A

教育观的创新

B

教育方法的革新

C

内容体系的创新

D

以上选项均不正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算术平均数只能由()的数据计算出来。


参考答案:等距或比例尺度

第2题:

修正股价平均数是将各样本股票的发行或者交易数作为权数计算出来的股价平均数。 ( )


正确答案:×

第3题:

关于位置平均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置平均数包括众数、中位数等 B.位置平均数是按数据的大小顺序或出现频数的多少确定的集中趋势的代表值 C.位置平均数包括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等 D.位置平均数是根据全部数据计算出来的平均数 E.位置平均数不是集中趋势的测度指标


正确答案:AB
本题是对位置平均数的综合考查。位置平均数是指按数据的大小顺序或出现频数的多少确定的集中趋势的代表值,主要有众数、中位数等,因此选AB。

第4题:

加权平均数可以刻画数据的集中趋势,《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计算中位数、众数、加权平均数”。请完成下列任务:

(1)设计一个教学引入片段,体现学习加权平均数的必要性;(12分)

(2)说明加权平均数的“权重”的含义;(6分)

(3)设计一道促进学生理解加权平均数的题目,并说明具体的设计意图。(12分)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加权平均数”引入及理解的教学设计。

第5题: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

A:是以样本股每日最高价之和除以样本数
B:是将各样本股票的发行量作为权数计算出来的股价平均数
C:在发生样本股送配股、拆股和更换时,会使股价平均数失去真实性
D:考虑了发行量不同的股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不考虑送股、拆股、增发等情况,因而在发生样本股送配股、拆股和更换时,会使股价平均数失去真实性。修正股价平均数能弥补这一缺点。

第6题:

加权股价平均数( )。 A.是将各样本股票的成交量作为权数计算出来的股价平均数 B.是将各样本股票的发行量作为权数计算出来的股价平均数 C.考虑到了发行量或成交量不同的股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D.是用来度量所有样本股经调整后的价格水平,重要指标


正确答案:ABCD

第7题:

Ⅱ.阅读下述案例,按要求回答问题。
某研究者想探明教学方式与学生思维品质形成的关系,于是在一所小学随机选择了 一个班作为实验班,采用新的应用题教学方式实施教学,如以自编应用题(一题多变) 和解应用题(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应用题归类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深 刻性等等。实验前后分别对该班进行了难度相当的测试。该班前后测平均成绩的差异视 为实验产生的效果。
试从实验设计方面分析该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答案:
解析:
从实验设计来看,仅以一个班进行试验,不设对比班,只从一个班实验前后测 试的结果得出实验结论,会使实验结果的说服力不够。
可以采用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或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设计,或随机分派 控制组前后测设计)对该实验设计进行改造。
改进方案描述:
示例一: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研究者可以随机选择同年级的两个班,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作为对比 班。实验前对两个班进行同一试卷的测试,实验结束后,再对这两个班使用与前测难度 相当的同一试卷进行测试。两班前后测平均成绩的差异可以视为实验产生的效果。
示例二 :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设计
研究者可以随机选择同年级的两个班并做等组处理。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一 个班作为对比班。实验结束后,对这两个班进行同一试卷的测试。两班测试平均成绩的差异可以视为实验产生的效果。
示例三: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研究者可以随机选择同年级的两个班并做等组处理。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一 个班作为对比班。实验前对两个班进行同一试卷的测试,试验结束后,再对这两个班使 用与前测难度相当的同一试卷进行测试。两班后测平均成绩的差异可以视为实验产生的 效果。
【评分说明】
①第(1)点若写出两种及以上抽样方法,不给分。
②第(4)点的改进方案部分,写出其中任一实验设计的名称给4分;对改进方案进 行描述的,可参考示例酌情给1~6分。提出其他改进方案且言之有理者,可酌情给1~6 分。若写出多种改进方案,只按一种方案给分。

第8题:

追问式教学评价要求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以()为基点。

A、学生的学

B、教师

C、评课者

D、活动


参考答案:A

第9题: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是将各样本股票的发行量或成交量作为权数计算出来的股价平均数。()


答案:错
解析: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是以样本股每日收盘价之和除以样本数。加权股价平均数是将各样本股票的发行量或成交量作为权数计算出来的股价平均数。故题干说法错误。

第10题:

加权平均数可以刻画数据的集中趋势。《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 要求“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能计算中位数、 众数、 加权平均数”。 请完成下列任务:
(1) 设计一个教学引入片段, 体现学习加权平均数的必要性;(12 分)
(2) 说明加权平均数的“权重” 的含义;(6 分)
(3) 设计一道促进学生理解加权平均数的题目, 并说明具体的设计意图。(12 分)


答案:
解析:
(1)某超市出售一种牛奶糖和一种水果糖,牛奶糖单价15元/千克,水果糖单价10元/千克,
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超市决定将两种糖混合销售,并设计了以下五种比例的混合方式:

引导学生思考:
①这五种混合糖的平均单价一样吗?全部用12.5元/千克的“平均”单价销售,是否合理?②若不一样,哪一种应该最高?哪一种应该最低?如何设置这五种混合糖的单价才最为合理?
(2)在计算加权平均数时,权重可以表示总体中的各种成分所占比例:权重越大的数据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越大,它对加权平均数的影响也越大。在计算加权平均数时,常用权重来反映对应的数据的重要程度:权重越大的数据越重要。
(3)某单位欲从内部招聘一名管理员,对甲、乙、丙三名候选人进行了笔试、面试和民主评议,三人的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1)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确定录用人选,那么谁将被录用?
(2)根据实际需要,单位将笔试、面试、民主评议三项测试得分按4:3:3的比例确定个人的成绩,那么谁将被录用?
(3)思考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设计意图:在实际问题的教学中让学生理解,由于各个数据在本组数据里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每个数据都有一个“权”,在各项权不相等时,就应采用加权平均数。设计的该题目中笔试成绩这个数据明显比面试成绩和民主评议成绩更重要一些,若使用算术平均数对该问题进行求解,则无法体现笔试成绩在该项数据中的“重要程度”。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