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追月》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合唱歌曲《彩云追月》是由词作家刘麟根据作曲家任光所创作的民族管弦乐曲《彩云追月》的主要旋律和音乐意境改编而成,歌曲为民族宫调式,4/4拍,二段体结构。切分音的运用使曲调产生了心潮澎湃的激动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富有童真的歌词描绘了月夜的幽静和美好,合唱形式的使用更增添了月夜的神秘感,令人遐想。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民乐合奏曲《彩云追月》,感受幽淡的夜幕下,云月追逐相映成趣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用柔美连贯圆润的声音,怀着真挚的感情演唱歌曲《彩云追月》。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切分音,掌握切分节奏的强弱特点,引导学生运用于歌曲的演唱中,更贴切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难点】学生感受歌曲舒缓优美的旋律,在乐曲中体会诗画般的意境,在歌曲中表达思念亲人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迫切心情。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云月遐想
?1.教师点击课件,伴着舒缓的旋律,展示云的图片,引导学生乘着想象的翅膀来到浩瀚的天空,并提问同学:
你们看到了什么?
?2.欣赏一组月亮和云彩环绕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彩云追月的场景。
?3.欣赏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截取1小段)
(1)师:明月当空、月光如水,云彩悠悠、忽进忽退,夜空中的一对好朋友,这么美的景色让你想到了什么?
(2)它们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到这段民乐合奏中寻找答案吧。
(二)感知歌曲,云唱月影
?1.教师课件播放,介绍《彩云追月》及作者,初步了解乐曲。
(刚才我们欣赏的曲子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作《彩云追月》,该曲由著名作曲家任光在1935年所写。原为民族管弦乐曲,乐曲旋律舒缓优雅,把人们带进了“皎洁明月动,彩云紧相随”的诗画意境之中)
?2.聆听音乐,教师引导学生谈一谈听后的感受。并提问:这首乐曲的节奏、情绪、速度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发言。(节奏平稳、多变、自由、情绪抒情、活泼、速度中速)
?3.教师渗透音乐知识——切分节奏。
(刚才这段美妙的音乐中有一个节奏频繁出现,你发现了吗?)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切分节奏中强且长的音叫作“切分音”,它改变了基本的强弱规律,它从弱起过渡到强又回到弱.包含切分音的节奏叫切分节奏。
(2)学生自己拍打节奏。
?4.播放歌曲《彩云追月》伴奏音乐片段,尝试用切分节奏为乐曲伴奏(让我们尝试着用它来为一小段旋律伴奏。)
(三)学唱歌曲,乐音舞动
?1.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学生感受说出乐曲所表达的感情。(作词家王付林主动为旋律配上歌词,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传唱着。让我们细细听赏,歌曲《彩云追月》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听歌曲范唱。学生回答问题。(思念、离愁、盼望亲人相见)
?3.教师总结:歌曲描绘了作者思念远在台湾的亲人,盼望两岸早日统一的迫切心理,这也是我们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4.师弹奏钢琴。请学生找出这首歌曲一共出现了几次切分节奏。
?5.除了切分节奏,你还发现了其他哪些记号?(波音记号、倚音记号)
?6.把切分节奏、附点节奏、波音记号等拎出来单独练习。
?7.完整唱歌谱。
?8.带歌词完整演唱,找难点。
(1)师声情并茂地讲述:每当中秋月圆时,我们站在白沙滩,遥望日月潭,月光照着宝岛,我的情思也随着月光漂向远方,泪水不自党地流了下来,亲人呀,你听见了我的呼喊声吗,什么时候我才能与你相聚呀。
(2)学生说出:在演唱时我们要唱出对亲人浓浓的思念和盼望亲人重归的期望之情。
(3)教师倡导学生带着思念亲人的感情跟音乐演唱歌曲。
(四)拓展歌曲,深入体会
?1.师:老师想请你们做一个小小设计者。老师这里有两个力度记号,中弱和中强。请你们按照自己对这首歌曲的理解来设计一下。
?2.加打击乐器演唱。启发学生用三角铁、碰铃、木鱼等伴奏。(教师弹琴,学生伴奏演唱)
?3.用口琴试着吹切分节奏6 1 6
(五)小结作业,总结升华
师:浓浓的思乡之情,总能让人潸然泪下,望着远方的故乡和亲人,想到自己却无法与他们团聚,也只能用歌曲来抒发着思念之情。最后让我们再次感受歌曲《彩云追月》,希望台湾能够早日回归到祖国母亲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