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判断题各国都很重视幼、小、中等教育的相互衔接。A 对B 错

题目
判断题
各国都很重视幼、小、中等教育的相互衔接。
A

B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各国都很重视把幼、小、中教育整体规划,统筹考虑。()


正确答案:对

第2题:

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各国中等教育改革看,各国中等教育所寻求的目标普遍趋向于( )

A、兼顾质量与平等, 追求大众的卓越的中等教育

B、追求教育质量

C、重视培养尖子生的中等教育

D、重视培养天才的中等教育


正确答案:A

第3题:

简述各国幼小衔接实践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各国幼小衔接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小学向幼儿园靠近、幼儿园向小学靠近和幼儿园与小学一体化。国外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的共同特点是:(1)入小学的预备教育必须为幼儿身体、认知、情感、道德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奠定基础;(2)小学预备班的教育始终保持幼儿园的特点;(3)加强教师素质的训练。

第4题:

试述各国中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特点及其表现。


正确答案: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进一步加强教育同现代生产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教育的效率和效益;改革课程和教材,增强教育内容的适切性;重视学生道德、文化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普遍重视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工作待遇;收获:教育在世界各国越来越被重视,对教育质量的要求更加提高,从而说明一个国家教育的好坏对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国际著名教育改革理论专家哈维洛克(R.G.Havelock)教授曾对“教育改革”作过如下定义:“教育改革就是教育现状所发生的任何有意义的转变”。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包括各级各类教育。各级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即使是“以人为本”,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要求。婴幼儿与少儿,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都各有不同规律。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一批改革目标明确、政策措施具体的教育改革项目完成备案程序,标志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此次专项改革包括10大试点任务:基础教育有3项,分别是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途径;高等教育有3项,分别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和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另外4项是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和完善教育投入机制。

第5题:

()确立了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相互衔接阶段的现代英国公共教育体系。

A、1870年初等教育法

B、1944年教育法

C、1988年教育改革法

D、2004年教育法


正确答案:B

第6题:

从目的而言,各国中等教育综合化运动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


正确答案:对

第7题:

世界各国中等教育阶段课程改革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重视德育的加强。()


参考答案:正确

第8题:

矿山企业编制的()、()和()之间应当相互衔接,并与所涉及的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参考答案: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

第9题:

世界各国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等教育的普及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二是教育内部结构的变化;三是教育内容的现代化;四是()。

A、重视学生潜能的培养

B、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C、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D、重视学生智力的开发


参考答案:B

第10题: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包括( )

A.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B.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C.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D.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答案:A,B,C,D
解析:
现代教育特别是二战以后的教育制度呈现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包括:(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6)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7)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8)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