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问答题背越式跳高形成“坐着过杆”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及纠正方法?

题目
问答题
背越式跳高形成“坐着过杆”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及纠正方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产生原因:起跳后髋挺的不充分。初学者怕肩着地而不敢做反弓动作,起跳后急于收腿起跳蹬伸不充分腾空后没有及时做仰头引肩,倒肩展胸动作。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关键环节是( )。

A.助跑与过杆
B.起跳与过杆
C.助跑与起跳
D.过杆与落地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背越式跳高技术的知识点。

C项,背越式跳高:是运动员经过一段直线与弧线助跑后,以外侧脚起跳,以摆动臂领先,随后以头、肩、腰、髋、臀、两大腿、两小腿、依次仰卧旋转过杆,用肩、背着海绵垫的一种跳高方式。背越式跳高技术可分为:助跑、过渡(转换)阶段、起跳、过杆和落地五个相连的部分。助跑与起跳结合技术是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关键环节。综上,C正确。

A、B、D项,为干扰项。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第2题:

举例说明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动作错误产生的心理原因及纠正方法。


正确答案:心理原因:(1)感知觉原因。如:掌握不好用力的时间、方向和大小(2)思维过程原因。如:对动作技术的概念模糊不清,无法对动作环节的内在联系加以认识,从而产生技术动作的错误(3)情绪情感的原因。如:厌恶、恐惧、过度紧张、焦虑、烦躁等(4)意志品质方面的原因。如:自控能力差、不够勇敢、不够果断、不顽强等(5)学习动机的原因。如:积极性不高、缺乏热情、不认真、敷衍了事等
纠正方法:(1)发展学生的感知觉能力(2)启发学生思维(3)调控学生情绪情感(4)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5)加强学、练目的教育

第3题:

背越式跳高练习时,身体过杆后正确的最先着垫部位是()。

A.双脚

B.头部

C.臀部

D.肩部


答案:D
解答:落地:低头含胸,屈髋伸膝,以肩背部及双臂着垫并借过杆旋转力顺势后翻,做好缓冲。

第4题:

背越式跳高是用靠近横杆的腿起跳的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跨越式跳高,应()先过杆,然后()再过杆


正确答案:摆动腿;起跳腿

第6题:

试述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及纠正错误动作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有:
(1)由于指导者对教材的钻研不透、理解不深,在讲解和示范中传授了错误的知识概念或没有抓住重点内容造成锻炼者理解上的错误;
(2)练习项目的安排和指导法的选择与锻炼者的接受能力差距过大,也会造成较大范围的错误动作;
(3)由于锻炼者对所学的内容缺乏明确的目的性,练习时积极性不高或难度太大、运动量太大有怕苦的情绪;
(4)锻炼者在学习一个准确的动作前,多数已有部分技能迁移。
纠正错误动作的注意事项:
(1)发现练习者在练习过程中有错误动作时,首先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纠正错误要抓主要矛盾;
(3)纠正错误动作时,一定要视存同样错误动作的锻炼的人数来确定纠正的人数。

第7题:

以下属于跳高过杆技术的是()

  • A、走步式
  • B、背越式
  • C、站立式
  • D、下压式

正确答案:B

第8题:

高中体育《背越式跳高和原地胸前传球》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2019年1月6日 上午 山东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背越式跳高和原地胸前传球
2.内容:
背越式跳高技术可分为:助跑、过度(转换)阶段、起跳、过杆和落地五个相连的部分。助跑与起跳结合技术是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关键环节。原地胸前传球快速、有效,是最常用的传球方式。
3.基本要求:
(1)讲解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要领;
(2)示范讲解胸前原地胸前传球技术动作;
(3)设计背越式跳高的教学过程;
(4)试讲时间10分钟。
答辩题目1.请详细讲解背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
2.请简述一下跳高姿势的演变。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2.导入:同学们还记得以前我们学习过的跨越式跳高吗?大家还知道其他的跳高方法吗?俯卧式跳高、滚式跳、背越式跳高,非常好!那同学们知道哪一种跳高方式是比赛中采用最多的吗?对!是背越式跳高,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背越式跳高技术。
(二)准备部分
1.圆圈接力跑
方法:在场地上画一个直径为10米的圆圈。将学生分成两组,人数相等,每组第一人站在各自起跑线后,做好起跑姿势。听到教师发出口令后,迅速起跑,沿着逆时针方向绕圈外跑一圈。当对方队员跑过本方起跑线后本方第2人走到圈外站到起跑线后面,准备起跑。跑者用手触及接力者的手时,接力者迅速起跑,依次进行,最后1个人先到达本队起跑线者为胜。
规则:跑时踏上或踏入圈内判为犯规。没有拍到手而抢跑者,令其重新起跑。因过早站在起跑线上,而影响对方跑者为犯规。
组织教学:将学生分为两组,游戏过程及时表扬鼓励。
要求:遵守比赛规则。
2.配乐韵律操: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要求:拍节准确,动作到位,节奏感强。
3复习原地胸前传球
(1)示范
(2)提问:学生原地胸前传球动作要领口诀,教师示范技术动作。
学生回答:蹬、伸、翻、抖、拨、
(三)基本部分
1.示范
提问:注意观察老师助跑时的路线以及过杆时身体的动作?
学生回答:直线加弧线助跑,在杆上身体是反弓。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前两排蹲下,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得出答案。
2.讲解
弧线助跑,起跳时脚跟先着地并快速过渡到前脚掌,摆动腿快速向上带起,两臂积极上摆;腾空过杆时身体由侧对横杆转向背对横杆,然后以手臂、头、肩顺序过杆,及时仰头、倒肩、展髋、挺腹,并稍后收双腿,形成杆上背弓姿势,落地时,身体过杆后,收腹举腿,以背部落在海绵包上。
3.练习
(1)复习助跑起跳练习。
组织教学:全班四路纵队,分别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纠错:最后助跑阶段要跑弧线,起跳前身体内倾。
(2)原地跳起后倒收髋举腿练习。
组织教学:分四组,分别在四个垫子上进行练习。
纠错:后倒时收髋屈膝举腿。
(3)完整背越式跳高练习。
组织教学:分为四组,分别在四组跳高架(用绳子代替横杆)进行练习。
(4)分高度练习。
组织教学:全班同学按照技术掌握成都分为四组分别在三个高度练习。
4.检验—优生展示
组织教学:每组选出一名动作最标准的队员依次进行展示。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配乐放松操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放松活动,身心充分放松。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答辩题目解析】
1.请详细讲解背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
2.请简述一下跳高姿势的演变。


答案:
解析:
1.
动作要点:(1)助跑:采用前段直线、后段弧线的助跑方式。助跑的步数一般为8-12步,用远离横杆的脚起跳。
(2)起跳:起跳脚踏上起跳点即开始了起跳动作。起跳前身体呈内倾姿势,倒数第二步稍大一些,最后一步起跳以髋带动大腿积极前迈,两臂同时摆至身体后下方,起跳脚着地时,由脚跟外侧先着地,并迅速沿外侧过渡到全脚掌,接着两臂与摆动腿膝关节积极上摆,两臂配合两腿蹬摆结合完成起跳;
(3)过杆:起跳后,上体后倒展体,身体在杆上成反弓形,然后肩部继续下沉,髋部上挺,使两膝上升;上体越过横杆后,及时低头含胸,小腿上踢,使整个身体依次过杆。
(4)落地:低头含胸,屈髋伸膝,以肩背部及双臂着垫并借过杆旋转力顺势后翻,做好缓冲。
2.
在跳高姿势的发展史上,它经历过6次创新。分别是;蹲踞式、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背越式、

第9题:

简述短跑、坐着跑、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及纠正方法。


正确答案: 产生原因:
①后蹬动作概念不清。
②上体过于前倾、含胸、塌腰。
③腰腹肌松驰,髋关节柔韧性差,后蹬时髋部前送不充分。
④后蹬不充分,支撑腿力量差。
纠正方法:
①讲清后蹬腿在后蹬时髋、膝、踝三关节的用力顺序,注意以脚趾、扒地、离开地面。
②多做跑的专门练习,并过渡到加速跑。
③加强腰背腹肌力量的训练。

第10题:

简述背越式跳高的要点。


正确答案: 助跑的任务是获得必要的水平速度,并为提高起跳效果和顺利越过横杆创造条件。助跑采用前段直线、后段弧线的助跑方式。后半段采用弧线助跑的形式,起跳前身体呈内倾姿势,最后一步起跳以髋带动大腿积极前迈,两臂同时摆至身体后下方,起跳腿放脚起跳时,由脚跟过渡到全脚掌着地,接着两臂与摆动腿膝关节积极上摆,两臂配合两腿蹬摆结合完成起跳;起跳后,上体后倒展体,身体在杆上成反弓形,然后肩部继续下沉,髋部上挺,使两膝上升;上体过杆后,及时低头含胸,小腿上踢,使整个身体依次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