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住院医师临床医学

问答题简述营养状态评定的方法。

题目
问答题
简述营养状态评定的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方法种类及其意义。


正确答案: 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方法:
1化学分析法;
2消化试验;
3平衡试验;
4生长试验;
5比较屠宰测定。
意义:
1为动物营养物质需要量的确定和饲料营养价值基础数据,为机体营养缺乏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2准确测定饲料或饲粮中可消化养分的含量具有重要意义,用于估计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和饲料营养价值;3观察缺乏症状出现的程度,确定动物对养分的需求或饲粮的优劣;
4了解动物机体成分的变化和评定胴体品质。

第2题:

简述营养状态评定的方法。


正确答案: 营养状态评定的方法是:
(1)人体测量: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15%,提示存在营养不良。三头肌皮皱厚度是测定体脂贮备的指标,上臂周径测定可反映全身肌肉及脂肪的状况。上述测定值若低于标准值的10%,则提示存在营养不良。
(2)三甲基组氨酸测定:三甲基组氨酸是肌纤蛋白和肌球蛋白的最终分解产物,不再被合成代谢所利用。尿中三甲基组氨酸排出量可反映机体蛋白质的分解量。
(3)内脏蛋白测定:包括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及前白蛋白浓度测定。是营养评定的重要指标。营养不良时该测定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4)淋巴细胞计数:周围血淋巴细胞计数可反映机体免疫状态。计数<1500常提示营养不良。
(5)氮平衡试验:在没有消化道及其他额外的体液丢失(如消化道瘘或大面积烧伤等)的情况下,机体蛋白质分解后基本是以尿素形式从尿中排出。出氮量为24h尿液中尿素氮含量加常数2~3g(表示以非尿素氮形式排出的含氮物质和经粪便、皮肤排出的氮)。入氮量则是静脉输入的氨基酸液的含氮量。由此,可测得病人是处于正负氮平衡状态,指导营养支持治疗。

第3题:

简述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方法。


正确答案: 有化学成分分析、消化试验、代谢试验(含屠宰对比试验和平衡试验)、饲养试验、养分能量价值和生物学效价评定等。

第4题:

问答题
简述草原生产能力评定的方法。

正确答案: (一)可食牧草法,可简称P2指标法
(二)植物营养物质指标法(也称P4指标法)
(三)载畜量(动物生产量)指标法,简称P5指标法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问答题
简述肠内营养持续滴注的方法?

正确答案: 肠内营养持续静滴的方法为:
(1)开始将1/2浓度的营养液以40~60ml/h速度持续滴注,滴注速度每8h增加25ml,直至达到100~125ml/h。
(2)以后每8h增加滴注液浓度,直至3/4浓度或全浓度,达到患者能耐受并满足营养需求的速度和量,通常需7~10d。
(3)持续滴注营养液时,每4h检查胃内残留液1次,如胃残留液多于150ml,将抽出的胃残留液缓慢注入胃内,停止滴注,观察2~8h。
(4)小肠管饲持续滴注者,每8h用水冲洗饲管1次。需限制入量的患者可提高营养液浓度。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简述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定。 


正确答案: 蛋白质消化率(%)=[氮吸收量÷氮食入量]×100
氨基酸分=[每克待评蛋白质中某种氨基酸(mg)÷每克参考蛋白质中该种氨基酸(mg)]×100
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分=氨基酸分×真消化率
1kcal=4.184kJ;1kJ=0.239kcal
1000 kcal=4.184MJ;1 MJ=239 kcal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评定食物营养价值的意义。

正确答案: 1、有助于了解各种食物的天然组成成分,以充分利用食物资源
2、了解食物在加工过程中营养素的变化和损失,利于采用合理的加工烹调方式以充分保持营养素
3、有助于指导人们科学地选购食物及合理地配制营养平衡膳食
解析: 暂无解析

第8题:

营养需要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方法。


正确答案: 营养需要是指动物在最适应环境条件下,正常、健康生长或达到理想生产成绩对各种营养物质总量和数量的最低要求,简称“需要”。营养需要量是一个群体平均值,不包括一切可能增加需要量而设定的保险系数。评定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和饲料养分利用率是动物营养学的重要内容,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研究方法:
(1)化学分析法.通过有关化学成分的测定,可为动物营养物质需要量的确定和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提供基础数据,为机体营养缺乏症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的参数。在确定营养需要和评定饲料营养价值中,几乎没有不经过化学成分分析的。动物营养研究中常进行的化学成分分析的对象有饲料、动物各种组织以及粪尿.
(2)消化实验也是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重要方法,准确测定饲料或饲粮中可消化(可利用)养分的含量具有重要意义。包括体内消化实验,尼龙袋法,离体消化实验.
(3)平衡实验.研究营养物质食入量与排泄、沉积或产品间的数量平衡关系称平衡实验。平衡实验一般用于估计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和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包括氮平衡实验,能量平衡实验
(4)生长实验,生长实验也常称饲养实验是通过饲予动物已知营养物质含量的饲粮或饲料,对其增重、产蛋、产奶、耗料、每千克增重耗料、组织及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测定,有时也包括缺乏症状出现的程度,来确定动物对养分的需要量或比较饲料或饲粮的优劣。生长实验是动物营养研究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多的基本的综合实验方法,但由于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很多,实验条件难于控制得很理想,实验准确实施较困难.
(5)比较屠宰实验,在平衡和生长实验中有时为进一步了解动物机体成分的变化和评定胴体品质,必须屠宰动物,以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常为实验前后)的差异,故称为比较屠宰实验。由于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不同,屠宰的方式和测定的指标也不尽相同。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联合作用的评定方法。

正确答案: 联合作用系数法;等效应线图法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验收批的划分方法。

正确答案: 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一个验收批。对施工现场的现浇混凝土,应按单位工程的验收项目划分验收批。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