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笔试

单选题某女,21岁。半年来每逢经期下腹胀痛,拒按,量少,色紫暗,有血块,块下痛减。伴胸胁、乳房作胀。舌质暗或边有瘀点,脉弦或弦滑。中医辨证属(  )。A 肝肾亏虚B 气虚血瘀C 湿热瘀阻D 寒湿凝滞E 气滞血瘀

题目
单选题
某女,21岁。半年来每逢经期下腹胀痛,拒按,量少,色紫暗,有血块,块下痛减。伴胸胁、乳房作胀。舌质暗或边有瘀点,脉弦或弦滑。中医辨证属(  )。
A

肝肾亏虚

B

气虚血瘀

C

湿热瘀阻

D

寒湿凝滞

E

气滞血瘀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性,19岁。每值经前或经期下腹胀痛,拒按,量少,色紫黯,有血块,块下痛减,伴胸胁、乳房作胀,舌质黯或边有瘀点,脉弦或弦滑。治法是

A、温经祛寒,活血止痛

B、清热利湿,祛瘀止痛

C、理气行滞,逐瘀止痛

D、益气补血,活血止痛

E、滋肾养肝,活血止痛


参考答案:C

第2题:

患者,女,33岁。每逢经行小腹胀痛拒按,月经量少,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伴胸胁、乳房肿胀,舌暗,脉弦。治疗应首选

A.逍遥散

B.膈下逐瘀汤

C.少腹逐瘀汤

D.桂枝茯苓丸

E.柴胡疏肝散


正确答案:B
痛经气滞血瘀证,症候: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行而不畅,血色紫黯有块,块下痛暂减;乳房胀痛,胸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治法:理气行滞,化瘀止痛。方用:膈下逐瘀汤或痛经汤。少腹逐瘀汤朋于寒凝血瘀型。

第3题:

患者,女,23岁。每逢经行小腹胀痛拒按,月经量少,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伴胸胁、乳房作胀,舌暗,脉弦。治疗应首选

A.柴胡疏肝散

B.膈下逐瘀汤

C.少腹逐瘀汤

D.桂枝茯苓丸

E.逍遥散


正确答案:B

第4题:

女性,23岁。每逢经行小腹胀痛拒按,月经量少,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伴胸胁、乳厉作胀,舌暗,脉弦。治疗应首选

A.柴胡疏肝散

B.脶下逐瘀汤

C.少腹逐瘀汤

D.桂枝茯苓丸

E.道遥散


正确答案:B
痛经气滞血瘀证: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行而不畅,血色紫黯有块,块下痛暂减;乳房胀痛,胸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治法:理气行滞,化瘀止痛。方用膈下逐瘀汤或痛经汤。少腹逐瘀汤用于寒凝血瘀型。考点:痛经的辨证用药。

第5题:

患者,女,25岁。经前、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经色紫暗有块,块下痛减,舌暗,脉弦滑。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

A、血府逐瘀汤

B、少腹逐瘀汤

C、膈下逐瘀汤

D、桃红四物汤

E、柴胡疏肝散


参考答案:C

第6题:

患者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月经色紫暗、有块。舌质紫暗,脉弦。治疗应选用

A.肉桂

B.艾叶

C.牡丹皮

D.川芎

E.青皮


正确答案:D
本题所述病证为血瘀经行不畅,此五个选项中,川芎为妇科要药,善治血瘀气滞痛证,活血调经,其余选项均无调经之功效。

第7题:

患女23岁,未婚。每逢经行小腹胀痛拒按,经量少,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伴胸胁、乳房作胀,舌暗,脉弦。治疗应首选( )。

A.少腹逐瘀汤

B.膈下逐瘀汤

C.柴胡疏肝散

D.桂枝茯苓丸

E.丹栀逍遥散


正确答案:B

第8题:

患者,女,23岁。每逢经行小腹胀痛拒按,月经量少,色紫暗有块,块下痛减,伴胸胁、乳房作胀,舌暗,脉弦。治疗应首选

A、柴胡疏肝散

B、膈下逐瘀汤

C、少腹逐瘀汤

D、桂枝茯苓丸

E、逍遥散


参考答案:B

第9题:

某,女,遇事忧郁,情怀不遂,近半年来经前数日感少腹疼痛难忍,曾服中药效不显。症见经前少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作胀,月经量少、淋漓不畅,血色紫暗有块,舌质微暗,边有瘀点,脉沉弦涩,诊断为何证,为什么?


参考答案:本病因抑郁、情志不遂而致肝失疏泄,肝气郁结。肝失疏泄,气机不利,故见经前少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作胀;气滞血瘀,冲任失调,故见月经量少,淋漓不畅,经血紫暗有块;舌质微暗,边有瘀点,脉沉弦涩,均为肝郁气滞、血行不畅之征。故诊断为肝气郁结证。

第10题: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经前或经期少腹胀痛,拒按,乳房或胸胁胀痛,经血有块,块下痛减。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细。首选方剂是

A.膈下逐瘀汤

B.少腹逐瘀汤

C.血府逐瘀汤

D.理冲汤

E.当归补血汤


正确答案:A
137题辨证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气虚血瘀证,其治法为益气化瘀,方药用理冲汤;138题辨证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气滞血瘀证,其治法为理气活血,化瘀止痛,方药用膈下逐瘀汤。故137题选择D,138题选择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