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笔试

单选题林某,男,22岁。因右下腹痛被诊断为"肠痈",兼见发热恶寒,恶心,便秘,苔薄黄,脉数有力。针灸治疗取穴,除阑尾穴外,还应取()A 足三里、曲池、天枢B 足三里、曲池、大肠俞C 大肠俞、胃俞、天枢D 梁丘、温溜、天枢E 内庭、支沟、天枢

题目
单选题
林某,男,22岁。因右下腹痛被诊断为"肠痈",兼见发热恶寒,恶心,便秘,苔薄黄,脉数有力。针灸治疗取穴,除阑尾穴外,还应取()
A

足三里、曲池、天枢

B

足三里、曲池、大肠俞

C

大肠俞、胃俞、天枢

D

梁丘、温溜、天枢

E

内庭、支沟、天枢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22岁。因右下腹痛被诊断为“肠痈”,兼见发热恶寒、恶心,便秘,苔薄黄,脉数有力。针灸治疗取穴,除阑尾穴外,还应取

A.上巨虚、曲池、天枢

B.上巨虚、曲池、大肠俞

C.梁丘、温溜、天枢

D.大肠俞、胃俞、天枢

E.内庭、支沟、天枢


正确答案:A
A。[解题思路] 针灸治疗肠痈的主穴是天枢、上巨虚、阑尾。发热者可加曲池。
[命题规律] 考查“肠痈的处方”。必须掌握。

第2题:

患者,男,22岁。因右下腹痛被诊断为“肠痈”,兼见发热恶寒,恶心,便秘,苔薄黄,脉数有力。针灸治疗取穴,除阑尾穴外,还应取

A.足三里、曲池、天枢

B.足三里、曲池、大肠俞

C.大肠俞、胃俞、天枢

D.梁丘、温溜、天枢

E.内庭、支沟、天枢


正确答案:A

第3题:

刁某,男,57岁。半月前突发耳鸣如潮,听力下降,兼见胸闷,痰多黄稠,口苦,舌红,苔薄黄而腻,脉滑数。治疗除主穴外,宜加用

A、足三里、气海

B、太冲、丘墟

C、丰隆、内庭

D、外关、合谷

E、脾俞、肾俞


参考答案:C

第4题:

患者女,40岁,因“腹痛”来诊。患者腹痛起于脐周,腹壁柔软,腹痛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部,疼痛呈持续、进行性加重。伴有恶寒发热,恶心呕吐。苔薄黄、脉弦。治疗除主方外,最为适宜的配用穴位是()

  • A、阑尾穴、天枢、上巨虚、阿是、血海
  • B、阑尾穴、天枢、上巨虚、阿是、大肠俞
  • C、阑尾穴、天枢、上巨虚、阿是、大椎
  • D、阑尾穴、天枢、上巨虚、阿是、足三里
  • E、阑尾穴、天枢、上巨虚、阿是、气海

正确答案:B

第5题:

患者,男,25岁,2天前因发热37.8℃,恶心呕吐,右下腹疼痛,诊为阑尾炎(肠痈),拒绝手术治疗,要求针灸。根据特定穴中的特殊治疗作用应选(  )
A.募穴
B.下合穴
C.背俞穴
D.荥穴


答案:B
解析:
肠痈的病位主要在大肠,根据“合治内府”的原则.治疗腑病的最主要穴位是下合穴。

第6题:

患者,女,22岁。因右下腹痛被诊断为“肠痈”,兼见发热恶寒,恶心,便秘,苔薄黄,脉数有力。针灸时除选阑尾穴外,还应取

A.上巨虚、天枢、曲池

B.足三里、风池、大肠俞

C.大肠俞、胃俞、天枢

D.梁丘、温溜、天枢

E.内庭、支沟、天枢


正确答案:A

第7题:

患者,男,22岁。 因右下腹痛被诊断为“肠痈”,兼见发热恶寒、恶心,便秘,苔薄黄,脉数有力。针灸治疗取穴,除阑尾穴外,还应取(  )
A.上巨虚.曲池、天枢
B.上巨虚、曲池、大肠俞
C.梁丘、温溜、天枢
D.大肠俞、胃俞、天枢


答案:A
解析:
针灸治疗肠痈的主穴是天枢、上巨虚、阑尾.发热者可加曲池。

第8题:

患者,男,45岁。大便秘结不通,排便艰难,伴腹胀痛,身热,口干口臭,喜冷饮,舌红,苔黄,脉滑数。针灸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配

A、足三里、三阴交

B、中脘、太冲

C、神阙、关元

D、合谷、曲池

E、气海、脾俞


参考答案:D

第9题:

男性,22岁。因右下腹痛被诊断为"肠痈",兼见发热恶寒、恶心,便秘,苔薄黄,脉数有力。针灸治疗取穴,除阑尾穴外,还应取

A.上巨虚、曲池、天枢
B.上巨虚、曲池、大肠俞
C.大肠俞、胃俞、天枢
D.梁丘、温溜、天枢
E.内庭、支沟、天枢

答案:A
解析:
针灸治疗肠痈的主穴是天枢、上巨虚、阑尾。发热者可加曲池,故选项A是最正确的。

第10题:

何某,女,37岁。暴病耳聋,鸣声高亢,兼畏寒发热,舌淡红苔薄,脉浮数。针灸取穴除局部腧穴外,可配取()

  • A、侠溪、中渚、太冲、丘墟
  • B、侠溪、中渚、肾俞、关元
  • C、侠溪、中渚、外关、合谷
  • D、侠溪、中渚、太溪、太冲
  • E、侠溪、中渚、内关、神门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