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笔试

单选题患儿,女,2岁,2天来口腔糜烂就诊,发病前2天患儿曾有发热,啼哭,拒食,烦躁等症状,经口服抗生素及解热镇痛药治疗。检查发现,患儿的唇、颊、龈、腭黏膜上出现大小不等,外形不规则的糜烂,表面有淡黄色的假膜,周围可见少量散在或成簇的粟粒大水疱,口腔黏膜充血,红润。观察患儿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什么时间抗体水平最高()A 发病后1周内B 发病后2周内C 发病后14~21天D 发病后21~30天E 发病后31~60天

题目
单选题
患儿,女,2岁,2天来口腔糜烂就诊,发病前2天患儿曾有发热,啼哭,拒食,烦躁等症状,经口服抗生素及解热镇痛药治疗。检查发现,患儿的唇、颊、龈、腭黏膜上出现大小不等,外形不规则的糜烂,表面有淡黄色的假膜,周围可见少量散在或成簇的粟粒大水疱,口腔黏膜充血,红润。观察患儿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什么时间抗体水平最高()
A

发病后1周内

B

发病后2周内

C

发病后14~21天

D

发病后21~30天

E

发病后31~60天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儿女,1岁半。发热、口腔起小水疱2天。2天前患儿发热、烦躁、夜间啼哭,昨日拒食、流涎,今晨患儿口内黏膜上有小水疱,立即来院就诊。检查体温38℃,双颊、舌、牙龈黏膜充血水肿,有成簇的小水疱,透明,少数水疱已破成为表浅溃疡。本病的致病微生物是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螺旋体

E、放线菌

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A、口炎型口疮

B、疱疹性龈口炎

C、带状疱疹

D、手足口病

E、鹅口疮

应选用的治疗药物是A、制霉菌素

B、毛果芸香碱

C、利巴韦林

D、庆大霉素

E、四环素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B


问题 3 答案:C

第2题:

患儿女,1岁,因“口舌糜烂”来诊。患儿口腔舌面白屑稀疏,周围红晕不著,或口舌糜烂,形体消瘦,面白颧红,神气困乏,小便黄赤,舌红,脉象细数,指纹淡紫。患者就诊时最有诊断意义的检查是A、血常规

B、粪常规

C、心电图

D、口腔黏膜涂片镜检

E、尿常规

F、血生化

提示粪涂片检查见白色念珠菌芽胞及菌丝。最可能的诊断是A、鹅口疮

B、小儿流涎

C、小儿泄泻

D、奶块

E、小儿疳积

F、小儿厌食

结合该病例,本病诊断要点包括A、多见于新生儿

B、久病体弱儿

C、可向咽喉等处蔓延,影响吮乳及呼吸

D、舌上、颊内、牙龈,或唇内、上腭散布白屑,可融合成片

E、必要时实验室检查

F、患儿烦躁拒食,啼哭不安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A


问题 3 答案:ABCDEF

第3题:

患儿男,3个月。口内黏膜有白膜,伴有低热5天。患儿5天前开始出现烦躁不安、啼哭、拒食,并有低热,3天前发现口内黏膜上有小白点,后逐渐变大,曾服用抗生素未见好转。口内检查:口内黏膜广泛充血,颊、舌及唇有散在的乳凝状白色斑片,斑片可用力揭去,露出红色糜烂黏膜。体温37.5℃。为确诊应进行的实验室检查是A、组织病理

B、血常规

C、尿常规

D、涂片检查

E、免疫荧光

可能的诊断是A、口炎型口疮

B、疱疹性龈口炎

C、带状疱疹

D、手足口病

E、鹅口疮

本病的主要诊断依据是A、患儿烦躁不安

B、患儿体温37.5℃

C、口内黏膜充血

D、乳凝状白色斑片

E、患儿啼哭、拒食

可选用的治疗药物是A、制霉菌素

B、毛果芸香碱

C、利巴韦林

D、庆大霉素

E、四环素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E


问题 3 答案:D


问题 4 答案:A

第4题:

患儿,男性,1岁,发病2日,起初低热乏力,流涎、拒食。今起口腔黏膜广泛充血且有成簇小水疱及小溃疡,很快形成大面积糜烂。患儿疼痛、哭闹,检查可见病损集中在口腔前部,未累及牙龈。

病因为
A.真菌感染
B.HSVⅡ感染
C.柯萨奇A4型病毒
D.HSVⅠ感染
E.柯萨奇A16型病毒

答案:D
解析: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是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口腔病损,临床表现包括前驱期、水疱期、糜烂期和愈合期。治疗可用抗病毒药、提高免疫力、局部使用消炎止痛药等。

第5题:

共用题干
患儿,女,2个月,因肺炎住院,静点青霉素1个月,近2日口腔黏膜上有白色乳凝块样物,无发热、哭闹、拒食、流涎等症状。

该患儿出现了
A:单纯性口炎
B:鹅口疮
C:疱疹性口炎
D:溃疡性口炎
E:卡他性口炎

答案:B
解析:
鹅口疮患者口腔黏膜出现白色乳凝块样物,无发热、哭闹、拒食、流涎等症状。

第6题:

患儿,出生22天,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白色斑点,状如凝乳,不易剥离,若强行撕脱,则暴露出血创面,烦躁拒食,啼哭不安,体温36.9℃。

该患儿可能是

A.溃疡性口腔炎

B.疮疹性口腔炎

C.鹅口疮

D.新生儿上皮珠

E.口疮


正确答案:C
鹅口疮义叫雪口病,特征是口腔黏膜面出现白色凝乳块样物,初呈点状或小片状,可逐渐融合成大片,不易擦去,强行擦拭剥离后局部黏膜潮红、可有渗血;患处不痛,不流涎,不影响进食;一般无全身症状。

第7题:

(138—140题共用题干)

患者2岁,两天来口腔糜烂就诊,发病前两天患儿曾有发热、啼哭、拒食、烦躁等症状,经口服抗生素及解热镇痛药治疗。检查发现,患儿的唇、颊、龈、腭黏膜上出现大小不等,外形不规则的糜烂,表面有淡黄色的假膜,周围可见少量散在或成簇的粟粒大水泡,口腔黏膜充血,红润

138.此病的诊断是

A.鹅口疮

B.多形红斑

C.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D.继发性疱疹性口炎

E.带状疱疹


正确答案:C

第8题:

患儿,女,2岁,2天来口腔糜烂就诊,发病前2天患儿曾有发热,啼哭,拒食,烦躁等症状,经口服抗生素及解热镇痛药治疗。检查发现,患儿的唇、颊、龈、腭黏膜上出现大小不等,外形不规则的糜烂,表面有淡黄色的假膜,周围可见少量散在或成簇的粟粒大水疱,口腔黏膜充血,红润。此病的诊断是A、鹅口疮

B、多形红斑

C、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D、继发性疱疹性口炎

E、带状疱疹

此病的病因是A、HIV感染

B、HSVⅠ感染

C、HSVⅡ感染

D、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E、柯萨奇病毒感染

观察患儿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什么时间抗体水平最高A、发病后1周内

B、发病后2周内

C、发病后14~21天

D、发病后21~30天

E、发病后31~60天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B


问题 3 答案:C

第9题:

患者,女,8个月,3天前出现轻度发热、流涎、拒食、烦躁不安。昨日出现口腔黏膜广泛充血水肿,有成簇小水疱及小溃疡。今日形成大面积糜烂,患儿疼痛、拒食、哭闹。拟诊断为

A.疱疮样口炎
B.多形红斑
C.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D.复发性疱疹性口炎
E.重型口疮

答案:C
解析: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为最常见的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口腔病损,可引起急性疱疹性龈口炎,多见于6岁以下儿童,尤其是6个月至2岁。

第10题:

共用题干
患儿男,3个月。口内黏膜有白膜,伴有低热5天。患儿5天前开始出现烦躁不安、啼哭、拒食,并有低热,3天前发现口内黏膜上有小白点,后逐渐变大,曾服用抗生素未见好转。口内检查:口内黏膜广泛充血,颊、舌及唇有散在的乳凝状白色斑片,斑片可用力揭去,露出红色糜烂黏膜。体温37.5℃。

可选用的治疗药物是
A、制霉菌素
B、毛果芸香碱
C、利巴韦林
D、庆大霉素
E、四环素

答案:A
解析:
本例诊断思考线索:本例以乳凝状白色斑片为主要诊断依据,患者为婴儿首先应考虑为鹅口疮。实验室检查涂片若见菌丝孢子,可以确诊。治疗药物中只有制霉菌素是治疗念珠菌的药物。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