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笔试

单选题某地区1985年女性平均预期寿命是70.24岁,1989年女性平均预期寿命是73.47岁。两年的平均预期寿命可以比较,是因为寿命表指标(  )。A 不受环境或地区的影响B 不受总发病率的影响C 不受人口数量的影响D 不受总死亡率的影响E 不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

题目
单选题
某地区1985年女性平均预期寿命是70.24岁,1989年女性平均预期寿命是73.47岁。两年的平均预期寿命可以比较,是因为寿命表指标(  )。
A

不受环境或地区的影响

B

不受总发病率的影响

C

不受人口数量的影响

D

不受总死亡率的影响

E

不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地1985年女性平均预期寿命是70.24岁,1989年女性平均预期寿命是73.47岁。两年的平均预期寿命可以比较,是因为寿命表指标

A.不受环境或地区的影响

B.不受总死亡率的影响

C.不受人口数量的影响

D.不受总发病率的影响

E.不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


正确答案:E

第2题: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详细汇总资料计算,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表1),比2000年的71.40岁提高3.43岁。分性别看,男性为72.38岁,比2000年提高2.75岁;女性为77.37岁,比2000年提高4.04岁。男女平均预期寿命之差与十年前相比,由3.70岁扩大到4.99岁。表明,在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女性提高速度快于男性,并且两者之差也进一步扩大。这与世界其他国家平均预期寿命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



2010年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69.6岁,其中高收入国家及地区为79.8岁,中等收入国家及地区为69.1岁。可见,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仅明显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及地区,也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比高收入国家及地区平均水平低5岁左右。从提高幅度看,2000-201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3.43岁,比世界平均提高2.4岁快1岁左右。一般说来,平均预期寿命越高,提高速度越慢。但随着医药技术的发展和改善,一些平均预期寿命已处于较高水平的国家同期提高的速度也比较快,比如韩国提高4.9岁、新加坡3.6岁、巴西3.0岁、越南2.9岁、英国2.7岁、法国2.4岁、澳大利亚2.5岁、德国2.1岁等。
2010年我国婴儿死亡率为13.93‰(表2),比2000年的28.38‰下降14.45个千分点,平均每年下降1.45个千分点。而1990-2000年十年间,我国婴儿死亡率下降4.51个千分点,平均每年下降0.45个千分点。可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妇幼保健服务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婴儿死亡率不仅继续呈下降趋势,而且下降速度加快。



2000—2010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速度快于我国的国家是:

A.越南
B.法国
C.韩国
D.德国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比较中的读数比较。
第二步,定位文段第一段和第二段。
第三步,本题问的是“提高速度”,而材料中第一段给出了“一些平均预期寿命越高已处于较高水平的国家同期提高的速度比较快,比如韩国提高4.9岁”,则可以知道这里的“提高速度”是具体的值(岁数),而不是增长率。因此,本题转化为直接读数类问题。根据材料可知,2000—2010年我国平均预期寿命提高速度(3.43岁)<韩国(4.9岁)及新加坡(3.6岁),选项中只有韩国,则选韩国即可。

第3题:

某地1985年女性平均预期寿命是70. 24岁,1989年女性平均预期寿命是73. 47岁。两年的平均预期寿命可以比较,是因为寿命表指标

A.不受环境或地区的影响

B.不受总死亡率的影响

C.不受人口数量的影响

D.不受总发病率的影响

E.不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


正确答案:E

第4题:

全世界平均预期寿命最长的国家是:()

  • A、英国
  • B、日本
  • C、瑞典
  • D、瑞士
  • E、美国

正确答案:B

第5题:

某地区1985年女性平均预期寿命是70.24岁,1989年女性平均预期寿命是73.47岁。两年的平均预期寿命可以比较,是因为寿命表指标

A.不受环境或地区的影响
B.不受总死亡率的影响
C.不受人口数量的影响
D.不受总发病率的影响
E.不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

答案:E
解析:

第6题:

在我们内陆地区,()市的平均预期寿命最高。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深圳


答案:B

第7题: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详细汇总资料计算,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表1),比2000年的71.40岁提高3.43岁。分性别看,男性为72.38岁,比2000年提高2.75岁;女性为77.37岁,比2000年提高4.04岁。男女平均预期寿命之差与十年前相比,由3.70岁扩大到4.99岁。表明,在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女性提高速度快于男性,并且两者之差也进一步扩大。这与世界其他国家平均预期寿命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



2010年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69.6岁,其中高收入国家及地区为79.8岁,中等收入国家及地区为69.1岁。可见,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仅明显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及地区,也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比高收入国家及地区平均水平低5岁左右。从提高幅度看,2000-201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3.43岁,比世界平均提高2.4岁快1岁左右。一般说来,平均预期寿命越高,提高速度越慢。但随着医药技术的发展和改善,一些平均预期寿命已处于较高水平的国家同期提高的速度也比较快,比如韩国提高4.9岁、新加坡3.6岁、巴西3.0岁、越南2.9岁、英国2.7岁、法国2.4岁、澳大利亚2.5岁、德国2.1岁等。
2010年我国婴儿死亡率为13.93‰(表2),比2000年的28.38‰下降14.45个千分点,平均每年下降1.45个千分点。而1990-2000年十年间,我国婴儿死亡率下降4.51个千分点,平均每年下降0.45个千分点。可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妇幼保健服务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婴儿死亡率不仅继续呈下降趋势,而且下降速度加快。



关于1981-2010年我国男性和女性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男性平均预期寿命提高速度比女性快1岁
B.男性平均预期寿命提高速度比女性快2岁
C.女性平均预期寿命提高速度比男性快1岁
D.女性平均预期寿命提高速度比男性快2岁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计算中的和差类。
第二步,定位表格1。
第三步,加减法考虑截位舍相同,数据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则1981—2010年我国男性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速度≈72.4-66.3=6.1(岁),1981—2010年我国女性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速度≈77.4-69.3=8.1(岁)。则男性比女性少=8.1-6.1=2(岁)。

第8题:

某地区1985年女性平均预期寿命是70. 24岁,1989年女性平均预期寿命是73. 47岁。两年的平均预期寿命可以比较,是因为寿命表指标

A.不受环境或地区的影响

B.不受总死亡率的影响

C.不受人口数量的影响

D.不受总发病率的影响

E.不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


正确答案:E

第9题:

什么是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正确答案: 人口预期寿命,是由生命表求得,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在不同的地方也有很大的差别。

第10题:

某地区1985年女性平均预期寿命是70.24岁,1989年女性平均预期寿命是73.47岁。2年的平均预期寿命可以比较,是因为寿命表指标()

  • A、不受环境或地区的影响
  • B、不受总死亡率的影响
  • C、不受人口数量的影响
  • D、不受总发病率的影响
  • E、不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

正确答案: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