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笔试

单选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溶栓治疗的时限准确的是(  )。A 发病后1个月以内B 发病后1周以内C 发病后24小时以内D 发病后1小时以内E 发病后72小时以内

题目
单选题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溶栓治疗的时限准确的是(  )。
A

发病后1个月以内

B

发病后1周以内

C

发病后24小时以内

D

发病后1小时以内

E

发病后72小时以内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溶栓治疗时限为( )。

A.发病后l个月以内

B.发病后l周以内

C.发病后24小时以内

D.发病后l小时以内

E.发病后72小时以内


正确答案:E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若病程不超过72小时,可进行溶栓治疗。给予尿激酶静脉滴注。

第2题:

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措施包括

A、导管振动溶栓

B、药物溶栓

C、手术取栓

D、抗凝

E、理疗


参考答案:ABCD

第3题: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治疗措施是

A、卧床休息、抬高患肢

B、溶栓

C、抗凝治疗

D、介入治疗

E、手术


参考答案:C

第4题:

目前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 A、立即手术取栓
  • B、抗凝治疗
  • C、休息、患肢制动
  • D、患肢抬高
  • E、溶栓治疗

正确答案:B

第5题:

血浆D-dimer不增高的是

A.继发纤溶亢进
B.肺栓塞C.深静脉血栓形成
D.急性脑血栓溶栓治疗
E.原发性纤溶亢进

答案:E
解析:
t-PA和u-PA激活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的过程,是原发性纤溶理论基础;通过内源凝血系统的有关因子裂解纤溶酶原形成纤溶酶的过程,是继发性纤溶理论基础。

第6题:

为防止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下列哪项措施是不正确的?( )

A.不建议尽早活动、抬高下肢

B.对于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高风险且无禁忌症者,可给予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有抗凝禁忌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

C.对于有抗栓禁忌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应考虑间歇性加压治疗预防,弹力袜对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改善预后无效

D.对于无抗凝和溶栓禁忌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患者,经抗凝治疗后症状无缓解的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患者可给予溶栓治疗


答案:A

第7题: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不宜采取的是

A.一般治疗包括下肢湿敷、理疗

B.病程不超过72h者,尿激酶溶栓治疗

C.肝素或华法林抗凝治疗

D.右旋糖酐、阿司匹林、丹参等祛聚治疗

E.原发于髂股静脉血栓形成<48h者,采用FogaBty导管取栓术,术后抗凝2个月


正确答案:A
肢深静脉血栓的一般治疗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离床面约20~30cm),膝关节微屈曲位。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促使血栓脱落。根据情况可穿长筒弹力袜,穿着时间为6周~3个月。

第8题: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不宜采取的是

A、一般治疗包括下肢湿敷、理疗

B、病程不超过72h者,尿激酶溶栓治疗

C、肝素或华法林抗凝治疗

D、右旋糖酐、阿司匹林、丹参等祛聚治疗

E、原发于髂股静脉血栓形成<48h者,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术,术后抗凝2个月


参考答案:A

第9题:

下列对常用溶栓药物的叙述哪项正确()。

  • A、溶栓药主要用于动脉及部分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
  • B、尿激酶是介入放射中治疗血栓最常用药
  • C、溶栓药的注入要缓慢
  • D、使用链激酶并发症最少
  • E、链激酶用于广泛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最为有效

正确答案:A,B,C

第10题:

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

  • A、抗凝疗法
  • B、卧床休息
  • C、穿弹力袜或弹力绷带
  • D、溶栓疗法
  • E、手术取栓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