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笔试

单选题患者,女,上感后出现皮肤瘀点,血小板检查为30×109/L,骨髓巨核细胞数量轻度增加,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曾服用药物治疗,症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就诊时表现为斑色暗淡,多散在出现,时起时消,过劳则加重,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食欲不振,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脉弱。西医诊断及中医辨证为(  )。A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阴虚火旺证B 过敏性紫癜,阴虚火旺证C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气不摄血证D 过敏性紫癜,瘀血内阻证E 过敏性紫癜,气不摄血证

题目
单选题
患者,女,上感后出现皮肤瘀点,血小板检查为30×109/L,骨髓巨核细胞数量轻度增加,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曾服用药物治疗,症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就诊时表现为斑色暗淡,多散在出现,时起时消,过劳则加重,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食欲不振,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脉弱。西医诊断及中医辨证为(  )。
A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阴虚火旺证

B

过敏性紫癜,阴虚火旺证

C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气不摄血证

D

过敏性紫癜,瘀血内阻证

E

过敏性紫癜,气不摄血证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E
解析: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系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以广泛皮肤黏膜或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为特征。斑色暗淡,“劳则气耗”过劳则加重,可知是气不摄血证。故选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上感2周后出现皮肤瘀点,血小板检查为30x109/L,骨髓象示骨髓巨核细胞数量轻度增加,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就诊时表现为斑色暗淡,多散在出现,时起时消,过劳则加重,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食欲不振,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脉弱。应首先考虑的病证结合诊断是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阴虚火旺证

B.过敏性紫癜,阴虚火旺证

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气不摄血证

D.过敏性紫癜,瘀血内阻证

E.过敏性紫癜,气不摄血证


正确答案:C

第2题:

上感2周后出现皮肤瘀点,血小板检查为30×10/L,骨髓象示骨髓巨核细胞数量轻度增加,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现斑色暗淡,多散在出现,时起时消,过劳则加重,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食欲不振,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脉弱。应首先考虑的病证结合诊断是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气不摄血证
B.过敏性紫癜,阴虚火旺证
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阴虚火旺证
D.过敏性紫癜,瘀血内阻证
E.过敏性紫癜,气不摄血证

答案:A
解析:

第3题:

患者,女性,23岁。因2年来全身皮肤反复出现瘀点而来门诊检查。全身皮肤散在瘀点,白细胞5×109/L,血小板20×109/L,骨髓检查巨核细胞全片找到85个,其中颗粒型巨核细胞占90%。其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主要是

A.血小板生成减少

B.血小板成熟障碍

C.血小板释放减少

D.体内存在血小板抗体

E.脾脏破坏血小板


正确答案:D
从病史资料反映该患者诊断考虑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主要是体内存在血小板抗体,导致脾脏破坏血小板增加所致。

第4题:

患者,女性,23岁。因2年来全身皮肤反复出现瘀点而来门诊检查。全身皮肤散在瘀点,白细胞5×109/L,血小板20×109/L,骨髓检查巨核细胞全片找到85个,其中颗粒型巨核细胞占90%。其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主要是()。

  • A、血小板生成减少
  • B、血小板成熟障碍
  • C、血小板释放减少
  • D、体内存在血小板抗体
  • E、脾脏破坏血小板

正确答案:D

第5题:

女,22岁,皮肤瘀点,月经量过多月余,体查肝脾未触及。血小板30×109/L,骨髓象:颗粒型巨核细胞90个,巨核细胞为3个,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 A、过敏性紫癜
  • 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C、再生障碍性贫血
  • D、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E、急性白血病

正确答案:B

第6题:

上呼吸道感染2周后出现皮肤瘀点,血小板检查为30×109/L,骨髓象示骨髓巨核细胞数量轻度增加,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现斑色暗淡,多散在出现,时起时消,过劳则加重,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食欲缺乏,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脉弱。应首先考虑的病证结合诊断是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阴虚火旺证
B、过敏性紫癜,阴虚火旺证
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气不摄血证
D、过敏性紫癜,瘀血内阻证
E、过敏性紫癜,气不摄血证

答案:C
解析:
皮肤瘀点,血小板检查为30×109/L,骨髓象示骨髓巨核细胞数量轻度增加,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劳则加重,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食欲缺乏,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脉弱为气虚不能摄血。
[考点]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第7题:

患者,女性,23岁。因2年来全身皮肤反复出现瘀点而来门诊检查。全身皮肤散在瘀点,白细胞5×10/L,血小板20×10/L,骨髓检查巨核细胞全片找到85个,其中颗粒型巨核细胞占90%。其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主要是

A.血小板生成减少
B.血小板成熟障碍
C.血小板释放减少
D.体内存在血小板抗体
E.脾脏破坏血小板

答案:D
解析:
从病史资料反映该患者诊断考虑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主要是体内存在血小板抗体,导致脾脏破坏血小板增加所致。

第8题:

患者,女,上感2周后出现皮肤瘀点,血小板检查为30×109/L,骨髓象示骨髓巨核细胞数量轻度增加,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曾服用药物治疗,症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就诊时表现为斑色暗淡,多散在出现,时起时消,过劳则加重,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食欲不振,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弱。应诊断为()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阴虚火旺证

B、过敏性紫癜,阴虚火旺证

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气不摄血证

D、过敏性紫癜,瘀血内阻证

E、过敏性紫癜,气不摄血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气不摄血证
证候:斑色暗淡,多散在出现,时起时消,反复发作,过劳则加重,可伴神情倦怠,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食欲不振,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质淡,苔白,脉弱。
治法:益气摄血,健脾养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第9题:

患者女,30岁,因皮肤淤斑、牙龈出血,伴月经过多2个月来诊,血小板为20×109/L,Hb105g/L,网织红细胞2%,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增多,伴成熟障碍。 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 B、TTP
  • C、溶血性贫血
  • D、ITP
  • E、DIC

正确答案:D

第10题:

患者女,7岁,发热、流涕1周后突然出现鼻出血,全身瘀点、瘀斑,脾大,血小板20×109/L,凝血时间正常,PT正常,骨髓象示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增多,幼稚巨核细胞0.50,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缺少。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 B、过敏性紫癜
  • C、急性ITP
  • D、MDS
  • E、急性白血病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