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笔试

单选题从母体带来的铁可使用的时间是()A 1~2周B 3~4周C 1~2个月D 3~4个月E 5~6个月

题目
单选题
从母体带来的铁可使用的时间是()
A

1~2周

B

3~4周

C

1~2个月

D

3~4个月

E

5~6个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铁代谢的描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铁,孕后期获铁量最多

B.孕母严重缺铁不会影响其对胎儿的铁供应

C.出生体重越低,体内铁的总量越少,发生贫血的可能性越大

D.双胎儿从母体获得的铁较少,易发生缺铁

E.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需补充铁剂


正确答案:ACDE

第2题:

下列关于铁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铁的导电性能比铜弱
B.铁器表面的锈可减缓其内部的锈蚀速度
C.我国在战国时期已经广泛使用铁制农具
D.铁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

答案:B
解析:
铁的导电性比铜的导电性差,A项说法正确,排除。铁锈疏松多孔,可让水分和空气中的氧气通过,不断向里渗透,因而使内层的铁继续被腐蚀,出现层层脱落现象。B项说法错误,应选。我国最早使用铁制农具是在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已经得到广泛使用,C项说法正确,排除。因为铁比铜活泼,所以铁能将铜置换出来,离子方程式是:Cu2++Fe=Fe2++Cu。D项说法正确,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第3题:

从母体带来的铁,够供小儿使用多少时间?( )

A.3--4天

B.3--4周

C.2--3个月

D.4--5个月

E.6--7个月


正确答案:D

第4题:

关于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的导电性比铜弱
B.铁器的表面锈可减缓其内部的锈蚀速度
C.战国时期已使用铁器农具
D.铁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

答案:B
解析:
A项,导电性铜好,铜的电阻率低于铁,R=ρ* L/S 在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相等,同一温度下,铜的电阻率ρ小于铁的,因此铜的电阻小于铁,铜的导电性比铁好。
B项中,保留铁器表面的铁锈不清除,铁锈是疏松多孔的结构,易吸水,会加速铁的锈蚀,不能防锈。
C项中,战国时期,铁制品已开始逐步广泛使用,主要是农具和兵器,故C项正确。
D项,我国古代“湿法冶铜”的反应原理是铁和硫酸铜反应,铁比铜活泼,可以置换出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CuSO4═FeSO4+Cu;该反应的特点是反应物生成物均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D项正确。
因此本题选B。

第5题:

从母体带来的铁可使用的时间是

A.3~4周
B.1~2周
C.3~4个月
D.1~2个月
E.5~6个月

答案:C
解析:

第6题:

孕期铁需要量增加的原因是( )。

A.母体合成血红蛋白增加

B.母体血红蛋白分解增加

C.母体铁的吸收减少

D.母体尿中铁的排出增加

E.胎儿需储备铁


正确答案:AE
解析:妊娠期对铁的需要量显著增加是由于:母体生理性贫血需额外补充铁;母体储备铁以补偿分娩损失;胎儿储存铁以供出生后婴儿对铁的需要;缺铁与早产及低出生体重有关。

第7题:

关于贫血与妊娠的相互影响,错误的是

A:妊娠可使孕妇的贫血病情加重
B:重度贫血可导致孕妇贫血性心脏病
C:一般情况下胎儿缺铁程度严重
D:母体缺铁严重可致重度贫血
E:贫血使孕妇妊娠风险增加

答案:C
解析:
贫血对母体的影响:妊娠可使原有贫血病情加重,而贫血则使孕妇妊娠风险增高。对胎儿的影响:因孕妇骨髓和胎儿在竞争摄取母体血清铁的过程中,一般以胎儿组织占优势,故一般情况下胎儿缺铁程度不会太严重。

第8题:

母体带来的铁可供小儿使用时间是:( )

A.1—2 周

B.3—4周

C.1—2月

D.3—4月

E.5—6月


正确答案:D

第9题:

足月新生儿从母体获取的铁足够生后使用多长时间

A.4~5个月
B.1~2周
C.2~4周
D.10~12周
E.6~8周

答案:A
解析:

第10题:

关于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的导电性比铜弱
B.铁器表面的锈可减缓其内部的锈蚀速度
C.我国在战国时期已使用铁器农具
D.铁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化学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铁锈是疏松多孔的结构,易吸水,保留铁器表面的铁锈不清除会加速铁的锈蚀,不能防锈。
因此,选择B选项。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