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问答题什么是诬告陷害罪、报复陷害罪?它们各自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如何认定和区分这两种犯罪?

题目
问答题
什么是诬告陷害罪、报复陷害罪?它们各自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如何认定和区分这两种犯罪?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
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并向国家机关或有单位告发,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是直接故意。
报复陷害罪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打击报复、陷害的行为。
特征: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控告权、申诉权、批评权、举报权等民主权利,同时也侵犯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2、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打击报复、陷害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
它们区别:
1、犯罪主体不同。报复陷害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诬告陷害罪的主体则可以是任公民。
2、对象不同。诬告陷害罪侵害的对象可以是任何公民;报复陷害的对象则只能是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
3、犯罪的方式条件不同。诬告陷害罪的构成必须是行为人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加以告发;报复陷害罪则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滥用职权才能构成。
4、犯罪的目的与可能造成的后果不同。诬告陷害罪行为人的目的是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而且可能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报复陷害罪的行为人则不是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为目的,通常是为了使被害人受到政法、经济、人身等方面的损害。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郭某打击报复史某的行为属于何种性质( )

A.诬告陷害罪

B.报复陷害罪

C.不构成犯罪

D.滥用职权罪


正确答案:A
本题考查诬告陷害罪和报复陷害罪的区别。
诬告陷害罪是指故意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机关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而报复陷害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打击报复陷害的行为。二者区别主要在于: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后者侵犯的是公民的民主权利;主体不同,前者为一般主体,后者为特殊主体;行为表现也不同,前者为捏造犯罪事实,作虚假告发,后者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进行报复陷害。

第2题:

什么是强迫交易罪?其主要特征是什么?如何认定本罪?


参考答案:

指以暴力、威胁手须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得的行为。
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市场的管理秩序和他人的人身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手须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
3、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个人和单位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
认定本罪: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的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犯罪。


第3题:

诬告陷害罪与报复陷害罪的主要区别是()。

A.犯罪的对象不同

B.犯罪主体不同

C.侵犯的客体不同

D.犯罪目的不同


参考答案:A, B, C, D

第4题:

报复陷害罪与诬告陷害罪的不同点有()

  • A、对象不同
  • B、犯罪客体不同
  • C、主观方面不同
  • D、主体不同
  • E、犯罪的行为方式不同

正确答案:A,C,E

第5题:

什么是非法拘禁罪?其主要特征是什么?如何区分本罪与数罪的界限?


参考答案:

是指以拘押、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
特征:
1、客体是他人的身体自由权。
2、客观要件非法拘禁罪客观上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身体自由的行为。
3、主体要件非法拘禁罪的主体既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一般公民。
4、主观要件非法拘禁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以剥夺他人人身自由为目的。
非法拘禁案件中一罪与数罪的界限。如果非法拘禁行为构成犯罪,拘禁过程中的其他违法行为尚不构成独立犯罪的,如一般殴打等就只能以非法拘禁罪定罪从重处罚。如果非法拘禁行为与其他犯罪存在牵连关系,如为勒索财物而绑架他人并加以关押、禁闭的应按处理牵连犯的原则,依其中的重罪绑架论处。如果非法拘禁行为与其他行为均构成犯罪如收买拐卖的妇妇等情节严重的构成非法拘禁罪,即应实行数罚并罚。


第6题:

什么是偷税罪?其主要特征是什么?认定本罪应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指纳税人或者或缴义务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数额较大,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两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行为。
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税收征管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税收法规,采取欺骗、隐瞒等各种虚假手段,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工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包括个人和单位。
4、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而且具有偷逃应纳税款的目的。
注意以下问题:
1、区分偷税与漏税的界限。
2、区分偷税与避税的界限。
3、区分偷税罪与一般偷税行为的界限。
4、根据2002年《解释》第2条第5款的规定,纳税人、税款扣缴义务人因同一偷税犯罪行为受到行政处罚,又被移送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第7题:

故意杀人罪的概念和主要特征是什么?认定本罪应划清哪些界限?


参考答案:

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特征:
1、侵犯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界限:
1、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的界限。
2、致人自杀或帮助他人自杀案件中罪与非罪的界限。
3、“间接杀人”问题的认定和处理。


第8题:

某甲虚构某乙侮辱妇女的犯罪事实,并在众人中散布,某甲应构成( )。

A.侮辱罪

B.诽滂罪

C.诬告陷害罪

D.报复陷害罪


正确答案:B
解析:某甲虚构某乙侮辱妇女的犯罪事实,但并没有向有关机关告发,而是在众人中散布,构成诽谤罪。

第9题:

报复陷害罪与诬告陷害罪的区别之处,包括( )。

A.犯罪客体不同

B.犯罪对象不同

C.犯罪行为方式不同

D.犯罪主体不同


正确答案:ABCD
解析:这两个罪在犯罪客体,对象,行为方式和主体方面都存在区别。

第10题:

什么是组织他人偷越国境罪?其构成特征是什么?如何区分组织他人偷越国境犯罪案件中一罪与数罪界限?


正确答案: 指非法组织他人偷越国境的行为。
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国境的正常管理秩序。
2、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组织他人偷越国境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
界限:
1、组织他人偷越国境过程中,造成造成被组织人重伤、死亡剥夺或者限制被组织人人身自由,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检查的。
2、骗取出境证件并使用骗取的出入境证件组织他人偷越国境的。
3、组织并运送他人偷越国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