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判断题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更定《大明律》,将唐律的篇目改为名例、吏、户、礼、兵、刑、工各律,三十卷,460条。隋唐以来沿袭已久的封建法律篇目,至此一变。A 对B 错

题目
判断题
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更定《大明律》,将唐律的篇目改为名例、吏、户、礼、兵、刑、工各律,三十卷,460条。隋唐以来沿袭已久的封建法律篇目,至此一变。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面关于我国古代重要法典结构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曹魏律》将《法经》中的“具律”改为刑名,置于律首

B.《晋律》,又称泰始律,在刑名律后增加法例律,丰富了刑律总则的内容

C.《北齐律》将刑名与法例律合为名例律一篇,充实了刑律总则,提高了它的地位且精炼了刑律分则

D.《宋刑统》一改传统刑律体例,更为名例、吏、户、礼、兵、刑、工七篇格局,用以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D。将传统的篇目首次改为名例、吏、户、礼、兵、刑、工各律的是《大明律》

第2题:

符合下列条件的法典是:( )

①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典

②中国传统封建法典的集大成者

③充分体现了汉唐以来确立的封建法律的基本精神、主要制度

④体制为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七部分

A. 《大明律》

B. 《大清律例》

C. 《大清会典》

D. 《明大诰》


正确答案:B
【答案】B
【详解】A 项中的《大明律》符合上述条例中的④,但其不符合①,所以不选;C 项中的《大清会典》是从康熙朝开始,集合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光绪五部会典,记述各朝主要国家机关的职守、事例、活动规则与有关制度的一部“五朝会典”,与上述所列条件也不符合,因此不选。D 项的《明大诰》也不符合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典的条件,因此也不当选。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项。

第3题:

《大明律》将唐律的篇目改为名例律、工律、吏律等各律,此外还有()

A.户律

B.礼律

C.兵律

D.刑律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大清新刑律》从体例上分()。

  • A、吏、户、礼、兵、刑、工
  • B、名例
  • C、分则
  • D、总则

正确答案:C,D

第5题:

“名例律”作为中国古代律典的“总则”篇,经历了发展、变化的过程。下列哪一表述是不正确的?

A、《法经》六篇中有“具法”篇,置于末尾,为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法律原则的规定
B、《晋律》共20篇,在刑名律后增加了法例律,丰富了刑法总则的内容
C、《北齐律》共12篇,将刑名与法例律合并为名例律一篇,充实了刑法总则,并对其进行逐条逐句的疏议
D、《大清律例》的结构、体例、篇目与《大明律》基本相同,名例律置首,后为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

答案:C
解析:
【考点】《法经》;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典的发展变化(名例律);《大清律例》;《大明律》【详解】C项前半段表述正确,“《北齐律》共12篇,将刑名与法例律合并为名例律一篇,充实了刑法总则”。但是最后一句表述错误,《北齐律》并没有“对其进行逐条逐句的疏议”。疏议是唐代继承汉晋以来,特别是晋代张斐、杜预注释律文的已有成果,对《永徽律》进行逐字逐句的解释,从而形成《唐律疏议》,标志着中国古代立法达到了最高水平。

第6题:

改传统的体例,形成了以名例、吏、户、礼、兵、刑、工等七篇为构架的格局,与强化六部职能的体制变革相适应。

A.《永徽律》

B.《大明律》

C.《大清律》

D.《大元通制》


正确答案:B
解析:《大明律》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建国初年开始编修,于洪武三十年完成并颁行天下的法典,共计7篇30卷460条。它一改传统刑律体例,更为名例、吏、户、礼、兵、刑、工7篇格局,用以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而《大清律》是在《大明律》之后颁行的。

第7题:

“名例律”作为中国古代律典的“总则”篇,经历了发展、变化的过程。下列哪一表述是不正确的?( )(2013年)

A.《法经》六篇中有“具法”篇,置于末尾,为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法律原则的规定
B.《晋律》共20篇,在刑名律后增加了法例律,丰富了刑法总则的内容
C.《北齐律》共12篇,将刑名与法例律合并为名例律一篇,充实了刑法总则,并对其进行逐条逐句的疏议
D.《大清律例》的结构、体例、篇目与《大明律》基本相同,名例律置首,后为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

答案:C
解析:
本题为选非题。《法经》共六篇:《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具法》。其中《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法律原则的规定,起着“具其加减”的作用,相当于近代刑法典中的总则部分。故A项正确。西晋泰始三年,晋武帝诏颁《晋律》,又称《泰始律》。《晋律》对汉魏法律继续改革,精简法律条文,形成20篇602条的格局。与魏律相比,在刑名律后增加法例律,丰富了刑法总则的内容。故B项正确。
《北齐律》共12篇,其将刑名与法例律合为名例律一篇,充实了刑法总则;精练了刑法分则,使其成为11篇,即禁卫、户婚、擅兴、违制、诈伪、斗讼、贼盗、捕断、毁损、厩牧、杂律。
《北齐律》在中国封建法律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对封建后世的立法影响深远。《北齐律》并未对律文进行逐条逐句的疏议,故C项“《北齐律》……并对其进行逐条逐句的疏议”的表述错误。
《大清律例》的结构、形式、体例、篇目与《大明律》基本相同,共分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七部分。其中《律目》、《诸图》、《服制》各一卷,《律例》正文36卷,律文436条。自乾隆五年颁律以后律文部分基本定型,极少修订,后世各朝只是不断增修律文之后的“附例”。故D项正确。

第8题:

下面关于我国古代重要法典结构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曹魏律》将《法经》中的“具律”改为刑名,置于律首

B.《晋律》,又称泰始律,在刑名律后增加法例律,丰富了刑律总则的内容

C.《北齐律》将刑名与法例合为名例律一篇,充实了刑律总则,提高了它的地位且精炼了刑律分则

D.《宋刑统》一改传统刑律体例,更为名例、吏、户、礼、兵、刑、工七篇袼局,用以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正确答案:D
13:答案:D 考点:中国古代法典体例的变化讲解:《曹魏律》将《法经》中的“具律“改为刑名,置于律首;《晋律》在刑名律后增加法例律,丰富了刑律总则的内容;《北齐律》则将刑名与法例合为名例律一篇,充实了刑律总则,提高了它的地位且精炼了刑律分则。明代朱元璋制定的《大明律》一改传统刑律体例,更为名例、吏、户、札、兵、刑、工七篇格局,用以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因此,选项D表述错误。

第9题:

符合下列条件的法典是( ) ①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典 ②中国传统封建法典的集大成者 ③充分体现了汉唐以来确立的封建法律的基本精神、主要制度 ④体制为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七部分

  • A、《大明律》
  • B、大清律例
  • C、大清会典
  • D、明大诰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大明律》将唐律的篇目改为名例律、工律、吏律等各律,此外还有()。

  • A、户律
  • B、礼律
  • C、兵律
  • D、刑律

正确答案: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