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问答题清政府建立的外交队伍主要有哪些部分?

题目
问答题
清政府建立的外交队伍主要有哪些部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清政府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在部分中央机构和省刊印了带有公布档案性质的()

A.《政要》

B.《官报》

C.《统计公报》

D.《外交年报》


参考答案:B

第2题:

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

A.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
B.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
C.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
D.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我们知道清朝外交主要分三个阶段:天朝上国阶段、屈辱求全阶段、取悦强国阶段。根据材料表述,“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其意思是:随着晚清逐步接触近代化后,在外交上逐步有了平等的意识,企图想通过修约的方式来实现洋人与自身形式上平等,这就是取悦强国阶段,有“与国际接轨”之意,所以正确答案选C;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第3题:

清政府政治制度开始调整的标志是1844年设置的(),它实际上是代表清政府办理对外交往的官职。

A、南洋大臣

B、北洋大臣

C、通商大臣

D、总理大臣


答案:C

解析:中国近代外交体制开始于《南京条约》签订后“五口通商大臣”的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因开放五处口岸的约定而设立,始于1844年,由两广总督兼任,实际上负责五处口岸的对外事务,是一个兼有外交权力的职务,它实际上是代表清政府办理对外交往的官职,标志着清政府政治制度开始调整。

第4题:

如何看待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的外交失误?


正确答案: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在外交上频现失误,加速了外交失败;这一方面使得其传统外交体制迅速瓦解,另一方面亦加速了清廷被动挨打局面的形成,有些时候甚至成为西方列强侵华的口实。
其主要表现如下:1939年林则徐于广东收缴鸦片,此后则坚决要求外商具结。对于依法具结的外商,立即准予进口恢复通商。这种对守法和违法的外国商人采取区别对待的策略卓有成效,既断绝了鸦片贸易,也保证了正常的贸易活动。然道光皇帝于12月29日趁清军在穿鼻海面七次击退入侵英军之机下令把英国商船全部驱逐出境,停止贸易,并指责林则徐的做法有碍体制。1840年1月5日,林则徐只好遵令在广州正式封港,断绝中英贸易。这个做法激化了中英矛盾,给英国殖民者入侵中国提供了借口,是清政府于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的重大外交失误。
琦善在与英方谈判中,先是想通过磨难的方法来对付英国人,此后等到英方提出在闽浙粤沿海割让一口岸的要求时又表示不敢做主,而未直接上报于道光。1941年1月,英军进攻虎门炮台,琦善在其胁迫下同意考虑英方要求,并请求清廷批准英国人在外洋提供一处居住地,然清廷根本未同意,义律便宣称依据穿鼻草约登陆香港岛,这主要是利用了清廷外交执行在琦善决策在道光的缺陷。
清廷多次由于语言问题发生外交失误,《穿鼻草约》即可能是由于双方语言不通而导致对条约文本解释上的差异,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恭亲王曾要求巴夏礼写信讨论求和问题,却因为不明白英文署名的含义而寻译者,并因此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原因:对于近代外交,清政府主观上仍以宗藩外交体制下的天朝上国心理对待与属国不同的西方国家,客观上则既已于世界形势芒无所知,更对西方近代外交体制不甚了然,遂成为清廷外交屡现失误的重要原因。此外,清政府在政治制度上的缺陷亦导致了外交失误的发生,如直接与外国人接触的钦差大臣缺乏外交决策权,而使得英国得以借琦善与道光传递信息的间隙登陆于香港岛。而清朝官员国家主权意识的缺乏,对外交常识的缺乏,昏庸无能及政府外语人才的缺乏亦都在外交的具体操作中得到显现并为外交失误之一原因。

第5题:

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同部分民族主义国家外交关系的建立。


正确答案: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同亚洲大多数国家的社会制度不同,但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对这些国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周边一些国家,它们或者在历史上的遭遇同解放前的中国相同,或者虽然独立,同帝国主义或原宗主国仍存在程度不同的矛盾。因此,它们在反帝反殖斗争的立场上同新中国有着程度不同的一致性。此外,在地理上,它们同中国最接近,搞好同中国的关系,不但有利于生存和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增加它们同帝国主义斗争的力量。所以,当1949年末和1950年初中国大陆除西藏之外全部获得解放之后,缅甸、印度、巴基斯坦、锡兰和阿富汗先后通过不同途径向中国表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愿意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有的国家甚至同时宣布结束其与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1950年6月8日中缅正式建交,互派大使。缅甸是非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1950年4月1日中印正式建交,互派大使。中印建交谈判成为新中国建交谈判实践的第一例,印度是非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与我建交的国家。1951年5月21日,中巴建交。1955年1月20日,中国与阿富汗建立。1955年8月1日,中国与印尼建立。1956年9月20日,中国与尼泊尔建交。

第6题:

唐宋设置的市舶司(使)与清朝后期清政府在中央设置总理衙门,负责处理外交和通商事务。两者之间最本质的不同是()

A.管辖的范围不同

B.建立的地点不同

C.建立的目的不同

D.管理的人员不同


参考答案:C

第7题:

清政府建立的外交队伍主要有哪些部分。


正确答案: 一是决策机构和决策咨询机关。决策机构:皇帝、皇太后、摄政王;决策咨询机关:军机处,提供夷情,推荐夷务官,起草国书。
二是参与决策咨询的执行机构:理藩院(186l年以前理藩,平时负责纳贡、朝觐(jin),战时负责安抚、征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861-1909年称为中国的第一个办外交的机构,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领班大臣更替频繁,责无专司,并没有专管外交的部门)、外务部(1909-1911年)。
三是纯外事执行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下属机关、各驻外使馆、交涉特使、夷务官等。

第8题:

中国清政府正式设立主管外交的机关始于_____年,其名称是_____


参考答案1861年(或咸丰11年) 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

第9题:

各分行建立会计人员强制休假代职人员队伍的要求有哪些?


正确答案:各分行应建立会计人员强制休假代职人员队伍,代职人员最低限度为1人,代职人员纳入分行会计运营部检查或管理岗位,由分行会计运营部统一管理。代职人员与强制休假人员有亲属关系的应该回避。代职人员现任岗位与代职岗位应满足“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原则。

第10题:

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同部分西欧外交关系的建立


正确答案: 新中国成立之初,西北欧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诸如挪威`丹麦`芬兰`瑞典`瑞士等国政府于1950年1月分别以不同方式向中国政府表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愿意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后经短期谈判,中国于1950年5月9日同瑞典`5月11日同丹麦`9月14日同瑞士分别建立外交关系.中国同挪威代表于1950年3月开始谈判,由于在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上,中挪没有取得一致意见,所以建交谈判长期拖延.直到朝鲜战争停止后,挪威才改变原来立场,经过谈判,双方于1954年10月5日建交.芬兰是未经谈判即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芬兰同国民党政府无外交关系,并拒绝参加北大西洋公约集团,又明确表示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交原则,所以中芬于1950年10月28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此外,中国较早地同英国`荷兰进行了建交谈判.但在与英国谈判过程中,英国对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问题,对国民党集团在英国`香港和英属殖民地的态度问题以及中国在上述国家和地区财产的归属问题,不但没有作出满意的答复,并且非法掠夺中国在香港和新加坡等地的财产,追随美国阻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所以中英谈判搁浅.中荷建交谈判也出现类似情况,由于荷兰在联合国机构中对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投反对票,双方未能达成协议.直到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和会议以后,经过谈判,中国于1954年6月17日`11月19日分别同英国`荷兰建立代办级关系.上述情况表明,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建交高潮中,除了社会主义国家和亚洲一些民族独立国家外,西欧一些资本主义也较快地表示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和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愿望,并且通过谈判,一些国家同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