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单选题甲入室盗窃得一台价值5000元的笔记本电脑。分析甲的犯罪行为中犯罪客体是()A 他人的笔记本电脑B 他人合法的财产所有权C 他人的住宅自由D 他人的财产自由权

题目
单选题
甲入室盗窃得一台价值5000元的笔记本电脑。分析甲的犯罪行为中犯罪客体是()
A

他人的笔记本电脑

B

他人合法的财产所有权

C

他人的住宅自由

D

他人的财产自由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1986年4月16日生)于2002年5月6日潜入某单位办公室,窃得笔记本电脑3台,被抓获后将财物交出。本案中,( )属于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

A.甲的年龄

B.甲盗窃物品的价值

C.该单位办公室防盗措施

D.甲犯罪后的态度

E.2002年“五一节”期间放长假的事实


正确答案:ABD

第2题:

甲(1986年4月16日生)于2002年5月6日潜入某单位办公室,窃得笔记本电脑3台,被抓获后将财物交出。本案中,( )属于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

A、甲的年龄

B、甲盗窃物品的价值

C、该单位办公室防盗措施

D、甲犯罪后的态度

E、2002年“五一节”期间放长假的事实


正确答案:ABD

第3题:

甲盗得笔记本电脑一台,结果发现是自己大学同学乙的,便偷偷将电脑还给乙,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既遂

D.犯罪中止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查刑法知识。犯罪达到既遂状态后就不能退回其他形态了,盗窃罪在甲取得笔记本电脑的时候就已经既遂了。本题选C。

第4题:

甲素知乙家有钱,且每天白天只有一老妇看家,遂起抢劫意念。为使抢劫顺利,甲先盗窃军用手枪1支,子弹10发。一切准备就绪后,将枪弹藏于身上,来到乙家。时逢老妇偶然外出,甲撬门入室,发现室内无人,于是窃得现金及其他财物总价值1万余元。正准备逃离时,老妇回来,甲遂开枪致老妇重伤后,逃离现场。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甲的行为属于罪数形态中何种犯罪形态?
(2)该犯罪形态的处断原则是什么?
(3)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罪?


答案:
解析:
(1)甲的行为属于犯罪形态中的牵连犯。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即本罪),而方法行为(手段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即他罪)的犯罪形态。甲盗窃军用枪支的行为是抢劫行为的手段行为,因此甲的行为属于犯罪形态中的牵连犯。
(2)牵连犯的处断原则是择一重罪处罚。牵连犯实际上是数行为犯数罪,但鉴于其数行为间存在牵连关系,数罪并罚显得过重,所以一般按择一重罪处罚的原则处理。但是法有特别规定的除外。如为骗取保险金而杀害被保险人、放火烧毁保险标的,又构成故意杀人罪或放火罪的,虽为牵连犯但应数罪并罚。本案不属于法有特别规定的情形,因此对甲的行为按抢劫罪一罪处罚。
(3)对甲的行为应依抢劫罪定罪。根据《刑法》第269条规定,在盗窃过程中为抗拒抓捕或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甲窃得现金及其他财物总价值1万余元后正准备逃离时,老妇回来,遂开枪致老妇重伤后,逃离现场。此时甲的盗窃行为转化为抢劫行为,应按照抢劫罪定罪处罚。

第5题:

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主观上通过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是以观念形态存在于犯罪人大脑中的犯罪行为所预期达到的结果。犯罪动机,是刺激、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它回答犯罪人基于何种心理原因实施犯罪行为。动机的作用是发动犯罪行为,说明实施犯罪行为对行为人的心理愿望具有什么意义。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为了报复乙,欲通过投毒的方式剥夺乙的生命,则甲的犯罪目的是报复
B.甲担心乙对其实施打击报复,将乙非法拘禁数日,则甲的犯罪动机是恐惧
C.甲投毒致乙死亡,经查明是因为其嫉妒乙的才华,则甲的犯罪目的是嫉妒
D.甲贪图钱财,通过盗窃而非法占有乙的财物,则甲的犯罪动机是非法占有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多定义,考查“犯罪目的”“犯罪动机”,其关键信息如下:
①犯罪目的:犯罪人主观上通过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
②犯罪动机: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甲欲通过投毒的方式剥夺乙的生命,说明其“希望达到的结果”是毒死乙,即甲的“犯罪目的”是剥夺乙的生命,并非报复,错误;
B项:甲对乙实施非法拘禁的“心理原因”是担心乙对其实施打击报复,即甲的“犯罪动机”是恐惧,正确;
C项:甲投毒致乙死亡,说明其“希望达到的结果”是毒死乙,即甲的“犯罪目的”是致乙死亡,并非嫉妒,错误;
D项:甲盗窃乙的财物的“心理原因”是贪图钱财,即甲的“犯罪动机”是贪财,并非是非法占有,错误。

第6题:

甲(1986年4月16日生)于2005年5月6日潜入某单位办公室,窃得笔记本电脑3台,被抓获后将财物交出,本案中,( )属于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

A、甲的年龄

B、甲盗窃物品的价值

C、该单位办公室的防盗措施

D、甲犯罪后的态度

E、2002年“五一节”期间放长假的事实


正确答案:ABD
《刑诉解释》第五十二条规定,需要运用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包括:(一)被告人的身份;(二)被指控的犯罪行为是否存在;(三)被指控的行为是否为被告人所实施;(四)被告人有无罪过,行为的动机、目的;(五)实施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六)被告人的责任以及与其他同案人的关系;(七)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有无法定或者酌定从重、从轻、减轻处罚以及免除处罚的情节;(八)其他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

第7题:

甲先将摩托车借给乙,第二天夜间又将其盗回,甲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A、如果盗窃罪保护客体为所有权,则甲的行为难以构成犯罪

B、如果盗窃罪的客体是刑法上的占有,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C、诈骗罪

D、合法行为


参考答案:AB

第8题:

甲策划偷盗,邀乙和丙协助。随后甲入室盗窃,乙在外面放风,丙开车接应。最终盗得巨额财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甲乙丙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

B.丙不构成犯罪

C.甲是主犯

D.乙是从犯


正确答案:ACD
本题考查刑法知识。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甲乙丙三人的行为符合共同犯罪,主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甲是主犯。从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乙丙是都是从犯本题选ACD。

第9题:

下列犯罪行为应以盗窃罪论处的是:

A.甲窃得价值5000元的手机一部,被发现后持械抗拒抓捕
B.乙窃得同事的信用卡一张,并用其消费10000元
C.丙在火车上捡到价值50000元的提包一只,经失主催要后拒不归还
D.丁为某私营公司的销售主管,在销售过程中私自将价值50000元的产品据为己有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
第二步,《刑法》第196条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264条(盗窃罪)的规定定罪处罚。同时根据两高出台办理盗窃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一千至三千元为起点,10000元满足起刑点。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根据《刑法》第296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按照刑法第263条(即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因此甲持械抗拒抓捕应以抢劫罪论处。
C项:根据《刑法》第270条第2款规定,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侵占罪)处罚。且50000元满足在司法实践中“数额较大”的认定标准,所以丙构成侵占罪。
D项:根据《刑法》第271条规定,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且50000元满足司法实践中对于“数额较大”的认定标准,因此丁构成职务侵占罪。

第10题:

甲素知乙家有钱,并且每天白天只有一个老妇看家,遂起抢劫意念。为了使抢劫顺利,甲先盗窃军用手枪一支,子弹十发。一切准备就绪后,甲将枪弹藏于身上,来到乙家。时逢老妇偶然外出,甲撬门入室,发现室内无人,于是窃得现金及其他财物,总价值一万余元。正准备逃离时,老妇回来,甲遂开枪致老妇重伤,后逃离现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甲的行为属于罪数形态中的何种犯罪形态?
(2)该犯罪形态的处断原则是什么?
(3)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罪?


答案:
解析:
(1)甲的行为属于罪数形态中的牵连犯。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即本罪),而方法行为(手段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即他罪)的犯罪形态。甲基于一个最终的犯罪目的,即抢劫,实施了盗窃枪支、弹药和抢劫两个相对独立的危害行为,这两个行为之间有手段与目的的牵连关系,分别触犯了盗窃枪支、弹药罪和抢劫罪两个不同的罪名。甲盗窃军用枪支的行为是抢劫行为的手段行为,可见,甲的行为符合牵连犯的构成特征。
(2)对牵连犯的处断原则是:凡刑法典分则条款对特定犯罪的牵连犯明确规定了相应处断原则的,均应严格遵守;除此之外,对于其他牵连犯,应当适用从一重处断原则定罪量刑,不实行数罪并罚。
(3)甲盗窃枪支、弹药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盗窃枪支、弹药罪;其入户盗窃后实行暴力,盗窃行为已经转化为抢劫,构成了抢劫罪。由于甲的行为属于牵连犯,故应对甲判定抢劫罪,从重处罚。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