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门下
议政王大臣
鸾台
凤阁
第1题:
唐宋时期中书、门下两省的联合办公厅是()
A.政事堂
B.尚书都省
C.银台司
D.通进司
第2题:
唐代设政事堂于中书省,以宰相领其事,后代也因此称宰相为()。
第3题:
A、中书省
B、门下省
C、政事堂
D、尚书省
第4题:
钱穆在评唐朝的三省制时指出:“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由此可见,唐朝的政事堂()。
第5题:
唐代制度规定,凡属皇帝命令,必须经政事堂会议正式决议通过,加盖()后方可颁布施行,凡未加盖此印,未经政事堂决议副署,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被认为是违制的。
第6题:
简述唐代中书门下政事堂与以前正事堂在体制上有所不同,这主要表现为哪几点?
(1)唐初宰相多为兼职,除三省长官外,还以他官居宰相位,加“参预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目,让他们进入政事堂分任宰相之事,以削弱三省长官的权力,共同充任兼职宰相。
(2)中书门下政事堂在正厅之后设吏、枢机、兵、户、刑五房,对口指挥尚书六部,使宰相的办事机构逐渐完备,政事堂逐渐从单纯的会议场所演变为重要的办事机构。
(3)中书门下体制下存着宰相权力的分散和集中两种倾向。中书门下体制本是一种分散相对的集体宰相制,但也有个别宰相因受皇帝宠信而擅权。
第7题:
唐宋时期中书、门下两省的联合办公厅是()
第8题:
唐朝时期,政事堂经历了门下政事堂和中书政事堂两个阶段,到唐玄宗开元十一年,政事堂改称( )
A.内阁
B.正厅
C.枢密院
D.中书门下
第9题:
“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则材料说明唐朝三省制()
第10题:
唐开元以后,原本由尚书都省会议裁决的政务,逐渐转移至政事堂裁决。甚至出现了姚崇以中书令的身份谍报汴州刺史倪若水进行灭蝗之事。这反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