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问答题试述社会保险的基本特征?

题目
问答题
试述社会保险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社会保险的基本特征有:
1、基本保障性。社会保险是当劳动者遇到劳动风险,失去劳动报酬之后,仍能获得基本生活的保障,这是实施社会保险的目的。
2、国家强制性。社会保险通过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必须参加并按照法律规定的费率履行缴费义务。在待遇水平等内容上,一般不许投保人和被保人自由选择。
3、互助互济性。社会保险是依据社会共担风险的原则,保险费用一般由国家、用人单位、个人三方负担,建立社会保险基金,通过统一调剂、互助互济办法,支付保险金和提供服务。实行收入的再分配。
4、主体特定性。社会保险关系的各方主体是特定的,被保险人特定为职工,受益人特定为职工或其法定亲属。
5、待遇的差别性。社会保险由于劳动者的工龄长短、保险事故发生的原因、缴纳费用的多少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社会保险待遇也有所差别。
6、补偿性。社会保险的基金来源于劳动者创造的物质财富,国家通过社会保险将一部分物质财富再返回给劳动者,其实质是对劳动者过去劳动的一种补偿。
7、社会福利性。社会保险对于符合条件享用社会保险待遇的劳动者,在给予各种保险金支付的同时,按照实际需要,提供医疗护理、伤残康复、职业培训及各种社会服务。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社会保险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社会保险,我国过去称劳动保险,是指国家依法对遭遇劳动分享的职业劳动者,提供一定物质补偿和帮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水平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特征:1.基本保障性。社会保险是当劳动者遇到劳动风险,失去劳动报酬之后,仍能获得基本生活的保障,这是实施社会保险的根本目的。2.国家强制性。社会保险通过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必须参加并按照法律规定的费率旅行缴费义务。3.互助互济性。社会保险是依据社会共担风险的原则,保险费用一般由国家、用人单位、个人三方负担,建立社会保险基金,通过统一调剂、互助互济办法,支付保险金和提供服务,实行收入的再分配。4.主体特定性。社会保险关系的各方主体是特定的,除个体经营者外,社会保险的投保人特定为用工方,承保人特定为专门的保险机构,被保险人特定为职工(或投保的劳动者),受益人特定为职工或其法定亲属。5.待遇的差别性。社会保险由于劳动者的工龄长短、保险事故发生的原因、缴纳费用多少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社会保险待遇也有所差别。6.补偿性。社会保险的基金来源于劳动者创造的物质财富,国家通过社会保险将一部分物质财富再返回给劳动者,其实质是对劳动者过去劳动的一种补偿,特别是在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的情况下,劳动者所享有的社会保险待遇,直接反映了社会保险的补偿性。7.社会福利性。社会保险对于符合条件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劳动者,在给予各种保险金支付的同时,按照实际需要,提供医疗护理、伤残康复、事业培训及各种社会服务。

第2题:

试述统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古代社会的治理的核心理念是统治,其模式可称为统治模式,它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1)政治色彩浓厚。在古代社会,政治、行政二者合一,以统治为核心理念的政治管理行为是作为政治的附属行为,公共性尚未得到充分自觉。此时的治理基本上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而很少具有公共利益的色彩;
(2)治理权力来源于最高统治者。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神权论大行其道,最高统治者——君主或教皇被认为是神在人间的代表,政府权力来源于神,来源于最高统治者。权力的拥有者和行使者在欺压愚弄人民的同时,居高临下地统治着人民,防止人民起来反抗;
(3)政府职能包罗万象。在古代社会,国家与社会领域的界限是模糊的,国家和社会高度融合。国家可以随时侵入社会,但社会力量对于政府的参与也往往缺乏制度化的渠道。国家与社会的界限不明导致国家权力的分化程度也比较低,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统揽于政府。政府职能一方面非常广泛,另一方面专业化程度低,这使得治理的效率非常低下;
(4)治理方法单一。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以统治为核心理念的治理主要运用酷刑和宣传教化的手段。统治者一方面用残酷的刑罚威慑民众,另一方面用教化的手段用宗教或宗教化的思想禁锢民众。治理方法的单一从根本上说是古代治理中缺乏平等协商精神的结果。

第3题:

试述创造性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
(1)创造性的含义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新奇独特意味着能别出心裁地做出前人未曾做过的事。创造性有真正的创造和类似的创造之分,前者是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后者产生的成品并非首创,只对个体而言具有独创性。无论是真正的创造还是类似的创造,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或认知能力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可以说,创造性不是少数人的天赋,而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
(2)创造性的基本特征
尽管各种不同的研究及其相关测验分别强调创造性的不同特征,但目前较公认的是以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来代表创造性。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以下三个:
①流畅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即表示他的流畅性越高。
②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
③独创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所提意见愈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

第4题:

简述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1、社会保险在性质上是权利义务结合型。
2、社会保险制度的根本目的是解除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
3、保障水平是基本保障型。
4、保障过程是强制化、规范化。

第5题:

试述我国工伤社会保险的改革。


正确答案: 传统的工伤保险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与发展而来的,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开始了对传统工伤保险制度的改革。
1988年劳动部制定改革方案,于1989年在海南的海口市、辽宁的锦州市、广东的东莞市等地进行扩大工伤保险的覆盖面、建立工伤保险基金、适当调整工伤保险的待遇等方面的试点改革。
1996年8月在总结各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劳动部发布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1996年10月1日起实施)。《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对沿用40年的工伤保险制度进行全面改革。
《办法》规定扩大了工伤保险的实施范围,所有企业和劳动者,包括被批准入境就业的外籍职工,都要参加统一的工伤保险制度;要统一评残标准,统一工伤待遇,实行工伤医疗期,实行工伤保险基金社会统筹和工伤保险差别费率与浮动费率制,工伤保险实行属地管理,以中心城市或地级市为主实行工伤保险费用社会统筹。这些规定对工伤保险由变“企业保险”向社会保险的转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伤残、死亡待遇偏低等问题。
由于《试行办法》毕竟只属于部门规章,法律效力较低,在实际工作中执行难度较大,同时,工伤保险覆盖面仍然过窄,工伤保险层次过低,工伤保险基金不能调剂,抗风险能力较弱,各地区实行工伤保险的差异很大。
在这样的局面下,为了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工伤保障权益,2003年4月27日国务院颁布了我国第一部专门的工伤保险行政法规——《工伤保险条例》(2004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工伤保险条例》标志着中国新型工伤保险制度基本确立,从此,中国工伤保险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第6题:

试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知觉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种: (1)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语词把它标志出来这种感性阶段的理解就是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是以知识经验为基础的是人把对当前事物的直接感知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经验系统中去的过程。知觉理解性的基本特征是用语词把事物标志出来。 (4)知觉的恒常性。知觉恒常性指当知觉和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都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5)知觉的适应性。当视觉输入发生变化时而我们的视觉系统能够适应这种变化使之恢复到变化前的状态叫知觉适应。
知觉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种: (1)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语词把它标志出来,这种感性阶段的理解就是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是以知识经验为基础的,是人把对当前事物的直接感知,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经验系统中去的过程。知觉理解性的基本特征是用语词把事物标志出来。 (4)知觉的恒常性。知觉恒常性,指当知觉和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都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5)知觉的适应性。当视觉输入发生变化时,而我们的视觉系统能够适应这种变化,使之恢复到变化前的状态,叫知觉适应。

第7题:

试述健全的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1)市场体系是各种商品经济关系的具体体现和反映,是各种市场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共生中发展而成的有机统一体。
(2)健全的市场体系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统一性。各种不同经济成分和经营方式的企业和个人,都可以平等地进入统一的市场。
二是完整性。即不仅要有发达的的商品市场,而且要有发达的要素市场。
三是竞争性。组成市场体系的各类市场的活动都被臵于市场竞争环境中,受竞争机制的制约。
四是开放性。要求打破地域之间、部门之间由于自然的、经济的和人为的因素所形成的一切障碍和壁垒,形成一个全方位开放的、畅通无阻的大系统

第8题:

试述治安管理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

(1)管理措施的特殊强制性;
(2)管理主体的武装性;
(3)管理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4)管理活动的社会性。


第9题:

试述背斜油气藏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1)油气局限于闭合区内;
(2)油气水按照重力分异;
(3)气油、油水或气水界线与构造等高线相平行;
(4)烃柱高度应等于或小于闭合度;
(5)背斜油气藏中的储油层呈层状展布,孔渗性较好,尽管绝大多数油层的储集性纵、横向存在较大的变化,但应是相互连通的(统一压力系统、油水界面)。
(6)相互连通的多油层构成统一的块状储集体,常形巨大油气藏。

第10题:

试述运动技术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1)运动技术与身体动作的不可分割性;
(2)运动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性;
(3)运动技术相对稳定与即时应变的统一性;
(4)运动技术的个体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