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判断题秦律规定,未成年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责任。对于成年与未成年秦朝以实际年龄来划分。A 对B 错

题目
判断题
秦律规定,未成年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责任。对于成年与未成年秦朝以实际年龄来划分。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未成年人跨年龄段犯罪的刑事责任认定


参考答案:

1、以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了某种犯罪,在行为人以满16岁以后又继续实施相同犯罪的,是否应一并追究刑事责任?我们认为,具体情况应当做具体分析。如果在以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期间所实施的是刑法第17条第二款规定的8种严重犯罪,则应一并追究刑事责任;否则,只能追究行为人以满16周岁以后犯罪的刑事责任。
2、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了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8种严重犯罪,并在行为人以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期间又继续实施相同犯罪的,对此不能一并追究刑事责任,而只能追究行为人以满14周岁后实施的8种严重犯罪的刑事责任。例如张三在13岁时抢劫,获得赃物3万元;15岁时诈骗,获得赃物2万元;17岁时侵占他人财务,获得赃物2万元,由于对张三的抢劫行为、诈骗行为不能以犯罪进行追究,所以,其犯罪数额只能是2万元(侵占罪)。


第2题:

秦律规定凡属未成年人犯罪,其刑事责任的认定标准是:( )

A.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处罚

B.不得减轻刑事处罚

C.由其家长负完全刑事责任

D.负刑事责任但免除刑事处罚


正确答案:A
本题考查的是秦代的刑事责任能力。秦律规定,凡属未成年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处罚。秦律以身高判定是否成年,大约六尺五寸为成年身高标准,低于六尺五寸的为未成年人。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项。

第3题:

未成年人犯罪是否应当负刑事责任?


参考答案:《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 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第4题:

面试热点: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起点要降吗?

【热点背景】

未成年人的犯罪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关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起点问题,也时常引发讨论。“相比上世纪七十年代,现代未成年人的心智更加成熟,鉴于目前犯罪日渐低龄化的现状,下调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起点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律师协会会长肖胜方拟提交议案,建议以修正案的形式对刑法第十七条第二、三款作出修改,调整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起点,从原来的十四周岁下调为十三周岁。

“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属于绝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人,无论实施何种行为都不构成犯罪。这自1979年刑法规定以来,一直沿用至今。”肖胜方表示,虽然说这样的规定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义务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普及,未成年人的心智相比于40年前的未成年人,有很大改变。而每一起未满14周岁未成年人犯下恶性案件的出现,都曾引发过关于刑法“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争论。

【模拟试题】

近些年越来越多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而且暴力、恶性犯罪屡见不鲜。对此全国人大代表肖胜方表示,建议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起点至13周岁。对于这一提议谈看法。


答案:
解析:
1. 亮明自身观点。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案件在逐步上升,并且部分案件中未成年人的犯罪手法残忍、恶劣、触目惊心,在社会上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人大代表肖胜方建议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我认为解决未成年人恶性犯罪的问题,需要从法律层面和其他层面共同发力。

2. 分析未成年人恶性犯罪现状。2019年10月广西一女孩因为嫉妒同窗长得漂亮,就把同学活活打死肢解抛尸,2018年12月12岁的吴某持刀将34岁的亲生母亲陈某杀害。类似的案件近些年发生了好多起,但由于当事人作案时未满14周岁,法院往往不追究其刑事责任,只收容教养或赔偿,这样的处罚相对于逝去的生命是多么的残忍和不公。

3. 分析题干观点。(1)提高惩戒力度,提高震慑作用。刑事责任年龄起点降低1岁,会让未成年人更加直观的认识到恶性犯罪的后果,进而更好的约束自我的行为,减少危害社会的行为。(2)对受害者更加公平。提高惩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对受害者及其家属能起到宽慰的作用,从法律层面更好的维护其权益。(3)符合当前社会发展进程。13周岁的孩子基本已经完成小学教育,就读初中,已经具备相当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能够理解其行为带来的后果,需要对其行为负责。

4. 分析自身观点。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起点至13周岁,从法律的层面对未成年人恶性犯罪起到震慑作用,当然对于未成年人这个特殊群体,我们也必须思考其犯罪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比如家庭原因,不良网络文化影响,个人心理原因等,只有从多个层面共同发力,才会有更好的解决效果。

5. 对策建议。(1)完善法律。对未成年人严重犯罪行为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应该拿出足以形成震慑的可行处置办法,所以全国人大需要全面审慎有关代表的提议。(2)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跟上。通过道德教育使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约束自我行为。(3)净化电视、网络环境。广电总局、网监部门要对影视作品、网络游戏当中存在的暴力、色情等内容进行全面的净化筛选,降低负面信息对未成年人身心的影响。

第5题: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情形中属于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是( )。

A.防卫过当应负刑事责任的

B.未成年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的

C.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应负刑事责任的

D.盲人犯罪的


正确答案:AC
我国《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21条第2款规定:“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由此可知AC项当选。另外,根据《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不是“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B项排除。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注意此处是“可以”,而不是“应当”,D项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C。

第6题:

秦朝是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其法律制度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关于秦朝法律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A、秦律中规定以身高作为判定是否成年的标准,低于六尺五寸的为未成年,未成年犯罪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处罚

B、秦朝统治者为了标榜“为政以仁”,在法律中规定了亲属间首谋藏匿犯罪可以不负刑事责任

C、秦朝的死刑执行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弃市、腰斩、车裂、枭首、凌迟、具五刑等等

D、《秦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


B秦律规定,凡属未成年犯罪,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处罚。秦律以身高判定是否成年,大约六尺五寸为未成年身高标准,低于六尺五寸的为未成年。可见,A项的叙述是正确的。,B项中,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是汉宣帝时期确立的,主张亲属间首谋藏匿犯罪可以不负刑事责任,它来源于儒家“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的理论,是汉律儒家化的典型表现,所以B项的叙述是错误的。对于C项,秦朝的死刑执行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弃市、腰斩、车裂、定杀、枭首、族刑、具五刑等等,而凌迟作为死刑的一种执行方法,始于五代时的西辽,至南宋,在《庆元条法事类》中,正式作为法定死刑的一种。可见,C项的叙述也是正确的。对于D项,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是《法经》而非《秦律》,所以D项也是错误的。

第7题:

秦律规定,凡属未成年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责任,这体现了秦律的什么原则?

A.刑事责任时效的规定

B.共同犯罪加重处罚

C.刑事责任年龄规定

D.区分故意与过失


参考答案:C

第8题: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


参考答案:

未成年人犯罪具有其特殊性,但触犯刑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它同时也是作为最严厉的实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威慑力重要体现。我们通常说辨别能力是基础,控制能力是关键。当一个根本没有辨别能力的人或辨别能力非常有限的人触犯了刑法上规定的一些罪名,比如精神病人发病时的行为,对于他自己来说根本认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是一种犯罪,我们就不加区别的利用刑法进行处罚,这样做不利于青少年的保护同时也起不到刑法应有的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作用。从人的生理和心理成熟角度出发,对于辨别能力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年龄,这一点对与未成年人尤为重要。所以我国刑法对于未成年人犯罪中的责任年龄做了严格规定。


第9题:

下列关于秦朝的刑罚适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重视区分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

B.对共犯罪与集团犯罪加重处罚

C.区分公罪与私罪

D.未成年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或者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C

【考点】秦朝的刑罚制度
    【解析】区分公罪与私罪是唐律中的刑罚原则,其他各项为秦朝的刑罚适用原则。

第10题: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哪个阶段的未成年人犯罪,要负部分刑事责任()。

  • A、满16周岁
  • B、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
  • C、不满14周岁
  •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