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单选题甲见他人贩卖毒品获得巨额暴利,遂起贩毒之意,但苦于无毒品来源,便制造了大量假鸦片出售给他人,获赃款2万余元。甲的行为构成()。A 贩卖毒品罪B 招摇撞骗罪C 诈骗罪D 制造毒品罪

题目
单选题
甲见他人贩卖毒品获得巨额暴利,遂起贩毒之意,但苦于无毒品来源,便制造了大量假鸦片出售给他人,获赃款2万余元。甲的行为构成()。
A

贩卖毒品罪

B

招摇撞骗罪

C

诈骗罪

D

制造毒品罪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甲得知乙要毒品,遂用白面掺杂少数毒品卖给乙,甲的行为构成

A、贩卖毒品罪

B、诈骗罪

C、非法持有毒品罪

D、欺骗他人吸毒罪


参考答案:A

第2题:

甲见他人贩卖毒品获得巨额暴利,遂起贩毒之意,但苦干无毒品来源,便制造了大量假鸦片出售给他人,获赃款2万余元。甲的行为构成()。

A.贩卖毒品罪;

B.投机倒把罪;

C.诈骗罪;

D.制造毒品罪;


参考答案: C

第3题:

甲14周岁,在路上捡到一装有海洛因的手提包。为了发财甲先将一袋白粉卖与他人,后在学校组织去邻国旅游时,携带另一袋白粉并在境外出售。甲的行为()

A、构成走私毒品罪

B、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C、构成贩卖毒品罪

D、构成走私、贩卖毒品罪


参考答案:C

第4题:

某甲见他人贩卖毒品有暴利可图,遂起贩毒之意,但苦于无毒品来源,便用面粉等原料加工制造了大量假毒品卖给他人,获赃款5万余元。对某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贩卖毒品罪
B.诈骗罪
C.制造毒品罪
D.非法经营罪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诈骗罪的具体运用。参见《刑法》第266条诈骗罪的规定。

第5题:

第 86 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获取运费,帮助他人邮寄、运送毒品的行为,构成运输毒品罪

B.甲作为吸毒者与另一吸毒者乙同住,甲明知乙在他们的住处藏有大量毒品,但是乙未授权其保管及动用,甲也从未动用过,甲的行为不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C.只要行为人将毒品现实地带入了交易环节的,不论是否完成交易行为,均应以贩卖毒品罪的既遂论处

D.行为人以贩卖毒品为目的实施非法购买毒品的行为,即使毒品尚未卖出,仍属于犯罪既遂


正确答案:ABCD
参见《刑法》第347条、第348条的规定。

第6题:

甲见贩毒有利可图,花2万元从乙手中购得1000克海洛因进行贩卖,在交易时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经鉴定,甲贩卖的海洛因纯系假货。甲的行为应定()。

A. 贩卖毒品罪的未遂

B. 贩卖毒品罪的既遂

C. 诈骗罪的未遂

D. 不构成犯罪


答案A

第7题:

某甲得知乙需要毒品,遂用白面假装卖给乙,甲的行为构成( )。

A.贩卖毒品罪

B.诈骗罪

C.非法持有毒品罪

D.欺骗他人吸毒罪


正确答案:B
解析:甲隐瞒事实真相,骗取他人钱财,成立诈骗罪。

第8题:

甲与乙系同乡。二人本都穷困潦倒,但突然有一天甲发现乙已今非昔比,便向其请教致富秘诀。乙坦言自己正从事贩毒活动,并进而向甲鼓吹了一通“成功与否,要看是否有钱,而不在过程,重要的是结果”之类的思想。于是甲决意亦从事贩毒活动,遂从乙手中低价购得100克纯度为70%的海洛因。为了增加数量多卖钱,甲灵机一动又在海洛因中掺入100克普通面粉,并转手以更高的价格转卖给他人,获利近万元。其后,甲索性以大量的面粉冒充海洛因,并邀请不知情的丙帮助贩卖。但当二犯携带500克假毒品准备贩卖时,即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经查丙并不知道假毒品一事。据此请回答下列 92~94 问题:

第 92 题 乙的行为构成:( )

A.贩卖毒品罪

B.教唆犯

C.传授犯罪方法罪

D.诈骗罪


正确答案:AB
【考点】贩卖毒品罪;教唆犯
【解析】乙对甲的贩卖毒品行为承担教唆责任。

第9题:

甲见他人贩卖毒品获得暴利,遂起贩毒之意,但苦于无毒品来源,便制造了大量假鸦片出售给他人,获赃款2万余元。则甲的行为属于

A.贩卖毒品罪

B.非法经营罪

C.诈骗罪

D.制造毒品罪


正确答案:C

第10题:

甲、乙通过向丙购买毒品,甲购买的目的是为自己吸食,乙购买的目的是为贩卖,丙通过介绍毒品买卖,从丁处获得一定的好处费。下列不正确的是:

A:甲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B:乙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C:丙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D:丁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答案:A
解析:
贩卖毒品罪在主观上要求必须有贩卖的故意,甲是为了自己吸食毒品而购买的,因此不构成贩卖毒品罪。乙是为了贩卖而贩卖的,当然构成贩卖毒品罪。丁利用丙介绍毒品买卖获利,自然也是贩卖毒品罪。丙通过介绍毒品买卖从中获利,与丁构成贩卖毒品罪的共犯。因此,仅有甲的行为不构成贩卖毒品罪。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