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问答题简述仲裁中调解的具体做法及我国《仲裁法》的相关规定

题目
问答题
简述仲裁中调解的具体做法及我国《仲裁法》的相关规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规定的劳动争议的范围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2题:

仲裁及调解与谈判(协商)紧密相关。一般地,仲裁有如下四类:强制性仲裁、最终报价仲裁、复合仲裁法、调解。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2年


参考答案:C

第4题:

简述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主要变化。


正确答案: (一)进一步扩大了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充分保护了当事人法律救济的权利
(二)强化了调解功能,充分提现了着重调解的基本原则
(三)延长老了当事人申请仲裁的时效、减短课劳动仲裁委员会办案周期
(四)明确了举证责任
(五)改善了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对有条件的案件实行“一裁终审制度。
(六)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仲裁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

第5题: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关于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包括()。

  • A、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 B、调解、仲裁、诉讼
  • C、仲裁、诉讼
  • D、仲裁

正确答案:A

第6题:

简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关于劳动争议处理新的制度设计。


答案:
解析:
(1)强化了劳动争议调解程序。《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制定体现了尽量把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成本的立法精神。《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1)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2)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3)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2)《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部分案件实行有条件的“一裁终局”制度。
(3)《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间作了更为科学的规定。
(4)缩短了劳动争议仲裁审理期限,并明确了先行裁决的条件。
1)根据原仲裁条例的规定,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60日内作出。
2)如案情复杂确需延期的,经法定程序批准可适当延期,但延期不得超过30日。
3)为提高效率,《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缩短了仲裁审理时限,规定应当自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45日内结束。
4)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延期不得超过15日。
5)该法还规定:“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仲裁庭对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决先予执行,移送人民法院执行。
6)仲裁庭裁决先予执行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①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②不先


660
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劳动者申请先予执行的,可以不提供担保。
(5)合理分配举证责任。
1)劳动争议处理中的证明责任也称举证责任,指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负有向劳动争议处理机构提供证据并加以证明的义务。
2)不履行证明责任者就要承担不利于己的处理结果。
3)劳动关系的特点所决定,反映平等主体关系的争议事项,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
4)反映隶属性关系的争议事项,实行“谁决定、谁举证”的原则。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考虑到劳动关系的特征及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运行中的作用,又特别规定.?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不提供的应承担不利后果。
(6)减轻了当事人的经济负担。《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

第7题:

以下()不属于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劳动争议处理方式。

  • A、调解
  • B、仲裁
  • C、诉讼
  • D、信访

正确答案:D

第8题:

我国《劳动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确立了()处理劳动争议的方式。

A、协商

B、调解

C、仲裁

D、诉讼


参考答案:A,B,C,D

第9题: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适用范围。


正确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10题: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2、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3、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