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

单选题对于软塑类黏土及饱和砂质土,当基桩入土深度小于15 m时,可采用( )。A 静力压桩机B 振动沉桩机C 锤击沉桩机D 射水沉桩机

题目
单选题
对于软塑类黏土及饱和砂质土,当基桩入土深度小于15 m时,可采用( )。
A

静力压桩机

B

振动沉桩机

C

锤击沉桩机

D

射水沉桩机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于摩擦桩,其入土深度不得小于( )。

A.3m
B.4m
C.5m
D.6m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桥梁基础。对于摩擦桩,其入土深度不得小于4m,若有冲刷时,入土深度则应自局部冲刷线算起。

第2题:

采用振动沉桩时,不适宜在( )土层中使用。

A.砂质黏土
B.黏土
C.粉土
D.淤泥

答案:B
解析:
振动沉桩是借助固定于桩头上的振动箱所产生的振动力,以减小桩与土壤颗粒之间的摩擦力,使桩在自重与机械力的作用下沉入土中。振动沉桩主要适用于砂土、砂质黏土、粉质黏土层,在含水砂层中的效果更为显著。但在砂砾层中采用此法时,尚需配以水冲法。
振动沉桩法的优点是设备构造简单,使用方便,效能高,所消耗的动力少,附属机具设备亦少;其缺点是适用范围较窄,不宜用于黏性土以及土层中夹有孤石的情况。
所以对照题干的“不适宜”应选答案B。

第3题:

某原状土样处于完全饱和状态,测得含水率w= 32.45%,土粒相对密度ds= 2.65,液限wl= 36.4%,塑线wp= 18.9%.此土样的名称及其物理状态是()

A. 粉质黏土,可塑

B. 粉质黏土,硬塑

C. 粉土,硬塑

D. 黏土,软塑


参考答案D

第4题:

钢筋混凝土爆扩灌注桩的适用的土层有()。

A.软土
B.砂质土
C.黏土
D.砂质黏土
E.新填土

答案:B,C,D
解析:
2020版教材页码P71-76
爆扩成孔灌注桩又称爆扩桩,这种桩成孔方法简便,能节省劳动力,降低成本,做成的桩承载力也较大。爆扩桩的适用范围较广,除软土和新填土外,其他各种土层中均可使用。

第5题:

关于挖槽方法中,表述错误的是(  )。

A、多头钻施工法适用于黏性土、砂质土、砂砾层及淤泥等土层
B、钻抓式施工法当深度大15m及挖坚硬土层时,成槽效率显著降低
C、钻抓式施工法适用于黏性土和标准贯人试验击数N值小于30的砂性土和软黏土。
D、冲击式施工法适用于老黏性土、硬土和夹有孤石等地层,多用于排桩式地下连续墙成孔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开挖槽段。抓斗式挖槽机构造简单,出土方便,能抓出地层中障碍物,但当深度大于15m 及挖坚硬土层时,成槽效率显著降低,成槽精度较多头挖槽机差,适用于黏性土和标准贯人试验击数N 值小于30的砂性土,不适用于软黏土。

第6题:

振动沉桩法施工预制混凝土桩,不宜用于()土层。

A、砂土
B、砂质黏土
C、黏性土
D、亚黏土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振动沉桩的特点。振动沉桩法的优点是设备构造简单,使用方便,效能高,所消耗的动力少,附属机具设备亦少。其缺点是适用范围较窄,不宜用于黏性土以及土层中夹有孤石的情况。

第7题:

对于( )类地基土,采用堆载预压法处理时要慎重。
A.泥碳土 B.淤泥和淤泥质土
C.冲填土 D.饱和软黏土


答案:A
解析:
预压法(排水固结法)适用于处理淤泥质土、淤泥和冲填土等饱和黏性土地基,用于解决地基的沉降和稳定问题。预压法处理软基的两个要素是:①设排水通道缩短排水距离。由于时间因素与排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因此增设排水通道可加速地基固结,减少建筑物使用期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②施加使地基固结的荷载。在荷载作用下,超静孔压消散,有效应力增加,地基固结压密,地基强度提高。

第8题:

当基础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底面标高时,挖方边坡可挖成直坡式而不加支护,但挖深不宜超过“( )”的规定。

A.密实、中密的碎石类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1.0m
B.硬塑、可塑的黏土及粉质黏土1.25m
C.硬塑、可塑的黏土及粉质黏土1.5m
D.硬塑、可塑的黏土及碎石类土(充填物为黏性土)1.5m
E.硬塑、可塑的黏土及碎石类土(充填物为黏性土)2.0m

答案:A,C,D
解析:
当基础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底面标高时,挖方边坡可挖成直坡式而不加支护,但挖深不宜超过“密实、中密的碎石类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1.0m;硬塑、可塑的黏土及粉质黏土1.5m;硬塑、可塑的黏土及碎石类土(充填物为黏性土)1.5m”的规定。

第9题:

在饱和软黏土中开挖条形基坑,采用11m长的悬臂钢板桩支护,桩顶与地面齐平。已知软土的饱和重度γ=17.8kN/m3,土的十字板剪切试验的抗剪强度τ=40kPa,地面超载为10kPa。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为满足钢板桩人土深度底部土体抗隆起稳定性要求,此基坑最大开挖深度最接近下列哪一个选项(  )

A. 3.0m
B. 4.0m
C. 4.5m
D. 5.0m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附录V规定,基坑底下部土体的强度稳定性应满足下式规定:



式中,Nc为承载力系数,Nc=5.14;τ0为十字板试验确定的总强度(kPa);γ为土的重度(kN/m3);t为支护结构深入土深度(m);h为基坑开挖深度(m);q为地面荷载(kPa);KD为入土深度底部土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取KD≥1.6。
将h+t=11m,代入上式得:



解得:t≥6.9m,即11-h≥6.9,h≤4.1m。

第10题:


A.
B.
C.
D.公式只适用于标准贯入点地面以下15m以内的深度,当大于15m的深度内有饱和砂或饱和少黏性土,需要进行地震液化判别时,可采用其他方法判定

答案:A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