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单选题一幅彩色图像的获得不受哪一因素的制约()A 入射光的特性B 反射光的特性C 人眼睛的分辨率D 感光特性

题目
单选题
一幅彩色图像的获得不受哪一因素的制约()
A

入射光的特性

B

反射光的特性

C

人眼睛的分辨率

D

感光特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密度分割法是对单波段遥感图像按()分级,对每级赋予(),使之变为一幅彩色图像。


参考答案:灰度、不同的色彩

第2题:

● (14) 图像通过使用彩色查找表来获得图像颜色。

(14)

A. 真彩色

B. 伪彩色

C. 黑白

D. 矢量


正确答案:B

第3题:

如果要去掉一幅彩色图像的彩色部分,可以使用去色命令。()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数字彩色图像的数据量非常大,65536色的560*400的彩色图像;如不进行数据压缩,则使用56kbps的调制解调器上网时,下载一幅这样的彩色图像理论上最快需要【 】秒钟。


正确答案:62.5
62.5 解析:65535色是16位的,也就是每一像素点的色彩值占2个字节。该图像所占字节数应为2*560*400=448000个字节。56kbps的调制解调器理论上最快的传输速率为56kbit(位)/秒,即7KB(字节)/秒,即7168字节/秒,则224000个字节需要448000/7168=62.5秒。

第5题:

图像通过使用彩色查找来获得图像颜色。

A.真彩色

B.伪彩色

C.直接色

D.矢量


正确答案:B
解析:在组成一幅彩色图像的每个像素值中,有R、G和B共3个基色分量,每个基色分量直接决定显示设备的基色强度,这样产生的彩色称为选项A的“真彩色”。伪彩色图像是将像素值当做彩色查找表的表项入口地址,去查找一个显示图像时使用的R、G、B值。用查找出的R、G、B值产生的彩色称为伪彩色。直接色图像中把每个像素值分成R、G和B分量,每个分量作为单独的索引值对它做变换,通过变换表找出基色强度。用变换后得到的R、G和B强度值产生的彩色称为直接色。矢量图像中使用一系列计算机指令来表示一幅图,如画点、线、曲线和矩形等,其中,颜色属性表示了这些形状的颜色。

第6题:

真彩色是指组成一幅彩色图像的每个像素值中,有R、G、B3个基色分量。RGB(8:8:8)表示R、G、B分量都用8位来表示。一幅640×480的RGB(8:8:8)的真彩色图像文件的大小是______。

A.300KB

B.900KB

C.2400KB

D.1MB


正确答案:B
解析:该彩色图像的大小为:640×480x(8+8+8)=900KB。

第7题:

下列哪项不是制约帧频的因素

A、PRF

B、图像深度

C、多点聚焦数目

D、滤波大小

E、加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参考答案:D

第8题:

一幅二值图像的福利叶变换频谱是()。

A.一幅二值图像;

B.一幅灰度图像;

C.一幅复数图像;

D.一幅彩色图像。


参考答案:B

第9题:

帧频的制约因素有

A、脉冲重复频率

B、总增益

C、彩色多普勒的取样框大小

D、所需观察图像的深度

E、多点聚焦的数目


参考答案:ACDE

第10题:

数字彩色图像的数据量很大,分辨率为1024×768的1600万种颜色的彩色图像,若将其数据量压缩到原来的

,则一幅图像的数据量大约是【 】MB(保留2位小数)。


正确答案:0.45
0.45 解析:一幅图像的数据量(以字节为单位)可按公式:图像数据量=图像宽度×图像高度×图像深度/8,来进行计算。图像深度=log216000000=24,初始数据量= 1024×768×24=18874368bit=2359296B,压缩后的数据量=2359296B/5= 471859.2B=0.4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