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单选题用氧瓶燃烧法破坏后,显氯化物反应的是()A 氯氮卓(利眠宁)B 地西泮(安定)C 两者均能D 两者均不能

题目
单选题
用氧瓶燃烧法破坏后,显氯化物反应的是()
A

氯氮卓(利眠宁)

B

地西泮(安定)

C

两者均能

D

两者均不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用氧瓶燃烧法破坏有机药物,燃烧瓶的底部熔封的是

A.铁丝

B.铜丝

C.银丝

D.铂丝

E.铝丝


正确答案:D
氧瓶燃烧法系指将含有卤素或硫等元素的有机物,在充满氧气的燃烧瓶中,在铂丝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燃烧,使有机物快速分解为水溶性的无机离子型产物。

第2题:

醋酸地塞米松中硒的检查采用的方法是

A.氧瓶燃烧有机破坏后茜素氟蓝比色法测定

B.氧瓶燃烧有机破坏后四氮唑比色法测定

C.氧瓶燃烧有机破坏,加盐酸羟胺还原,与2,3-二氨基萘缩合,紫外法测定

D.氧瓶燃烧有机破坏,加过氧化氢氧化,与 2,3一二氨基萘缩合,紫外法测定

E.用湿法有机破坏,加过氧化氢氧化,与2,3-二氨基萘缩合,紫外法测定


正确答案:C
根据含硒的有机药物经过氧瓶燃烧破坏,使有机硒游离并转变为Se6+,在吸收液中加盐酸羟胺,使Se6+还原为Se4+。然后再pH2.0的条件下,与2,3-二氨基萘反应,生成4,5一苯并硒二唑,用环己烷提取后,于278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对照品比较法测定硒含量。

第3题:

试述氧瓶燃烧法破坏含卤素药物的原理,吸收液的作用及选择原则。


正确答案:

氧瓶燃烧法是一种常用的有机药物破坏方法,先将有机药物放入充满氧气的密闭的燃烧瓶中进行燃烧,并将燃烧所产生的欲测物质吸收于适当的吸收液中,然后根据欲测物质的性质,采用适宜的分析方法进行鉴别、检查或测定含卤素有机药物或含硫、氮、硒等其他元素的有机药物,适用于微量样品分析。其中吸收液的作用是将样品经燃烧分解所产生的各种价态的卤素,定量地被吸收并使其转变为一定的便于测定的价态,以适应所选择的分析方法。根据被测物质的种类及所用分析方法来选择合适的吸收液。用于卤素、硫、硒等的鉴别、检查及含量测定的吸收液多数是水或水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液,少数是水-氢氧化钠-浓过氧化氢的混合液或硝酸溶液(1→30)。

第4题:

下列关于硝酸益康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其盐酸溶液-甲醇混合液在265nm、272nm与280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B.经氧瓶燃烧法破坏后,吸收液显氟化物的鉴别反应
C.为抗真菌类药
D.临床上用于治疗黏膜、阴道的白色念珠菌及皮肤真菌感染
E.与硫酸和二苯胺试液反应,显深蓝色

答案:B
解析:

第5题:

氧瓶燃烧法破坏后,显氯化物反应

A、地西泮

B、尼可刹米

C、奋乃静

D、苯巴比妥

E、磺胺甲嗯唑


正确答案:A

第6题:

醋酸地塞米松中硒的检查采用以下哪种方法

A.氧瓶燃烧有机破坏后茜素氟蓝比色法测定

B.氧瓶燃烧有机破坏后四氮唑比色法测定

C.氧瓶燃烧有机破坏,加盐酸羟胺还原,与2,3-二氨基萘缩合,紫外法测定

D.氧瓶燃烧有机破坏,加过氧化氢氧化,与2,3-二氨基萘缩合,紫外法测定

E.用湿法有机破坏,加过氧化氢氧化,与2,3-二氨基萘缩合,紫外法测定


正确答案:C
根据含硒的有机药物经过氧瓶燃烧破坏,使有机硒游离并转变为Se6+,在吸收液中加盐酸羟胺,使Se6+还原为Se4+。然后在pH2.0的条件下,与2,3-二氨基萘反应,生成4,5-苯并苯硒二唑,用环己烷提取后,于378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第7题:

常用的有机破坏方法有

A.湿法破坏

B.干法破坏

C.水解破坏

D.加热破坏

E.氧瓶燃烧法


正确答案:ABE

第8题:

醋酸地塞米松中硒检查采用的方法是()

A.氧瓶燃烧有机破坏,加溴水氧化,与2, 3-二氨基萘缩合,紫外法测定

B.氧瓶燃烧有机破坏后四氮唑比色法测定

C.氧瓶燃烧有机破坏,加盐酸羟胺还原,与2, 3 -二氨基萘缩合,紫外法测定

D.用干法有机破坏,加盐酸羟胺还原,与2, 3-二氨基萘缩合,紫外法测定

E.用干法有机破坏,加溴水氧化,与2, 3-二氨基萘缩合,紫外法测定


正确答案:C

第9题:

样品经氧瓶燃烧破坏后,加茜素氟蓝试液、醋酸钠--醋酸溶液、硝酸亚铈试液显蓝紫色

A、青霉素钾

B、硫酸阿托品

C、醋酸氟轻松

D、苯巴比妥钠

E、甘油


正确答案:C

第10题:

不属于氢氯噻嗪性质的是( )

A.溶于盐酸,但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B.在碱性溶液中可释放出甲醛
C.氧瓶燃烧后具氯化物的鉴别反应
D.含有两个磺酰氨基,显酸性
E.白色结晶性粉末

答案:A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