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问答题罗某,男,36岁,工人。感冒5天,呕而发热,间有恶寒,大便3日未解。以为热结,于是予调胃承气汤,药后发热未退,心下痞满难受,呕吐加剧,大便稀溏,1日3次,舌淡苔黄腻,脉滑数。分析病案,作出中医证的诊断,拟定治法,开出处方,并分析方义。

题目
问答题
罗某,男,36岁,工人。感冒5天,呕而发热,间有恶寒,大便3日未解。以为热结,于是予调胃承气汤,药后发热未退,心下痞满难受,呕吐加剧,大便稀溏,1日3次,舌淡苔黄腻,脉滑数。分析病案,作出中医证的诊断,拟定治法,开出处方,并分析方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花某,男,36岁。心下痞满而不痛,时而呕吐,大便泄泻,舌苔微黄而腻,脉滑而缓。治宜选用( )

A.甘草泻心汤

B.生姜泻心汤

C.半夏泻心汤

D.升麻葛根汤

E.调胃承气汤


正确答案:C

第2题:

患者,男,40岁,工人。感冒5天,呕而发热,间有恶寒,大便3日未解,以为热结,于是给予调胃承气汤,药后发热未退,心下痞满难受,呕吐加剧,大便稀溏,1日3次,舌淡苔黄腻,脉滑数。该患者应诊断为A、寒热互结,气机阻滞,脾胃不和

B、热入血室,肝胆经气不利

C、肾阳衰微,阴寒内盛

D、气机阻滞,阳气不布

E、热结于里,热深厥深

治疗方法宜A、和胃消痞,散结除水

B、益气和胃,消痞止呕

C、平调寒热,消痞散结

D、平调寒热,理气和胃

E、泻火解毒,燥湿消痞

治疗方剂应首选A、小柴胡汤

B、大柴胡汤

C、逍遥散

D、蒿芩清胆汤

E、半夏泻心汤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C


问题 3 答案:E

第3题:

患者,男,36岁。心下痞满而不痛,时而呕吐,大便泄泻,舌苔微黄而腻,脉滑而缓。治宜选用

A、半夏泻心汤

B、生姜泻心汤

C、甘草泻心汤

D、调胃承气汤

E、升麻葛根汤


参考答案:A

第4题:

患者,女,40岁,3天前右胁疼痛,痛势剧烈难忍,呕不止,午后发热,郁郁微烦,心下痞硬,大便五六日未解,舌苔黄,脉弦数有力。其病机属于()。

  • A、胆热犯胃,胃失和降
  • B、少阳不和,兼阳明里实
  • C、痰热互结
  • D、阳明腑实
  • E、水热互结

正确答案:B

第5题:

罗某,男,36岁,工人。感冒5天,呕而发热,间有恶寒,大便3日未解。以为热结,于是予调胃承气汤,药后发热未退,心下痞满难受,呕吐加剧,大便稀溏,1日3次,舌淡苔黄腻,脉滑数。分析病案,作出中医证的诊断,拟定治法,开出处方,并分析方义。


正确答案: 辨证:寒热互结,气机阻滞,脾胃不和。
治法:平调寒热,消痞散结。
处方:半夏泻心汤。半夏12g干姜9g黄连6g黄芩9g人参6g大枣4枚炙甘草6g水煎服
方义分析:方以半夏和胃燥湿,散结消痞,干姜温运脾阳,黄芩、黄连泻热燥湿。姜、夏性温,芩、连性寒,二组合用,调和寒热,以解寒热之互结;姜、夏味辛,芩、连味苦,合而用之,辛开苦降,宣通气机,宣散湿邪,协调升降,以解痞、呕、利诸症。人参、大枣、甘草甘温益气,补益脾胃,兼顾误下伤中。七味配伍,寒热并用,苦辛并进,补泻同施,使邪去正复,气得升降,诸症悉平。

第6题:

治疗痞、满、实之阳明热结轻证,而燥证未具的主方是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调胃承气汤

D.复方大承气汤

E.桃核承气汤


参考答案:B

第7题:

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宜选下列何方治疗()

  • A、小承气汤
  • B、小柴胡汤
  • C、调胃承气汤
  • D、大柴胡汤
  • E、大陷胸汤

正确答案:D

第8题:

主治痞、满、实而不燥之阳明热结轻证的是

A、小承气汤

B、大承气汤

C、调胃承气汤

D、增液承气汤

E、麻子仁丸


参考答案:A

第9题: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


正确答案:柴胡汤;大陷胸汤;半夏泻心汤

第10题:

小承气汤的适应证是()。

  • A、发热,汗多,腹满,谵语
  • B、潮热,手足漐然汗出,大便难,谵语
  • C、发热,不恶寒,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苔白
  • D、潮热,脉迟,汗出不恶寒,身重短气,腹满,大便硬
  • E、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

正确答案: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