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问答题请叙述触摸老人的注意事项。

题目
问答题
请叙述触摸老人的注意事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心理保健的注意事项不包括()。

A.要与老人交朋友注意情感交流

B.提高自身修养以真情实感打动老人

C.注意语言不生搬硬套、照本宣科

D.注意老人的身体情况


正确答案:D

第2题:

请演示触摸浅表淋巴结的顺序。(5分)


答案:
解析:

耳前→耳后(0.5分)→乳突区(0.5分)→枕骨下区(0.5分)→颌下→颏下(0.5分)→颈后三角→颈前三角(0.5分)→锁骨上窝(0.5分)→腋窝(0.5分)→滑车上(0.5分)→腹股沟(0.5分)→胭窝等(0.5分)。

第3题:

请演示触摸浅表淋巴结的顺序。


参考答案: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颌下→颏下→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腘窝等

第4题:

请叙述预防老人抑郁自杀的方法。


正确答案:识别自杀动向;环境布置调动患者积极良好的情绪;专人守护;工具和药物管理。

第5题:

请简单叙述防爆设备在井下的搬运和安装时的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装车时要轻装轻放,设备重心应尽量降低并靠近车辆中心。
(2)设备连接紧固螺钉在搬运中要上紧。(小件由人员随身携带下井,不要装车,以免损伤和丢失)
(3)井下卸车严禁乱扔乱摔,防止碰撞。
(4)设备运到安装地点后,要先对其外观和防爆性能进行检查,确认完好无损、性能符合要求才准安装。
(5)安装后,要组织有关人员对安装设备质量进行检查验收。

第6题:

叙述骨伤科摸法之触摸法。


参考答案:

以拇指或拇、食、中三指置于伤处。稍加按压之力,细细触摸。范围先由远端开始,逐渐移向伤处,用力大小视部位而定。通过触摸可了解损伤和病变的确切部位,病损处有无畸形、摩擦感,皮肤温度、软硬度有无改变,有无波动征等


第7题:

请叙述分样有关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每天上班开存样间门时必须要有两个以上的人在场,开门前检查封门封条是否完好无损,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向煤场管理员报告。
2)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入存样间,有关人员进入,必须经煤场管理人员同意并有专人陪同,且不得随意动用煤样。
3)投样要做到准确无误。
4)分完样后提示制样的样桶必须逐一上盖,逐一贴上写有工作人员姓名、当天日期的封条。
5)每天收样结束后,存样间正门、后门必须贴上当日的盖有公司纪检部门公章的封条。
6)每天制样前要与制样人员一起核对制样顺序,确保准确无误后才进行撕样。

第8题:

请描述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预防感染及差错事故的发生。(2)根据病情需要安排输液顺序并根据治疗原则按急、缓及药物半衰期等情况合理分配药物。(3)对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要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穿刺(抢救时可例外)。(4)输液前要排尽输液管及针头内的空气药液滴尽前要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拔针严防造成空气栓塞。(5)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对于刺激性或特殊药物应在确认针头已刺入静脉内时再输入。(6)严格掌握输液的速度。对有心、肺、肾疾病的患者老年患者、婴幼儿以及输注高渗、含钾或升压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预防感染及差错事故的发生。(2)根据病情需要安排输液顺序,并根据治疗原则,按急、缓及药物半衰期等情况合理分配药物。(3)对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要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穿刺(抢救时可例外)。(4)输液前要排尽输液管及针头内的空气,药液滴尽前要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拔针,严防造成空气栓塞。(5)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对于刺激性或特殊药物,应在确认针头已刺入静脉内时再输入。(6)严格掌握输液的速度。对有心、肺、肾疾病的患者,老年患者、婴幼儿以及输注高渗、含钾或升压

第9题:

请叙述设备的维护内容和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设备的维护内容:
维护内容:机械性能维护、外观维护、密封性能维护、设备基础维护、设备附属设施维护等。
阀门的清洗和注脂:
各类阀门在维护中以清洗为主,在清洗无法消除内漏的情况下才可使用注脂密封的方法,且要注意密封脂和清洗液的用量,不能过多,在清洗过程中要充分活动阀门。
对于CAMERON、PERAR等进口阀门,注入的清洗液和密封脂的量有明确的规定,在维护中应以这些参考量为依据。在阀门的维护中,要随时观测阀门在维护中的状态,以分析阀门的损坏部位和程度。
机动设备的维护以转动部位的润滑、连接件的紧固和外漏的防止、驱动装置维护为主。
其它压力容器、储罐、收发球筒的维护以容器本体的可靠性、外漏的防止、连接件的紧固和密封及元件变形的防止为主。

第10题:

简述触摸时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 尊重老年人的尊严与其社会文化背景;
2. 渐进地开始触摸,并持续性观察老年人的反应;
3. 确定适宜的触摸位置;
4. 事先确定老年人知道触摸者的存在;
5. 注意保护老年人易脆破的皮肤;
6. 对老年人的触摸予以正确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