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问答题简述生物药物的研究发展趋势。

题目
问答题
简述生物药物的研究发展趋势。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时辰药效学是研究

A、研究药物效应动力学随生物节律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B、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随生物节律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C、研究生理机能随生物节律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D、研究药物毒性随生物节律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E、研究药物与受体结合随生物节律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参考答案:A

第2题:

简述生物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1.功能多样化
2.微型化
3.智能化与集成化

第3题:

简述生物技术药物稳定性研究内容。


正确答案: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内容包括: ①物理稳定性:药物的溶解度;释放速率以及药典规定的制剂常规指标测定。 ②化学稳定性:药物的聚集稳定性;降解稳定性。 ③生物活性测定。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内容包括:①物理稳定性:药物的溶解度;释放速率以及药典规定的制剂常规指标测定。②化学稳定性:药物的聚集稳定性;降解稳定性。③生物活性测定。

第4题:

简述海洋生物药物制剂研究的概念。


正确答案: 指将原料通过制剂技术制成适宜剂型的过程。

第5题:

简述自动化微生物检测仪器的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自动血培养仪的发展趋势要求作到:检出的范围更广,阳性率、灵敏度更高,自动化和计算机的智能化程度更强,体积更小,血液样品极微量;同时仪器和设备的单位体积也要大大减少;检验周期更短,工作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收费降低,使血培养检查更容易被患者接受。未来理想的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应当做到检测速度更快;检测的准确率和分辨率更高;自动化和电脑的智能化程度更强;检测成本更低。

第6题:

简述我国水土保持研究的现状、特征及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一)现状:我国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壤侵蚀遍布全国,而且强度高,成因复杂,危害严重,尤其以西北的黄土,南方的红壤和东北的黑土水土流失最为强烈。根据2000年公布的全国第二次遥感调查结果,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km^2,占国土面积37%,其中轻度以上水蚀面积165km^2,风蚀面积191km^2,水蚀风蚀交错区面积26万km^2。
严重的水土流失,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多方面的危害。
(1)耕地减少,土地退化严重。
(2)泥沙淤积,加剧洪涝灾害。
(3)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剧了干旱的发展。
(4)生态恶化,加剧贫困程度。
(二)特征:
(1)分布范围广、面积大。西部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分布面积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流失相对较轻。(2)侵蚀形式多样,类型复杂。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及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特点各异,相互交错,成因复杂。
(3)土壤流失严重。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吨。
(三)发展趋势:
(1)由单一措施、分散治理转到以小流域为单元,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集中治理。
(2)国家、省、县层层办重点,形成点面结合的治理新格局。
(3)由统一治理、集体经营管理转向户、专群多种治理责任制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
(4)由单纯防护性治理转向开发性治理,治理与开发利用结合。
(5)加强水土保持法制建设,依法防治水土流失。
(6)在资金使用管理上进行了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提高了投资效益。
(7)把水土保持纳入全国生态环境建设。
现状:
(1)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土保持科学技术体系。
(2)土壤侵蚀定位观测、动态研究和预测预报取得重要进展。
(3)探索出一系列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体系。

第7题:

简述生物药物的研究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资源的综合利用与扩大开发;大力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医药产品;应用化学方法和蛋白工程技术创制新结构药物;中西结合创制新型生物药物。

第8题:

简述小学教育研究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
【参考答案】(1)目标的多样性、过程的阶段化;(2)研究策略上十分注重发挥团队精神,开展合作研究;(3)研究取向上更加强调“面向事实本身”,关注身边的事物;(4)研究方法上更加重视校本研究、行动研究、个案研究;(5)小学教师的自身定位是成为研究型教师。

第9题:

请简述果树育种研究的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育种目标紧密集合生产与科技的发展及市场竞争的需要;重视种质资源的征集、评价和开发利用;重视育种应用基础及育种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增加政府对育种事业的扶持力度;发展多学科协作配合的综合育种。

第10题:

简述教学研究的一般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1)在理念层面,建构主义认识论正在取代客观主义认识论而成为教学领域的基本观念。
(2)在技术层面,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引起教学领域的深刻变革。
(3)在基础层面,教学论已不再只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学科,其研究开始置于多学科的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