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问答题简述氯丙嗪的不良反应。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氯丙嗪的不良反应。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临床应用氯丙嗪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A.锥体外系反应B.变态反应C.心律失常SXB

临床应用氯丙嗪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锥体外系反应

B.变态反应

C.心律失常

D.内分泌障碍

E.胃肠道反应


正确答案:A
氯丙嗪的主要不良反应是锥体外系反应:①帕金森综合征;②静坐不能;⑨急性肌张力障碍。

第2题:

氯丙嗪有哪些主要不良反应?


正确答案: 氯丙嗪安全范围较大,但长期较大剂量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时,可出现下列不良反应。
(1)一般不良反应:有嗜睡、淡漠、无力、视力模糊、鼻塞、心动过速、口干、便秘等中枢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副作用。局部刺激性较强,不应做皮下注射。静脉或肌内注射氯丙嗪后,少数病人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导致脑缺血而晕倒,故注射给药后应嘱病人卧床1~2小时。长期应用可致内分泌功能紊乱,乳房增大、泌乳,儿童生长缓慢,皮肤着色等。
(2)锥体外系反应:主要包括下述4个方面:①帕金森综合征:发生率约30%,表现为肌张力增高、面容呆板、动作迟缓、肌肉震颤、流涎等。②急性肌张力障碍:多见于用药后1~5天,主要有舌、面、颈及背部肌肉痉挛,病人出现强迫性张口、伸舌、斜颈、呼吸运动障碍及吞咽困难。③静坐不能:病人出现坐立不安,反复徘徊。④迟发性运动障碍:表现为嘴、唇、舌及肢体不自主的刻板运动,高龄妇女多见。
(3)过敏反应:常见皮疹、接触性皮炎。偶可见微胆管阻塞性黄疸或粒细胞缺乏。
(4)急性中毒:一次吞服大量氯丙嗪后可发生急性中毒,出现昏睡、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心肌损害等,应立即进行对症治疗。

第3题:

简述氯丙嗪的主要不良反应。


参考答案:(1)锥体外系症状急性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0%),用安坦、地西泮等;迟发型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停药,应用利血平、异丙嗪,停用抗胆碱药物。
(2)心血管反应低血压、心率加快,阻断α受体所致。不用肾上腺素,减压或停药可恢复,可对症治疗。
(3)造血系统反应,
(4)消化系统麻痹性肠梗阻和中毒性肝炎,保肝治疗。
(5)代谢及内分泌系统一般无需处理
6)抽搐抗惊厥药,如丙戊酸钠。
(7)恶性综合症虽少见,但很危险。立即停药,给与抗帕金森病药物、物理降温、防感染、支持疗法。
(8)药物过量中毒

第4题:

简述氯丙嗪抗精神病的原理?


正确答案:阻断中脑边缘系统、中脑皮质通路DA受体。

第5题:

氯丙嗪长期应用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是()。

  • A、锥体外系反应
  • B、口干
  • C、恶心、呕吐
  • D、意识障碍

正确答案:A

第6题:

简述氯丙嗪的中枢作用作用及机理


正确答案: 脑内DA通路有多条,其中主要的是黑质-纹状体通路、中脑-边缘叶通路和中脑-皮质通路。前者与锥体外系的运动功能有关,后两条通路与精神、情绪及行为活动有关。此外还有结节-漏斗通路,与调控下丘脑某些激素的分泌有关。D2受体与Gi蛋白相偶联,激动时抑制腺苷酸环化酶,另还能开放钾通道。氯丙嗪对脑内DA受体缺乏特异的选择性,因而作用多样。
(1)抗精神病作用:吩噻嗪类可抑制脑内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对该酶的抑制程度又与它们的临床疗效相一致。此外,以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又发现吩噻嗪类可与3H-氟哌啶醇及3H-DA竞争脑内特异性结合部位(DA受),而竞争力的强弱与吩噻嗪类抗精神病作用强度相平行。
(2)镇吐作用:氯丙嗪的镇吐作用是阻断CTZ的D2受体所致。但氯丙嗪对刺激前庭引起的呕吐无效。对顽固性呃逆有效。
(3)对体温调节的影响:氯丙嗪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失灵,因而机体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升降。
(4)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氯丙嗪可加强麻醉药、镇静催眠药、镇痛药及乙醇的作用。上述药物与氯丙嗪合用时,应适当减量,以免加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
(5)对锥体外系的影响:氯丙嗪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2受体,导致胆碱能神经功能占优势。因而在长期大量应用时可出现锥体外系反应。

第7题:

氯丙嗪的主要不良反应是________,表现为震颤麻痹、静坐不能、肌张力亢进。


正确答案:锥体外系症状

第8题:

长期大量应用氯丙嗪治疗精神病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


正确答案:B

第9题:

氯丙嗪最典型的不良反应是锥体外系反应。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简述氯丙嗪的中枢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①抗精神病作用,临床主要用于Ⅰ型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②镇吐作用,临床用于洋地黄,吗啡,四环素等多种药物和尿毒症和恶性肿瘤等疾病引起的呕吐和顽固性呃逆的治疗
③对体温调节的作用,临床用作低温麻醉和人工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