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问答题CHO培养生产rhEPO的基本工艺过程及其控制点是什么,为什么?

题目
问答题
CHO培养生产rhEPO的基本工艺过程及其控制点是什么,为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工艺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产过程包含工艺过程
B:工序是工艺过程最基本的组成单位
C:工艺过程是计算劳动量、进行质量检验和班组经济核算的基本单位
D:把工艺过程用表格或文字形式确定下来,形成组织、指导生产的文件就是工艺规程
E:工艺过程包括生产服务、技术准备、毛坯制造、零件加工、产品装配等过程

答案:A,B,D
解析:
选项C,在生产管理上工序是制定定额、计算劳动量、配备工人、核算生产能力、安排生产作业计划、进行质量检验和班组经济核算的基本单位;选项E,生产过程包括生产服务、技术准备、毛坯制造、零件加工、产品装配等过程。

第2题:

青霉素发酵生产工艺过程是什么?发酵控制原理及其关键控制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发酵工艺过程:
1.生产孢子的制备
2.种子罐培养工艺
3.发酵罐培养工艺
控制原理:发酵过程需连续流加葡萄糖,硫酸铵以及前提物质苯乙酸盐,补糖率是最关键的控制指标:不同时期分段控制。在青霉素的生产中,及时调节各个因素减少对产量的影响,如培养基,补充碳源,氮源,无机盐流加控制,添加前体等;控制适宜的温度和ph,溶解氧以及菌体浓度。最后要注意消沫,影响呼吸代谢。

第3题:

(4)检测 rhEPO外活性需用抗rhEPO单克隆抗体。分泌单克隆抗体的_________ 细胞,可由rhEPO免疫过的小鼠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


正确答案:

杂交瘤

解析:本题主要以人红细胞生成素生产为材料来考查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中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技术。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四种(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用PCR扩增技术、用反转录法、用化学合成法)由图以核DNA为模板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可知①为PCR技术。进行反转录的模板是mRNA。由题意可知重组CHO细胞适用于生产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所以重组CHO细胞能过表达出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或者红细胞生成素。培养动物细胞是用液体培养基——即培养液,细胞从培养液中吸收营养,并同时向培养液中排放代谢废物,当代谢废物积累时会危害细胞,因此要不断更新培养液。制备单克隆抗体是让淋巴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然后由杂交瘤细胞来分泌抗体。

第4题:

比较各种表达系统生产rhEPO的优缺点。 


正确答案: ①SV40病毒启动子的表达载体,在COS-1中瞬时表达hEPO。
②昆虫SF9细胞中杆状病毒载体表达rhEPO。产率有所改善,糖基化程度较小。
③家蚕系统表达,糖基化简单,药物在体内稳定性较低、活性较差等问题。
④大肠杆菌表达,仅具体外抗原结合活性。
⑤干扰素-α基因启动子的rhEPO表达载体,BALL-1细胞,产生较高量的rhEPO。
⑥CHO、BHK细胞中稳定表达,rhEPO与天然EPO结构、活性相似。

第5题:

碳素生产基本工艺过程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 (1)原料的预处理(预碎煅烧或烘干)。
(2)原料的破碎筛分和分级。
(3)颗粒状与粉状原料的配料,加入粘结剂并进行混捏。
(4)混捏后糊料成型。
(5)成型后生制品的焙烧。
(6)焙烧后半成品的石墨化。
(7)在要求提高产品的密度和强度时,还需要对焙烧进行浸渍在焙烧处理。
(8)最后一道工序时对炭和石墨毛坯进行机械加工。

第6题:


为什么了解产品工艺过程就可以了解产品的生产情况?




答案:
解析:

答:加工工艺规程是将零部件或产品的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用表格或文字形式确定下来,作为组织生产、指导生产、编制生产计划的根据。了解了工艺规程,就可以了解原材料的供应、生产使用的机器的种类和数量、生产中需用的工艺装备、生产作业计划安排、劳动力的组织以及生产成本核算等。由此,了解生产工艺规程就可以了解产品的生产情况。


第7题:

焊接工艺过程卡片主要用于()

  • A、单件小批生产的产品示例
  • B、批量生产的产品
  • C、工序质量控制点
  • D、关键工序检查

正确答案:A

第8题:

碳素生产基本工艺过程包括?


正确答案:(1)原料的预处理(预碎 煅烧或烘干)。(2)原料的破碎筛分和分级。(3)颗粒状与粉状原料的配料,加入粘结剂并进行混捏。(4)混捏后糊料成型。(5)成型后生制品的焙烧。(6)焙烧后半成品的石墨化。(7)在要求提高产品的密度和强度时,还需要对焙烧进行浸渍在焙烧处理。(8)最后一道工序时对炭和石墨毛坯进行机械加工。

第9题:

CHO培养生产rhEPO的基本工艺过程及其控制点是什么,为什么?


正确答案: ①复苏:液氮冻存的CHO细胞系在37℃中水浴快速融化。无菌离心,弃上清。
②培养:加适量DMEM(10%小牛血清),37℃、CO2培养箱培养,连续传三代。
③消化:用胰蛋白酶消化贴壁细胞后,制成细胞浓度约为2.5×106个/ml。用于接种。
④反应器灭菌:加纤维素载体片及pH7.0的PBS缓冲液,高压灭菌。
⑤接种:排出PBS缓冲液,加DMEM培养基(含10%血清),接入种子细胞。
⑥贴壁培养:pH7,<50r/min,37℃,DO50-80%。
⑦扩增培养:80-100r/min。pH7,37℃。
⑧灌流培养:控制温度、DO、pH值等培养条件,进行无血清培养基连续培养。
⑨收获培养物:连续收获,4℃-8℃保存。
控制点:
①搅拌控制:接种后,搅拌速度缓慢,使细胞贴附于载体上,随着细胞数量的增加逐渐提高搅拌速度。
②温度控制:较为严格,恒定37℃
③pH值控制:7.2-7.4,输入CO2和碳酸氢盐溶液维持其恒定。
④溶解氧控制:在50-80%的范围内,通入氧气、空气、氢气或氮气的比例混合气体。
⑤葡萄糖控制:流加补料
⑥代谢废物控制:监测铵、乳酸盐类等,维持较低浓度,减少对细胞损害。

第10题:

灭菌工艺控制点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是杂菌的含量尤其是芽孢杆菌的含量,被灭菌物料的性质,设备结构及死角,物料的体积,细菌的致死范围,总蒸汽的质量及压力,消后营养成分的破坏以及上述几方面的综合考虑。